第五百四十一章 首辅次辅
第五百四十一章 首辅次辅 (第1/2页)徐缙坐在钱塘市舶司的官署里,窗外飘来咸腥的海风,带着龙涎香焚烧后的苦味,他拿着一封信仔细地看着,完全没有去看眼前那两个已经汗流浃背的市舶司官吏的神情。
一个春天一个夏天半个秋天,已经足够徐缙握住当初顾怀留下的权柄,成为江南实际意义上的执缰人了。
他做的事情不多,但也绝对不少,当初顾怀离开前的那一番奏对,现在已经有许多都落到了实处,偌大江南的富庶未来,正在一点一点地成真。
当然,在这个过程里,徐缙不可避免地会用很多或暴戾或阴损的手段,如果换做是其他坐镇江南的官员,或许还会有所忌惮,甚至被那些联合起来的商贾士绅逼得手足无措,但徐缙是谁?是一个敢于孤身入倭国挑起倭国内乱的狠人,和他对上,那些富商士绅倒霉的程度或许不会比当初的源义满差半分。
他似乎打定了主意要做一位孤臣,不拉帮结派,也不结党营私,他唯一感兴趣的就是让江南的路走得更快一些,让丝织的大世来得更早一些,至于对倭国的掠夺,对海外贸易的开拓,那些更是不遗余力要去做的事情,归根究底,他终究是个适合的人。
但在前方那两位市舶司官员看来,徐缙大概是此刻他们最怕的人。
徐缙放下那封从北边送来的信件,轻轻摆手,一旁等候许久的户部官员手指在鎏金算盘上轻轻一拨,串好的算珠撞出沉闷声响,已经满头是汗的市舶司提举赵汝成盯着那张墨迹未干的《海贸抽分单》,喉结上下滚动,片刻之后,似乎是数字出了问题,户部官员用银镊子夹起片玳瑁甲,轻轻刮去市舶司账册边角的墨渍,露出底下足以让人瞳孔紧缩的原始记录。
“赵大人这手揭白补造的功夫,倒是愈发精进了,”徐缙喝了口茶,说道,“只是白银换成硫磺,那些被劫掠的倭人怕是要咳血而亡,因为为了一些硫磺而赔上性命,无论怎么看都不太合适。”
赵汝成身子微颤,身下的椅子发出细碎声响:“徐大人...”
“是不是想说此事你不知情?或者说市舶司上下那么多张嘴,靠一点俸禄终究是养不饱的,而私掠这种事只需要改一改上报的单据,就能为那些富商省下一大堆银子,这种人情往来,何乐而不为?”
徐缙站起身子,看着越发瘫软的赵汝成,叹了口气:“贪一点嘛,我理解的,如今钱塘的港口只要稍微动点脑筋,就能日进斗金,没道理要求当官的手也那么干净是不是?只是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在私掠这件事上动手脚,明明锦衣卫已经到了江南,你却还要顶风作案,实在是想让人感叹一声胆子很大啊。”
他走了出去,两个锦衣卫立刻大步走进,将鼻涕眼泪横流的赵汝成架了起来,徐缙没有去看吓得瑟瑟发抖的其余市舶司官吏,只是问道:
“这是这个月抓的第几批贪官污吏?”
“第四批,大人。”
“看来死的人还是不够多,才让他们有胆子继续贪,”徐缙轻声道,“把他们押去市集,不,还是码头行刑吧,让更多的人看一看,私掠这件事,谁伸手谁死。”
“是!”
脚步声逐渐远去,徐缙站在原地,摸着袖子里拿封信,想到了当初将自己提拔起来的那位年轻王爷,轻轻笑了笑。
果然不愧是自己投效的人,倭国都已经那个鬼样子了,居然还要祸害一遍?
当初台州大战后,倭寇虽然没有断绝,但再也不成气候,零零散散的倭寇偶尔还会登陆,但已经无法再现当初那种祸乱沿海的情况,虽然很难根治,但大多数时候,那些倭寇还是会被赶下海喂鱼。
而倭国那边,挟天皇以令诸侯的源义满死了儿子,死了老婆,当时就差点一命呜呼,后来不知靠什么吊住了命,但也没活太久,几个月前就归了西,他留下的幕府虽然勉强能控制住京都地区,他还活着的小儿子源本义继承了大将军的位置,但很可惜其他的诸侯似乎不太买账。
倭国就此陷入内乱,各路诸侯打生打死,源氏幕府勉强守住京都,但似乎也守不了多久了,继续这样下去,下一个能统一倭国的人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现。
乱成这个模样,想要大规模劫掠大魏沿海自然是再不可能的事情,而在私掠一事上尝到了甜头的魏人更是千帆竞渡,只差没把倭国的沿海一扫而空--而情况已经成这样了,那位居然还是嫌有点慢。
那么,是时候给倭国再挖个坑了。
徐缙目光微动,看向一旁等候的吏员:
“本官要知道倭国、高丽如今的所有情况,尤其是高丽!派两个人跟船出海,去亲眼看看高丽的现状,再派两个人去倭国,找到源本义,问一问他,倭国大将军的位置好坐么?当初本能寺内见过他的那个外来和尚,如今想要再见一见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