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前奏
第十章:前奏 (第2/2页)他脸上的神色五味杂陈,整个人站在那里。
“赈灾吧。”
“荡平国内势力的机会什么时候都有,但灾民们却不能够再继续等待了。”
“多等一个时辰,说不得便会有成百上千的灾民流离失所,说不得便会有数万的大唐黔首死在那灾情与洪水之中。”
“传朕诏令。”
“三省六部放下一切事务,全力救灾。”
“天下间,胆敢趁着灾情将粮食、蔬菜等涨价者,涨一文钱,朕杀他全家,涨十文钱,朕诛他九族。”
此时的李成身上肃杀之气沸盈,整个人血气冲霄,像是一个煞神一样。
“另外,使左右暗卫全体、全力出动。”
“不得令地方之事瞒于朕。”
“无论谁站在那些趁着灾情鱼肉百姓之人的背后,朕都要杀。”
“朕不管他的父亲是谁,母亲是谁,爷爷是谁。”
“朕不管他从小和谁是一起长大的同僚,不管他的出身有多么的高贵,不管他的祖辈为大唐立下了多少的功劳。”
“在此等灾难面前,发百姓国难财的。”
“朕绝不容忍!”
隆武十六年,黔州发生了巨大的灾情。
洪涝灾害从来都不会单独出现,伴随着洪涝灾害一起出现的从来都是瘟疫,尸体浸泡在水中一定会产生病毒,而病毒会随着水、以及尸体的传播而传播。
它们甚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大唐皇帝对此事十分重视,并且下了命令,无论是谁敢在这个时候趁着灾情发国难财,他都要他们的命,大部分的商人的确是害怕的。
但总有要钱不要命的。
黔州
“邓合堂”
“掌柜的,昨天不还是十文钱一斗米么??今天怎么就涨到三十文了。”
邓合堂的门口站着不少的黔首,他们的脸上带着些许愤怒的神色,甚至有的人已经开始拿皇帝陛下的诏书说事了。
也不怪黔首们生气,主要是邓合堂的粮食涨价涨的太狠了。
而整个黔州目前只有邓合堂家里还有粮食,其余粮食商人手中的粮食全都被这邓合堂给低价买走了。
是的,低价买走。
有人打探到,邓合堂从其他商人的手中买走粮食花销是九文钱一斗,而他们转手卖给百姓的时候,就要三十文一斗了
至于为什么那些粮食商人肯卖?
原因很简单.
邓合堂的掌柜站在门口,脸上带着笑眯眯的神色,他看着众人,拱了拱手说道:“诸位,三十文一斗,这可是救命的东西,咱们邓合堂的东家也是费了不少力气才把粮食从外面运过来的。”
“就这个价格。”
“那还是有数量的,诸位要是想买也是要抓紧点时间了,整个黔州就只有咱们邓合堂有粮食了,说不定等到明儿啊,这三十文一斗的粮食就卖光了,只剩下一百文一斗、甚至一两银子一斗了的呢?”
这邓合堂的掌柜面方,看着斯斯文文的,但说出来的话却阴阳怪气的、令人听着心中动怒。
人群中一个中年男人脸上带着愤怒的神色,他怒视着邓合堂的掌柜:“陛下有明旨,不许任何人在灾情时期涨高粮食的价格,难道你们竟然敢违抗圣旨么?”
那邓合堂的掌柜不屑的笑了一声,他看着那中年男人说道:“也不怕您知道。”
“您知道我们邓合堂的东家是谁么?”
他冲着远处的方向拱了拱手,而后说道:“我们邓合堂的东家乃是先皇膝下最宠爱的女儿、承平大长公主的长子,当今陛下幼年时候的伴读。”
“从小一起和陛下长大的人物。”
“你觉着这黔州上上下下哪一个敢不给我家东家一点薄面?哪一个敢闹到陛下的面前?即便是闹到了陛下的面前,你们觉着陛下会因为这点小事就处理了我家东家么?”
这位刚才还慈眉善目十分和善的大东家此时脸上的神色已经严峻了起来。
他神情冷冽的说道:“诸位,不怪我将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这关系谁远谁近.诸位可是想个明白。”
“今儿把事情做绝了,到时候碍于面子,陛下稍微处罚一下我们东家,也就将这个事情放过去了.可等到事后.”
“嘿嘿——”
话说到这里便没有再说了,但众人已经听明白了这话里面的意思,当即都有些沉默。
一时之间,悲哀的氛围在黔州城传遍。
太极殿中
李成缓缓的睁开眼睛,他听着面前暗卫的汇报不由得挑了挑眉头:“哦?何人这么嚣张厉害,竟然连朕的命令都敢阳奉阴违,甚至当街警告百姓?”
他站了起来:“朕倒是要看看,这人的脖子是不是和他的嘴一样硬!”
“此外,承平知道这件事情么?”
李成的目光看向那暗卫,声音有些低沉,而这低沉中也带着些许杀气。
暗卫低声道:“据属下等人查探,承平长公主是知道此事的,并且.有意纵容,其中好似是有崔氏的人在其中挑拨。”
崔氏?
李成皱眉。
当年承平因为崔氏的一个郎君死活要下嫁给已经半死不活的崔氏,后来他碍于情面也让崔氏缓过来了一口气,勉强算是天下一流的世家了。
如今竟敢在背后挑唆?
他冷笑一声:“传朕诏令。”
“崔云麾下邓合堂忤逆圣旨,罪痛谋逆!”
“崔氏与其同罪,全族处死,五岁以下男童流放西疆,女子皆充作官婢!”
“承平纵子,与崔云同罪!即刻下诏狱!”
“崔云、承平、崔氏家主尽皆凌迟!”
“其家产全数充公。”
说到这里,李成再次顿了顿,又开口说道:“此外,请尚书台令过来,朕有事情与他商议。”
黔州。
事情左右不过是半年,黔州光景已然不同。
邓合堂的牌子已经被扔在地上,四周有官兵士卒正在发放救济粮食,而除却救急的粮食之外,其余的粮食也都是按照市场价格十文一斗来售卖。
至于实在是家里没有余钱的?
便可以去官府设立的衙门点去干点活,然后换点粮食、换点钱财。
黔州的灾情就这样平定了下来,崔氏以及诸多世家伸出来的那一只手也被砍了下来。
可.这不过是事情的前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