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前奏
第十章:前奏 (第1/2页)隆武十六年,本应该是一个寻常的年份。
大唐黔首以及氏族们都是这样子认为的,毕竟这一年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在他们的眼中,陈氏和皇帝也没有别的多余的动作。
一切都十分寻常。
太极殿的声音依旧洪亮的传播到整个世界,整个世界的国家也依旧是要听从太极殿的声音,然后缓慢的运转。
科学院中的科技依旧是在研发着。
太极殿中
今日有雨,些许微微细雨落在地上,将地面上的一切都给覆盖了,远处的芳香传遍整个宫中,李成站在大殿中看着雨水自天空之上落下。
远处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陈贤脚步匆匆的从大殿外走了进来,脚步带起来的风将大殿内的蜡烛给吹灭了,一阵凄冷的氛围来到了大殿里面。
“陛下。”
陈贤的声音中带着些许的急促,他看着李成说道:“黔州大雨,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有停止了,当地的郡守之前一直将此事隐瞒,一直到了如今瞒不下去了才将事情上奏。”
“如今黔州的灾民已经数不胜数了!”
李成抬起头,他与陈贤对视一眼,却没有说起来这大雨,反而是说起来了其他的事情:“昨日.昨日你有没有做一场梦?”
梦?
陈贤的脸上划过一抹怪异的神色,他下意识的抬起头看着李成,想要从李成的眸子中看出来些许什么,但最后什么也没有看出来,只得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殿下梦到了什么?”
他并没有否认的话语让李成有些严肃。
“难道.那梦是真的?”
李成缓慢的抬起脚步,而后走出大殿,站在大殿外的廊道上,雨声哗啦啦的在他的耳边回响,周围侍奉的宫人不敢开口言语,只有一直侍奉在李成身旁的常侍才敢上前,将一件大氅披在了李成的身上。
“陛下,雨大天寒,要保重身体啊。”
李成没有理会这常侍,只是伸出手,将大氅紧了紧,之后往大雨中走去,身后的众多侍从也连忙为他们二人撑起来一片遮挡风雨的天幕。
“朕梦见,无穷无尽的黑暗之中,一道长河贯穿古今,其中还有无数的幻影。”
“那幻影中仿佛是中原华夏大地的所有一切历史,但其中却有些朕从未见过的历史,那片历史中没有大虞的存在,而秦国也并非是一直到了五世皇帝时期才落下帷幕,大汉的皇帝其实出身草莽,而汉武帝也并非将皇位给了长子刘据。”
他沉默的说道:“除了这些,朕还见到了大唐.我大唐的太祖皇帝变成了太宗皇帝。”
“世上兴亡多少事,俱都在那一片风风雨雨之中。”
“在那长河的对面,还有一个人的身影,那身影初见的时候渺小无比,但越看越觉着高大宏伟,彷如是无穷高、无穷大一样。”
“最后.朕听到了那人影对朕说,此为华夏大地的最后一次劫难了。”
“若是渡过这一次的“命运”,那么这一片历史将彻底被改写,再也不会有什么天命所归,再也不会有什么命中注定。”
“一切,都看朕的抉择了。”
沉默了片刻后,李成又说道:“在梦中,那人似乎也并非是这样说的,但朕却是这样子“感受到的”,朕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依稀之间有所感觉,那人便是你们陈氏的先祖,那位大汉时期便被尊为得道帝君的那位安国公陈野。”
“陈兄,你告诉朕,这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陈贤沉默的叹了口气,他站在那里,没有犹豫:“应当是真的。”
这是“陈氏”的秘密第一次被外人知晓。
李成的神色愕然,他看着陈贤,脸上带着的是满满的不可思议之色,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说什么,甚至不知道此时他应该做出什么样子的反应了。
“真的?”
“得道帝君是真的?他当真成了能够对抗“上天”的存在?”
“可陈氏不是一直否定这件事情么?”
陈贤苦笑一声,他将手掌伸出帷幕,用手掌接着天上掉落的雨点:“陛下,现在说这些没有什么用处的,你的梦中所见,大抵是先祖给的一种提醒。”
“如今.您想要如何抉择呢?”
“黔州的洪水来的十分奇怪,而黔州的那位郡守也十分奇怪。”
“正常来讲,黔首无论是发生什么事情,咱们都是能够立刻知道的,但这一次的洪水大抵上便是那所谓的“命运”所为。”
陈贤神色严肃的说道:“而接下来,或许还会发生更多的所谓“巧合”。”
“陛下若是想要退,想要保住祖宗基业,臣也能够理解,咱们做好万全准备,必然是能够扛过去的,而只要扛过去,那么命运便再也没有机会和能力暗中影响天下了。”
此时的陈贤神色显得冷肃。
“黔州的大水可以暂时不管,即刻腾出手来,将大唐内部的那些势力给全部绞杀,张氏、秦氏、赵氏、三刘、曹氏、张氏都会配合我们的动作一起动作。”
“顷刻之间,大唐之内便再也没有敌手。”
“而当将内患以雷霆之势扫平了之后,我们便可以缓慢的去对付那些虎视眈眈的国外势力了。”
“即便是暂时无法以雷霆之势打败那些蛮夷小国也不要紧,科学院研究的“飞机”以及“坦克”很快就可以有成果了,而当这两种真正的战争机器出现了之后,扫平那些蛮夷小国不过须臾。”
“等到将国内、国外的势力全部都镇压荡平了之后,我们再去安抚国内的灾情。”
李成站在雨中,天上的雨水缓慢的变小、直到最后慢慢的停了下来,他回过头看着站在那里的陈贤,笑了笑:“陈兄何必再试探我呢?”
“中原大地之上历来有多少个皇朝?”
“可这些皇朝都不会做出来这样子的决定,一旦做出这样的决定,那么便会失去民心,而失去民心便意味着失去陈氏。”
他洒然一笑:“朕的选择很简单,以心而为。”
李成一边走着一边说道:“曾听闻,陈氏的祖训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问心无愧于己”,陈氏自穆公时候开始立家,一直到如今已然一千三百多年了。”
“你们能一直坚持着三句话的祖训,难道朕便会为了帝国的存在,而去忽视黔首么?”
说到这里,李成又是一笑:“再者说了,但凡朕选择这一个选项,只怕陈兄会即刻翻脸,而后学着你们陈氏的先祖离开朝堂,而后图谋推翻大唐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