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隆万盛世 > 1326兴教育

1326兴教育

1326兴教育 (第1/2页)

“唉,就怕这税加了,可朝廷的开支也多了。”
  
  张学颜却是叹气道,丝毫没有增加财政收入的欢喜。
  
  显然,通过近期查看户部这些年的收支,张学颜已经意识到点什么,只是不好宣之于口。
  
  不过,魏广德却有些纳闷。
  
  现在户部掌握的钞关收入,还有京畿附近牙行收入,每年也有几十万两银子。
  
  若是推广至全国,牙行这边怕是能新增百万两银子也不奇怪,可是张学颜却已经对财政表现出一丝担忧之色。
  
  于是,魏广德笑问道:“张尚书,还有什么好担忧的?不如说出来听听,我们也好帮你参详参详。”
  
  “是啊,我虽不知户部情况,但若是真能重新制定牙行税制,户部每年收取的牙税怕是不会少。
  
  张尚书,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户部应该就不会亏空了。”
  
  江治这时候也开口说道。
  
  “江大人,你们有所不知。
  
  就算魏阁老每年都能看到户部财政的收支,可内情怕是也一时想不到。”
  
  张学颜依旧有些忧虑的说道。
  
  “张尚书有什么话但说无妨,一人智穷,二人智短,三人智长,或许我们真能想到什么办法也未可知。”
  
  魏广德依旧面带笑容问道。
  
  张学颜看了眼魏广德,低头略微沉思后才说道:“魏阁老,去岁宫里突然要求追加灯会银钱,你以为是偶然否?”
  
  听到这话,魏广德心里一惊,隐隐有一种猜测,只是还不能确定,于是笑问道:“难道不是?”
  
  随即,他就看见张学颜轻轻摇头说道:‘我觉得应该不是。
  
  其实,前两年,若不是年底突然冒出一些大笔支用,户部年底结账也是会维持勉强平衡的,断不会出现大的亏空。’
  
  听到张学颜这么说,魏广德稍微回忆就想到了,去年是宫里多要了二十万两银子,导致财政出现实质上的亏空。
  
  当然,账面把这笔开支压后到今年。
  
  但实际上,还是用的去年的银子。
  
  再往前两年,一年是兵部要的银子,说是俺答汗朝贡,朝廷赐下给俺答汗及其族人的赏赐。
  
  再往前一年,就是张居正批的山西赈灾的银子。
  
  是的,年底就是突然往山西拨运了一批银子赈济山西几府旱灾。
  
  朝廷有能力,自然不能让之下百姓忍饥受冻。
  
  “你是担忧,就算户部增加了牙行这一块税收,朝廷也会冒出其他方面的支出,最后把这笔银子给消耗了?”
  
  魏广德小声说出自己心里的猜测。
  
  “朝廷没银子,下面官府,甚至六部自然知道,克制开支,一些可用不可用采买,自然就断了,可上不可上项目,也绝了念头。
  
  可是,一旦户部有了积银,他们就会巧立名目向朝廷奏禀,给开支出去。
  
  魏阁老改元宝为通宝,为户部每年增收数十万两银子。
  
  可随着此法推行之后,于民间极为便利,故而很轻易推广开。
  
  可是,朝廷这两年各部索要银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不仅下面各府县报灾增加了,还是宗室禄米的开支,各省都向户部请求拨付,言地方财政已空。
  
  就连礼部,都已经在去岁提出大修国子监和两京贡院之事,请求拨银几十万两。
  
  朝廷增收一两,下面就提出三两的请拨。
  
  要真通过牙行增收牙税百万两,怕不是户部就要收到几百万两银子的公函。
  
  之前魏阁老所说,户部向常盈库借支银子超过两月就要算利钱,户部是不敢要的。”
  
  张学颜这会儿苦笑道。
  
  张学颜的话传到魏广德耳朵里,无异于一声惊雷。
  
  之前,他还真忽略了这个问题。
  
  后世其实也差不多。
  
  古代金融思想并未进入国内,甚至在清末时,才在洋人坚船利炮威逼下,清廷因为承担不起巨额赔款,不得不尝试从西方银行借钱支付。
  
  但是,这不过是饮鸩止渴。
  
  借款赔款,还本金和利息,就是一道枷锁深深套在清廷头上。
  
  之前魏广德还在考虑是不是引入“国债”的概念,在户部短期财政周转不开的情况下,通过短期借贷的方式缓解财政困局。
  
  可是一听张学颜的话,魏广德忽然意识到,若是真把“贷款消费”这套金融骗局引入大明,怕是是祸非福。
  
  有了朝廷借贷的银子,下面那些官员怕是还会按照本心,拼了命的往自己口袋里划拉银子,朝廷就算有金山银山也经不住折腾的。
  
  换句话说就是,朝廷增收,其实未必是好事儿。
  
  增收,若是按照之前的模式,其实就是朝廷在洗劫天下百姓的钱财。
  
  但是这些钱财,依旧只会有固定数额会用到百姓头上,而增加的部份,不过是被官员中饱私囊。
  
  是的,要说大明朝廷每年用在河工、水利上的开支不少,天下各府县受灾也是尽力赈济,但也只有这些银子,怕是会有部分落到百姓手里,其余的大部分还是被官员贪墨。
  
  只不过历朝历代皆如此,魏广德早就看开了。
  
  如果他还是小老百姓,自然对此极为不耻。
  
  可当他已经改换门庭,成为这个利益集团中的一份子后,立场在不知不觉中已然悄无声息的转变。
  
  所以,他已经能坦然面对着一切,心里丝毫没有波澜。
  
  因为他深知,此弊端根本无从改变,除非天下的读书人真的都变成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圣人。
  
  信仰这东西,恰恰就是中国人最缺乏的。
  
  自从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后,中国人的信仰就崩塌了,读书人只知道为自己利益考虑,想着拼命往上挤,挤入权力巅峰。
  
  过去,氏族门阀势力强大,大部分老百姓都只会为了五斗米折腰,氏族门阀则控制着权利。
  
  但是从唐朝以后,随着黄巢起义,氏族门阀势力被一扫而空,于是天下就成了读书人的天下,而他们依旧沿用氏族门阀那样的方式在统治这个国家。
  
  建立阶级壁垒,控制着知识的传播。
  
  虽然偶有幸运者,或者说天纵之才打破这层壁垒跻身权利阶层,但是毕竟是少数,而且他们更像是统治阶级推出来的典型,目的就是更加顺利的控制百姓。
  
  只要你有天赋,就能出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