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隆万盛世 > 1325户部来提

1325户部来提

1325户部来提 (第1/2页)

“户部打算怎么还上?”
  
  张学颜提出挪用常盈库的银子,魏广德没表态,但开口询问道。
  
  “这”
  
  这下,张学颜犹豫起来。
  
  实际上,明朝财政已经有类似后世预算的概念,通过以前几年各项税收的多寡估算来年情况,然后就有了总收入的数字。
  
  至于支出也是类似,官员俸禄、大小工程等等的开销,也都是早有计划的。
  
  现在这笔关于“船”的银子,其实已经算是冒出来的。
  
  虽然或许未来数年会因此让朝廷获得高额收益,但这个谁也说不好。
  
  所以,到现在只能是算作一笔支出。
  
  而户部之后俩月肯定还有不少银子进账,但是这些银子都是早就规划了用途的。
  
  短时间要挤出银子还回去,说实话,有难度。
  
  “还不上?”
  
  看到张学颜支支吾吾的样子,魏广德开口问道。
  
  “魏阁老,今年户部银子的进项,都已经安排了出处,短时间内只能压缩其他支出才有可能挤出这笔银子。”
  
  张学颜也不撒谎,直接就坦诚道。
  
  户部没钱了。
  
  魏广德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今年看样子如果不打破原来的预算,怕是要还钱得拖上半年时间,待下一年财政预算的时候把这笔银子补上。
  
  忽然,“国债”这个词儿一下子闪现在魏广德的脑海里。
  
  国债可以定向和不定向发行,比如针对太仆寺常盈库的借款,就可以理解为短期国债,还是定向国债,只不过从未谈过利息。
  
  因为,即便是严嵩做首辅借用常盈库银子的时候,大多也就是借出来周转很短的时间,最长一般都不超过俩月。
  
  如果超了,往往都是税银押解京城过程中耽误了。
  
  当然,实际上这笔银子也是有其他用途的,只是被严嵩按照中轻重缓急进行了延后。
  
  至于不定向,自然就是向社会进行发现债券。
  
  不过大明朝有沈万三例子在,要发行有些难度。
  
  不过,这个难度在魏广德看来也不大,他可以联络好商户承接。
  
  几十万两银子的事儿,真不是什么大事儿,没难度。
  
  只不过,光靠朝廷的信用怕是不行。
  
  好在朝廷有官田,发行这个国债的话,用官田做抵押也是一样的。
  
  朝廷手里,其实官田不少。
  
  只不过这些官田大多不是直接租给百姓,而是包租给地方大士绅,由他们再转租。
  
  这样,官田的使用权就和所有权进行剥离。
  
  实际上乡绅之间很多买卖的田地,其中一部分就是这类没有所有权仅有使用权的交易。
  
  “户部能够接受支付一定利息吗?”
  
  这时候,魏广德突兀的就提问道。
  
  “利息?”
  
  张学颜听到这话,有些不敢置信的重复一句,就连一边的江治也是瞪大眼睛。
  
  他们,显然都没有想到魏广德会这么问。
  
  “看你的样子,户部短时间内还不上这笔银子,时间长了肯定要付利息才是。
  
  户部和太仆寺常盈库签契约,约定还款时间,再付上一点利息,很合理。
  
  如果只是短期借用,两个月内就能归还,自然就不需要这些。
  
  朝廷发文书就是了,可户部两月内能还上这笔银子吗?”
  
  现在大明朝廷还有常盈库存在,自然不需要向民间借贷。
  
  魏广德可不会想着赚朝廷的钱就直接发国债,而且这种国债的利息也不会太高,肯定是按照朝廷对民间利息的规定减半,才有可能操作。
  
  最关键的是,这个可以是一个开始,让户部向常盈库借银子,常盈库的银子也就有了价值,不再是死物,也能赚银子。
  
  钱,还是在朝廷内部流通,只是从户部搬到常盈库。
  
  这样操作下来,朝野反弹也就不会那么强烈。
  
  没人从中渔利。
  
  借钱付利息,大家其实也都能接受。
  
  “如果今年预算不动,可能真得等到明年初才能补上。”
  
  张学颜低头思索片刻才答道。
  
  “这就对了,至少半年时间是吧。”
  
  魏广德笑道,“给常盈库一分银子的利息就好。”
  
  就这次的事儿,三十万两银子的借款,可能就是半年时间,还常盈库三十三万两银子,魏广德自认为已经给出了最好的解决方案。
  
  张学颜和江治倒是都没对魏广德的建议提出质疑,他们知道,户部把银子搬到常盈库那里,朝野反对声音不会很大,也合情合理。
  
  只是,张学颜,甚至是他江治,还有内阁所有人,都会被朝野喷一顿。
  
  是的,大明朝廷都要靠借贷度日了,肯定是户部没做好,工部浪费民脂民膏,内阁管理国家不行
  
  “魏阁老,说实话,我进户部这段时间也对户部各项收支进行了详细了解。
  
  如果按照往年正常开支的话,还有信心让户部有所结余。
  
  虽然首辅和你都想方设法增加财政收入,但不少还都停留在初期,短时间内根本就看不到银子。”
  
  听到张学颜这么说,魏广德微微点头。
  
  现在大明朝廷的现状就是这样,别看张居正推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但增收最重要的利器——清丈田亩才刚刚开始。
  
  魏广德想到把银元宝、碎银做成银币流通,从中朝廷可以获得一定制钱收入,这是实实在在进入户部的,但也就是弥补了之前的亏空,能够让朝廷有所结余。
  
  可是,伴随着的就是,张居正、魏广德开始在辽东和西南搞事儿。
  
  这些可都是花大钱的项目,特别是水师,那就更花钱。
  
  好在还有工部在前面顶着,工部的钱花完了才找户部,还有一丝缓冲。
  
  但最终,这笔银子还是会落到户部头上,工部的收入毕竟有限。
  
  就算因此增加摊派,地方上也只能增加征税力度,这和张、魏二人为民减赋的想法背道而驰,内阁就很能通过。
  
  魏广德不是初入官场,自然明白张学颜这话的意思。
  
  不过他没接话,只是微微点头。
  
  张学颜看魏广德不接话,也只能接续说道:“户部要想有结余,非得找到新的进项不可。”
  
  张学颜也豁出去了,直接说出心中想法。
  
  张居正只想让户部有结余,丰盈太仓,可是如果不能找到新财路,就他们花钱的手法,国库根本就存不下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