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隆万盛世 > 1324又没钱了

1324又没钱了

1324又没钱了 (第1/2页)

“其他人如何?”
  
  说完麻贵,见魏广德没有继续说下去,随即谭纶又问道。
  
  麻贵,其实是谭纶比较看好的一个将领,虽然麻贵没有在他账下听令过,但是坐镇蓟辽时,他对边镇将官可都不陌生。
  
  蓟镇比较不同,掩护京畿之地的安危,需要调集天下最强悍将领镇守。
  
  “刘綎,我想派他去辽东,现在不过是个守备,虽然打仗悍勇,但为将者更需要的是谋略。
  
  先让他去戚继光身边历练历练,现在年轻,如果能够在元敬那里学到练兵之法,对他一生受用无穷。”
  
  魏广德思考片刻后就说道。
  
  虽然不记得刘綎是怎么回事儿,但魏广德感觉自己是见过这个名字的。
  
  还是那话,既然青史留名,必然做了什么事儿。
  
  或许是好事儿,或许是坏事儿,但肯定有事儿。
  
  否则,大明这么多将领,为什么会有他的名字被人记住。
  
  何况,大明这时候还真看中血统,就好比魏广德军户出身,一旦被贵人看中就会平步青云一般。
  
  这刘綎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他爹刘显也是嘉靖年间抗倭将领,在俞大猷麾下参与剿灭东南倭寇。
  
  到了中后期,因为广东叛乱四起,刘显从浙江移师广东,才逐渐退出了抗倭战争。
  
  那些年,广东的倭寇可不多,他们大多都在浙江、福建活动,只是到了后期,被戚继光打怕了,才开始南下广东骚扰劫掠。
  
  刘綎如此年轻就因为军功受到升赏,自然是前途无量。
  
  实际上后世魏广德能看到刘綎这个名字,大抵是因为万历朝的援朝抗倭战争,因为两战刘綎皆带兵出征,建立了功勋。
  
  只不过魏广德有些记不得是在哪里看到的记载,所以只依稀记得有这个名字的印象。
  
  所以,魏广德先不管这些,把刘綎从南京调到辽东去再说。
  
  兴许历练几年后,就能成为独当一边的大将。
  
  而谭纶,听了魏广德的建议,只是略作沉默就点点头笑道:“说起这刘家也不是外人,他家本身南昌府龚姓人士,只不过机缘巧合跑到四川参加武举,进而入了军伍。
  
  跑四川冒名顶替改姓刘,不过事发后得到四川巡抚张鏊赏识,得以军功升官。”
  
  “张鏊?蒙溪先生?”
  
  魏广德惊讶的问了一句。
  
  谭纶乐和和点点头,笑道:“武举冒名可不是小事儿,那会儿我估计张大人是看在同乡情份上才网开一面,不想着刘显还真成了个人物。”
  
  张鏊在江西科举算是魏广德等人的老前辈,嘉靖五年的进士,历任多地,特别是在四川担任巡抚平叛后之后抗倭战争中担任南京兵部尚书,算是和武人关系最紧密的文官之一。
  
  这样的大人物,魏广德自然知道。
  
  冒名顶替真不是小事儿,可武举顶替,张鏊轻飘飘就放过,也只有同乡关系才能解释的通其中门道。
  
  还是那话,古代交通不便,官员外出为官常年见不到几个老乡,所以张鏊在四川能看到一个老乡,自然会想方设法关照一二。
  
  “去年这刘綎和张鏊小女结婚,可是广发请柬,老家那边致仕的、在职的官员,几乎都收到了。”
  
  谭纶又说起关于这两家的事儿,自然是为了让魏广德加深了解,以后好增加关注,“你父亲也是去了南昌府的,我是让儿子过去恭贺。”
  
  魏广德对这事儿没什么印象,他毕竟在京城,自然不会收到请柬。
  
  “呵呵.”
  
  魏广德一阵轻笑,随即看看谭纶说道:“那此事就先这么定下来,麻贵去宣府跟在马芳身边,调刘綎去辽东跟着戚继光,就是不知道咱们把他好女婿调到辽东,离开了南京的花花世界,蒙溪先生会不会骂咱们。
  
  嗯,等两年你就要致仕,回去先挨骂。
  
  至于我嘛,估计他是没这个机会了。”
  
  魏广德乐道,他还年轻,可以在京城再待二十年不成问题。
  
  张鏊,应该是熬不过几年了。
  
  “兵部那边我会安排。”
  
  谭纶不以为意,当下就答应下来,“对了,江治那边,听说今年工部衙门的银子用光了,正在找户部要银子,这事儿你知道吗?”
  
  “工部?因为治水?”
  
  魏广德微一皱眉,说道:“工部和户部都没有奏疏上来,我还真不知道这事儿。”
  
  “迦运河开凿进入尾声,前俩月徐州黄河又决堤,工部钱粮已经捉襟见肘,没银子支应河工了。”
  
  谭纶说道。
  
  其实他一说这个事儿,魏广德就大抵猜到是怎么回事儿。
  
  古代王朝,支撑一个河工就很费劲,往往都要准备数年时间的钱粮,而明朝中后期,黄河隔三差五出问题,可不就成为耗光国库最大的黑手。
  
  当然,如果银子都用到河工上,其实也能勉强支应,可是不还有一大堆大人们需要养活。
  
  然后层层漂没,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没钱了。
  
  至于整顿吏治,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潜规则,非大毅力者不可破。
  
  魏广德不想成为众矢之的,自然不会掺和。
  
  关键还是那话,根子有问题,就算撤换贪腐官员,换上来的继续,最后一算账还是照旧,还耽误事儿。
  
  所以张居正没采用高拱的政治主张,清理贪腐官员,但要求讲效率做实事。
  
  银子你可以拿,但事儿的给我办好。
  
  办不好事儿,那你也别在官场呆着了,趁早滚蛋。
  
  魏广德也偏向于这样,或许也是受到后世一些影响。
  
  处理一个贪官对于高拱、张居正来说是小事儿,可对下面的百姓来说就是大事儿。
  
  “先等着吧,若是解决不好,他们自然会到内阁来说这个事儿的。”
  
  魏广德倒不是推诿,现在户部情况他不清楚,若是两部之间扯皮,其实也很麻烦。
  
  工部的事儿是大事儿,可户部难道就不是?
  
  户部要是停转,那整个朝廷怕是都要跟着停摆。
  
  米国那边时不时政府停摆,可不就是因为年前年后新一年政府预算问题两党扯皮,再不就是国债达到上限,需要增加国债限额。
  
  “国债?”
  
  大明朝,或者说历朝历代中央朝廷,貌似都没这么操作过。
  
  朝廷没钱了,就向地方百姓伸手拿,后世话说就是“横征暴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