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隆万盛世 > 1323人选

1323人选

1323人选 (第2/2页)

“来人,叫武选司郎中廖大人过来下。”
  
  谭纶想到这里,再看看手里的字条,当即对着外面喊道。
  
  “是,老爷。”
  
  外面书吏大声答应一句,就急匆匆找人去了。
  
  兵部开始为魏广德的字条忙碌起来,他却是顾不上,这会儿正在忙着处理奏疏。
  
  一直到晚间,魏广德出了内阁,直接就回到府中
  
  “老爷,谭大人那边递了条子,晚上他要过来。”
  
  进府门,管家张吉就在他耳边小声说道。
  
  “嗯,知道了。”
  
  魏广德答了一句,继续往里走,张吉快步跟上,继续说道:“南边传回消息了,手札已经放在书房里。”
  
  “好,一会儿我就过去看看。”
  
  魏广德又是应答一句,很快就走进了后院,张吉也没再跟上来。
  
  依旧和往常一样,吃过晚饭后,魏广德才去了书房。
  
  这已经是他这两年养成的习惯了,回家先看看老婆孩子,说不好还要考校两句,吃过晚饭才去书房。
  
  “三十二个轿夫?”
  
  此时,他已经坐在书房里,看着南边送回来的消息。
  
  一开始,坐在南下是坐着四抬轿子,叫了两班轿夫轮流抬轿。
  
  可是进了南直隶,为了加速赶路,又在当地要了一些轿夫。
  
  毕竟抬着轿子一路急行,轮换的轿夫也要跟着一路小跑,这样的急行军一般人还真受不了。
  
  无法,两班轿夫轮换也支持不了不久,就只能不断轮换,两班不够就增加,一路走一路要人。
  
  地方官府也识趣,对张居正一行所提要求照单全收,都安排手下腿脚利索的跟着去,一不小心就凑出了八班轿夫轮流抬轿。
  
  看到这里,魏广德多少有点明白后世传说张居正三十二人抬大轿的传闻怎么来的了,就是偷梁换柱、捕风捉影搞出来的假消息。
  
  半个时辰换班,张居正为了尽快回到荆州,找了八班轿夫抬轿,又是急行,也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轿夫轮流着歇口气,不至于耽误时间。
  
  只不过被人歪曲,变成了他坐着三十二个轿夫抬的轿子。
  
  谁干的?
  
  魏广德可不知道,只知道有这么个事儿。
  
  至于其他,都不是什么大事儿。
  
  倒是也确实有地方官员晚上去拜见休息的张居正,送去不少东西。
  
  离京之前,张居正的随行车马是三架,现在已经增加到九架,可见多出来的东西就是沿途官员送的各种礼物。
  
  或者说,是请张居正带回去的祭品。
  
  不过这种事儿,其实就是大明官场上人情客往的常态。
  
  劳堪去这件监督出海的商品,都收了两车礼物。
  
  劳堪本身官职也不低,地方上官员自然也知道他和魏阁老的关系,自然也是用心巴结。
  
  这种礼物上的馈赠,在大明是公开的,不算受贿索贿的范畴,而是官员之间关系的表现。
  
  就好像魏广德同年或者那些致仕官员离京,魏广德也会派人送去东西一些银子和一根人参。
  
  收好手札,魏广德就喝着茶,摇着折扇等候谭纶的到来。
  
  不多时,张吉直接前面引路,带着谭纶走进了书房。
  
  “快坐,这天气,还没退署,只能先将就将就。”
  
  魏广德客气的请谭纶坐下,张吉吩咐人送来茶水和井镇的西瓜。
  
  “嗯,味道还不错,子理兄,你尝尝。”
  
  魏广德拿起一块西瓜一口咬下,香甜汁水入胃,带着丝丝凉意,好不痛快。
  
  “好。”
  
  谭纶也不客气,拿起一块西瓜就送入嘴里。
  
  几块西瓜下肚,署意似乎也退下去不少。
  
  拿起湿毛巾擦手,等谭纶也擦手后,挥退左右这才问道:“子理兄那边,是否已经有名录了。”
  
  兵部对军中将领情况肯定非常熟悉,他要的年轻将领名录,其实很好找,甚至可能就是按照年龄,把三十岁以下将官的情况抄录一份就可以了。
  
  而魏广德,自然希望在这份名单里看到几个熟悉的名字,然后好有针对的进行培养。
  
  实际上,魏广德也担心他记忆里那些熟悉的将领,怕未必都是那种像俞大猷、马芳这样能占善战的将官。
  
  但无所谓,先培养一下看看,行就逐渐委以重任,不行就剔除就是了。
  
  毕竟,他能记住的名字,肯定是在大明朝做了点什么事儿出来的人,他才会对他们的名字有点记忆。
  
  而他们做的事儿,可能是好事儿,也可能就是办坏事儿。
  
  比如自己老丈人徐鹏举的大名他就知道,不是因为他是魏国公,而是因为他被冠宇“草包将军”之名,在后世被人骂有辱“鹏举”二字。
  
  很快,一张记录着七八个名字的纸张就来到他手里。
  
  魏广德一个一个看下去,上面有名字、年龄及家庭信息,还有就是现在的官职,之前做出过什么大事儿,立了什么功劳。
  
  全篇看完,七八个名字里,魏广德还真有收获。
  
  其中两个人的名字,魏广德依稀有点印象,说明这俩人以后应该是做出了什么事儿,让他们的名字被流传下来了。
  
  刘綎字省吾,江西新建人,祖籍南昌高田龚村,大都督刘显之子。
  
  万历二年考中武举状元,随父讨伐九丝蛮,刘綎率先登上城楼,抓获蛮人首领阿大,立首功。现任南京小教场坐营、守备。
  
  麻贵字崇秩,号西泉,回族,大同右卫人,大同参将麻禄之子。
  
  麻贵由舍人从军,累功升都指挥佥事,充任宣府游击将军。隆庆年间,提升为大同新平堡参将,是年贼寇大举进犯,掠夺山阴、怀仁、应州,地方将官多不敢挡,唯独麻贵和兄长副将麻锦拒敌有功,受到奖赏。现为大同副总兵镇守大同西路。
  
  魏广德看到的这两个人,一个在南京任职,一个则是在大同担任要职。
  
  镇守一路,可不就是重要军职。
  
  “麻贵三十五了吧。”
  
  魏广德看着字条上麻贵的生年,算了算就问道。
  
  “却是,但四十以下其实在军中都是小辈,三十多也算年轻将领。”
  
  谭纶笑道,他猜测魏广德是在为宣府镇马芳事寻找替代人选,所以擅自做主增加了麻贵的名字。
  
  如果马芳坚持的时间不久的话,麻贵就可以从副总兵直接升总兵,顶替一路总兵官职位。
  
  “其他人如何?”
  
  随即,谭纶又问道。
  
  “刘綎,我想派他去辽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