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阿弥陀经要解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26集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26集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26集 (第2/2页)

台中莲社编的《念佛见闻感应录》,里面讲到一件事:十多年前,台中有一个姓赖的女居士,她当时是五十四岁,她先生在三年多前往生了。她先生在的时候,她们夫妻俩的感情非常好,结婚十多年都没有争吵过。所以她先生突然生病死掉,她一直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三年多来,经常的怀念她的先生。这么一天,她实在是对她先生怀念的感情太重了,她就买了一些水果、一些香花灯烛,到她先生的坟墓去祭拜一番。祭拜的时候,触动了她的感情,痛哭了一场,讲了一些很感性的话,发泄了一下。
  
  回来以后就有事情了,晚上做梦的时候,梦到一个男众的鬼魂,现出她先生的样子来跟她讲话。她隐隐约约知道这个人不是她先生。感情因缘深的人,她内心当中就有这么一点感应,她知道这不是我先生。她说:你为什么现出我先生的样子来欺骗我呢?她不跟他讲话,他就一直在耳边吵,还现出他的样子给她看。经常在晚上睡梦的时候,就有这种事情发生;但是白天也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事情发生,所以她也不在意。
  
  过了半个月以后的一天中午,她在厨房做菜,带着她一个五岁的孙子。她的小孙子在旁边洗菜,她在那边炒菜,炒到一半的时候,这个姓赖的女居士,突然间就昏倒在地,两眼翻白、全身颤抖。这小孙子很聪明:唉呀!我的祖母有问题。赶快跑到隔壁去找一个念佛的老菩萨说:我祖母有问题,请你来看一看。这个老菩萨过来一看,就赶快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小孙子也跟着念阿弥陀佛,念了二十几分钟。慢慢慢慢的,这个身体的颤抖就停下来了,就醒过来了。
  
  醒过来以后,就问:你怎么回事呢?她说:我这半个月来一直做梦,但是这只是做梦而已。我在炒菜的时候,这个梦境的男鬼突然间出现,拉着我的手,要我跟他走。我挣扎不跟他走,这么一挣扎,我人就昏过去了。昏过去的时候,没多久就听到念佛的声音,这个佛号一出现的时候,突然间一道金色的光明,放大光明。这个时候,那个鬼魂看到光明以后,就惊怖跑掉了,我就醒过来了。从这件事情以后,她心中就不敢放松,经常念阿弥陀佛,后来这件事情就没有再发生了。
  
  在《观经》上说:「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所以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应化身,虽然他这尊佛在十万亿佛土外;但是因为他「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所以只要我们念阿弥陀佛,他的光明就随时会加被我们。而这种光明是可以破障的,破除障碍的。所以我们看《小止观》,《小止观》也说:所有善根当中,你修四念处、修不净观、修数息观,这种善根发相都没有光明;只有念佛的善根发相,光明巍巍,人天爱敬;而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光明又更大,因为他本愿力故。
  
  所以,当我们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我们内心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就是弥陀的光明在照耀我们,来破除我们的障碍。就是「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这个是阿弥陀佛他的第一个理由,就是光明无量。再看第二个:
  
  己二、约寿命释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阿弥陀佛的第二个意义是「寿命无量」。就是「彼佛寿命」。阿弥陀佛应化身的寿命,以「及」这些往生「人民」的寿命,都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这个「无量无边阿僧祇」是印度一个很大的数目、很大的数目。看蕅祖的解释,「正释寿命」,先解释「佛寿无量」:
  
  心性照而常寂,故为寿命。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寿命无量也。
  
  这个是约法身,法身的寿命是「照而常寂」,有无量无边的寿命。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无量寿。
  
  「法身」是永远存在的,没有所谓的开始、没有所谓的结束,不管我们是不是证入,他都是永远存在的。「报身」是「有始无终」,他的出现有一个开始,就是初地,初地的话分破无明、分证三身,这个时候一念的清净心现前,开始有功德报身的受用,所以他是「有始」;但是他生起以后,就没有结束了。这都是「佛佛道同」,都是「无量寿」。不过这个地方不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所关心的是应化身:
  
  应身随愿随机,延促不等。法藏愿王,有佛及人寿命皆无量之愿,今果成如愿,别名无量寿也。
  
  「应」化「身」的寿命,跟他因地的愿力有关,以及跟当时众生的根「机」有关系。我们看经典上,释迦牟尼佛当初他的心情是要住世一劫的,后来因为阿难尊者没有请佛住世,所以佛陀也就随顺因缘入灭了,有这么一件事情。所以佛陀在住世的时候,除了他的本愿以外,跟众生的根机、福报的厚薄有关系。「法藏愿王,有佛及人民寿命皆无量之愿。今果成、如愿」,所以「别名无量寿也」。这个愿是第十三愿,我们把它念一遍:
  
  「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在因地的时候,「法藏」比丘说:「设我得佛」,我的「寿命有限量」,最低到「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如果我的应化身佛的寿命,不超过百千亿亿劫的话,我不取正觉。所以这个寿命的时间很长,百千亿亿,所以这个地方,本经说「无量无边阿僧祇」。
  
  简三身:阿僧祇,无边、无量,皆算数名,实有量之无量。
  
  「阿僧祇、无边、无量」,「皆」是一个「算数」的「名」称,都是「有量之无量」。就是说,事实上这个寿命是有限量的,弥陀他还是会示现灭度;但是他的数量太大了,所以我们可以说他是有量当中的无量,因为实在是太大了。
  
  然三身不一不异,应身亦可即是无量之无量矣。
  
  从理论上来说,应化身也可以是无量的无量,因为三身是一体的,因为应化身是从真如本性所变现的,真如本性是无量的寿命。从理论上来说,应化身也可以无量的寿命;但是当我们要考虑众生根机、众生福报的时候,那就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应化身的成立,不是单方面的,我们后面会讲到,不是单方面的,这个跟众生的因缘有关系。所以理论上虽是无量无量,但是实际上他还是有量的无量。再看「生寿无量」:
  
  及者,并也。人民,指等觉以还。谓佛寿命并其人民寿命,皆无量等也。
  
  这个地方「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是说极乐世界应化身的佛,以及往生人民的寿命,都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寿命无量」,这个也是蛮重要的。我们说「寿者,福之基也。」我们就着这一期的生命来说,这个人他一生的努力,他现在的财富具足、眷属美满,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地位、很高的声名。这么多的福报当中,他要能受用要有一个基础,就是他的寿命要长。如果他身体不健康死掉了,所有的福报都破坏了,所以「寿者,福之基也」。就像一栋高楼大厦,虽然高楼大厦上面有很多的庄严;但是这些庄严是建立在这个地基的基础上,这个地基一破坏,整个高楼就垮下来,那就谈不上什么庄严不庄严了。
  
  我们前面研究极乐世界有种种殊胜的功德,它国土的庄严:宫殿、楼阁、七宝池、八功德水,它的莲华、所散发的种种美妙音乐。我们在受用这个功德的时候,值得我们关心的就是「这个寿命有多长」?我们凡夫的心情是这样子的,就是一劳永逸:我今生辛苦一点没关系,我希望我下辈子创造一个果报体,一劳永逸。不要说我今生的努力,下辈子生天,受用了几劫以后,又掉到人世间来重新开始,那你下一次又要完全重新开始。这样的生死疲劳,要修到什么时候呢?所以说这个寿命也是我们要抉择的。
  
  在本经当中,这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而成佛只要三大阿僧祇劫。换句话说,你到极乐世界,你再怎么懈怠,你肯定有足够的时间让你成佛,是这个意思。所以弥陀也考虑这一点。古德说:「拼个今生,永做闲汉。」我今生辛苦一点没关系,但是我希望我未来的生命当中,永做闲汉。这个「闲汉」就是无事。所以说这个正报当中,这个寿命无量也是非常重要,使令你不退转。不要因为你的死亡,而把你这一期的努力完全破坏掉,使令你的功能够相续。所以这个地方,寿命无量就非常的重要。
  
  重释光寿:
  
  当知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
  
  「光」明跟「寿」命的「名号」,在弥陀因地的时候发这个愿,佛陀不是为了自身的庄严,完全是要利益「众生」而安「立」。因为「生佛平等」,众生的心性平等,所以使「令」我们在忆念这个名号的时候,我们的「光明、寿命」也「同佛无异」。因为这句名号是因,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是果;因地是无量光寿,果地也就无量光寿。如是因如是果,因果随顺。这个是「总名」。再看第二段「别明」,这种因果相随顺的观念,蕅益大师把它再详细的说明,看「明光义」:
  
  复次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
  
  「无量光」的意思,这个名号就表示一种空间无碍。我们在因地的时候,因为我们忆念的名号是「无量光」,所以我们果地的时候,「生极乐」世界「即生十方」。所以你到极乐世界,你不会被极乐世界的空间所障碍,你随时候能够到十方世界去供佛闻法。「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你随时有因缘见到十方诸佛。虽然我们刚开始在简择的时候,在无量诸佛当中,我们单单取弥陀的名号;但是因为弥陀的名号,本身有无量光义,所以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我们开始依止这个因缘;但是到了极乐世界的时候,就能够开阔到其他的因缘,而见到十方诸佛。
  
  「能自度即普利一切」,前面是约上求,这里是约下化。由于空间的无碍,我们也能够遨游十万亿佛土,普度我们有缘的一切众生。你为什么有这样的功德呢?因为你所执持的名号,它是无量光义,这个名号本身就有这样的功能、德用,是这个意思。
  
  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
  
  由于这个名号具足「无量寿」的意思,所以你到「极乐」世界,「即是一生补处」,你肯「定」在这一期的生命当中「成佛」,不必等到其他的生命。就是你得到这个果报体,你只要努力一次,就永远的受用,这个果报体不会让你再死亡。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果报体、寿命那么长呢?因为你因地的时候,这个佛号它就具足无量寿义,就是这个时间无碍,是这个意思。蕅益大师「结劝」说:
  
  结劝
  
  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所以我们约着佛陀的用心来说,他的名号是怎么创造的呢?「离却」佛陀「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弥陀名号」?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个佛号是从阿弥陀佛的这一念无量光寿的本性所流露出来的,约佛陀这方面来说。约我们众生的上求这方面来说:「离却」我们现前这一句佛号,谁能够「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呢?我们面对无量无边的烦恼障、业障、报障,假设我们不选择弥陀名号当我们的归依处,我们要「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那是非常遥远的,所以「愿深思之,愿深思之!」这个地方讲这个名号,是在解释净土的因缘。这个因缘,是佛陀对于十法界生起的一个基本原则。
  
  往昔有一个禅师,他读《法华经》,看佛陀在《法华经》上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他非常不明白:我看这个诸法是有差别相,这个世间上有男有女、有富贵有贫穷,这个世间有各式各样的差别,怎么说是常自寂灭相呢?他就不明白。不明白,所以他请问他师父:「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是怎么回事呢?他师父就说:「且去,我不与汝道。」我不跟你讲,你自己去体会吧!这个禅师他善根强,他就自己去打坐,从冬天到春天就这么打坐。这么一天,春天到了的时候,他寮房前面有黄莺在叫,他听到黄莺叫声的时候,他开悟了,他明白了这句话的道理,他明白了。
  
  明白了以后,他讲了一句偈颂来表达他的心情,他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春到百花开,黄莺鸣柳上。」他说:从本性上来观察,「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这个的确是真实的。就是当我们每一个人,回归到原点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是清净本然的,是非常公平的。这个差别是怎么来的呢?「春到百花开,黄莺鸣柳上。」春天的因缘百花盛开,「黄莺鸣柳上」,黄莺在柳枝上叫。冬天一到的时候,肃杀之气,黄叶就掉落了。
  
  这意思就是说:每一个人的果报是你所依止的因缘不同。你这一念心依止了杀盗淫妄的因缘,你就创造三恶道的果报;你这一念心依止了三归五戒的因缘,创造出人天的果报;你这一念心依止四谛、十二因缘、我空真理的因缘,现出了二乘的涅槃;你这一念心依止菩提心、六波罗蜜的因缘,创造了未来的大般涅槃;你这一念心依止弥陀的名号,念念成就无量光、无量寿的依正二报。从这句话来看它的意思,你所依止的因缘非常重要。
  
  就是说你能念的心,自性功德力不可思议,的确每一个人的自性都不可思议。但是不可思议当中,有两种情况:杂染法不可思议、清净法不可思议,两个都不可思议。你这一念心能够创造那么广大的刀山油锅,那么长的刀山油锅寿命,这件事情也不可思议。怎么你在人间才短短的七八十年,你就能够创造地狱那么几劫刀山油锅的寿命,这件事情你也真是不可思议、这也不可思议。(哈──)你在短短的寿命当中,你念佛念了几年,能够成就极乐世界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的寿命,这件事情,你这一念心也不可思议。
  
  这两个差别是怎么回事呢?就是你这一念心所依止的因缘非常重要,「春到百花开,黄莺鸣柳上。」为什么百花会开?为什么黄莺会高兴的叫呢?因为有春天的因缘。这个世界上就是因缘所生法。所以说「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呢?面对我们这一念凡夫的烦恼障、业障、报障,我们今天如果放弃了弥陀名号,这样子如何「彻证」我们的真如本性呢?如何去开显我们未来依正二报的国土呢?
  
  这件事情,我们应该冷静的想一想,「愿深思之,愿深思之!」这么一个殊胜的因缘,弥陀名号的因缘,假设我们放弃了,就意味着,等待你的是一个无量无边的、充满血泪的一个菩萨道。这件事情值得我们去想一想,去考虑一下,就是我们的抉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