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落伍的装甲战术
第三十五章|落伍的装甲战术 (第1/2页)春雨绵绵。
邯郸战车兵学院的铸铁大门敞开着,淅淅沥沥的水滴从顶上顺着滑到最下,四周的围墙上写着“砺兵精械”四个大字。
商克打着伞、拎着公文包穿过门岗,披着雨衣的哨兵向他扶抢行礼,执勤军官则向前两步迎了上来。
“是来报道的吧?”他指着右前方说道:“登记处在那栋楼。”
搞定资金问题以后,商克便直接来了邯郸进修。
前来报道的军官人数还不少,一眼看过去有二三十人正在排队。
报道流程不值一提,核对身份登记之后便是分配宿舍和领取教材。
宿舍在校区西边,是低矮的三层红砖小楼,总共有六七幢。
心情愉悦的商克一路寻找着来到了二楼走廊尽头,找对寝室后便直接推开了门,门合页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一张双层铁架床、两张宽桌、两把椅子,地面铺有防滑瓷砖,天花板上挂着大号电风扇,阳台旁边是配套的厕所。
还不错,这样的条件没什么可挑剔的了。
商克把公文包往桌上一放,四处张望。
哗啦哗啦的冲水声响起,厕所门开了,一个戴着眼镜的消瘦青年一边低头系皮带一边走了出来。
“哦?室友终于来了?”他抬头看向商克,点头道:“自我介绍一下,在下许仲,工六旅通信参谋,你呢?”
后者微微一笑道:“我啊,商克,原来是机动一师宪兵连的。”
许仲注意到商某人常服上佩戴的边境卫士勋章,好奇地问道:“有实力啊兄弟,啥时候拿的,跟毛子干的?”
“就前不久,夷播海那边。”
“啊?巧了巧了,搁这都能遇到亲历的人。”
上次的越境行动不是什么秘密,公众尚且知晓,国防军内部那就更不用说了。
许仲原先是独立第6工兵旅的通信参谋,少校,这支部队不属于常备军,缺编50%以上。
报道当天其实无事可做,二人没聊几句就熟络了,从交谈中商克发现许仲这家伙就是标准的大神做题家,参谋业务水平可谓相当高,毕竟能被挑选来这儿进修的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是碌碌之辈。
邯郸战车兵学院始建于三〇年,校龄可以说非常年轻,但这是大统制联邦国防军装甲部队建设走向正规化的关键一步。
前年开始,战车兵学院进行了调整,重新分设初级科和高级科,初级科旨在培养排连级军官,高级科旨在培养营团级军官。
对于零基础的军校生来说,普通班的学制是两年半。
不过,为了多快好省的扩充军官数量,总司令部军训署批准各所军校开设短训班,挑选有经验的现役军官进修,短训班的学制大幅度精简压缩,实际周期为十个月。
几天之后。
教材和开学第一课就很让人无语。
大统制联邦国防军装甲部队的条令和思想还停留在十多年前的地步,不夸张的说,也就比欧战时期完善一点。
教授的回答颇为无奈——目前陆军上层对装甲部队的运用方式分为两大流派,难分胜负,教材在敲定之前自然无法更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