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萧翼为唐太宗诓兰亭
第十八章 萧翼为唐太宗诓兰亭 (第2/2页)辩才听说是王羲之父子的真迹,连忙请萧翼带来看看。
第二天辩才看过萧翼带来的二王的字帖后说:“真迹倒是真迹,可惜不是佳品。贫道有一王羲之的真迹,颇不平常。”
萧翼追问:“是何帖?”
辩才毫不犹豫地说:“是兰亭帖。”
萧翼见辩才上了钩,故意装出若无其事地说:“数经战乱,王羲之的兰亭帖怎么还会在世呢?一定是赝品。”
辩才怕萧翼不相信,连忙将藏在屋梁槛内的兰亭帖拿下来给萧翼观看。
萧翼看后狂喜,故意说:“你这恐怕是赝品。”
于是,二人争论不休。
辩才自从将兰亭帖给萧翼看过后,就不再藏在屋梁,而是把它和萧翼带来的御府二王杂帖一起放在书桌上。
一日,萧翼趁辩才外出做客,来到了方丈室,他请小和尚打开门,谎称自己将书帖遗忘在床上。
小和尚见是经常出没在大师房的萧翼,没加思索就开了门。萧翼将兰亭帖和和御府二王杂帖放进衣袋内,转身走了。
萧翼智取墨宝回到京城长安,唐太宗欣喜若狂,大摆宴席招待萧翼及群臣。
宴席上唐太宗当众宣布:房玄龄荐任有功,赏锦彩千尺。萧翼加官五品,晋升为员外郎,并赏大屋及金银宝器。
辩才犯欺君之罪,本应加刑,因其年迈获免。唐太宗宽大为怀,还赐给他谷物三千石。
辩才深感皇恩,将赐物变卖,建造了一座精美的三层宝塔置在永欣寺内。他也因兰亭帖欺君受吓,身患重病,一年后便去世了。
唐代大画家阎立本,根据唐代何延之《兰亭记》故事作画《萧翼赚兰亭图》。
画中描绘:唐太宗御史萧翼,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智永弟子辩才的手中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诓取到手,献给唐太宗的故事。
画中的萧翼泰然自若,洋洋得意,老和尚辩才张口结舌,“老猫烧须”的失神落魄;旁有二仆在茶炉上备茶;各人物表情刻画入微。
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后,爱不释手。在病重之时仍将其带在身边。驾崩后把心爱之物一同藏入他的陵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