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北朝雄健的魏碑(一)
第十六章 北朝雄健的魏碑(一) (第1/2页)八王之乱,王室内讧以后,势力逐渐衰微。
在北方,随着西晋的灭亡。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期。
后拓跋氏结束十六国,建立北魏,促成了149年的相对统一。这就是北朝。
晋室东迁至灭亡,从公元317年至公元420年,是南朝。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统称,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摩崖刻石”四种,皆属楷体系的表现形式。
“造像题记”,是石窟开凿兴起的一种“造像”与“文字”的结合,为佛教产物。“题记”它通常刻在石窟、神龛等宗教建筑上,记录着“造像”的缘由和供养人的愿望。
启功先生在龙门石窟实地讲解,那神龛佛像的“造像”场景的恢宏让人震撼。
魏碑是一种承前启后的过渡性书法体系,对隋唐楷书有重要影响,有学者概括其称“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查隋唐西风。”
——————————
十大魏碑:
第一:精美细腻的《张猛龙碑》
《张猛龙碑》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立于北魏正光三年(522年),书体为楷书,碑上无撰书人姓名,碑文主要赞颂:鲁郡太守“张猛龙”,兴办学校等功绩德行。
碑石现藏于山东曲阜汉魏碑碑刻陈列馆。
《张猛龙碑》的书体为正宗北碑书体,运笔刚健,方圆变化多端,既保留了《始平公》的旧貌,又比《始平公》更精美细腻,字体略长。
结体端丽,是比较标准的楷书,有的笔画中甚至还有行书味道。
该碑是北魏碑刻中最享盛誉的作品,为精严雅正书风的代表,被誉为“魏碑第一”。
——————————
第二:灵动秀美:《张黑女墓志》
《张黑女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刻,是魏墓志代表作。
墓主人张玄,字黑(hè)女(rǔ)。清朝时因避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名讳,故称《张黑女墓志》。
原石久失,清道光年间何绍基觅得原石原拓本。
它书风骏利疏朗,何绍基评为:“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何比肩《黑女》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