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汉字风流 > 第八章 张芝挥洒今草

第八章 张芝挥洒今草

第八章 张芝挥洒今草 (第1/2页)

章草和今草(小草)的不同。
  
  章草保留隶书的“波磔”,就是笔画末端上扬或重按的笔法,字形方扁。
  
  “波磔”是书法中的一种笔画,通常指书法中的右下捺笔。
  
  在隶书中,波磔笔法非常重要,被称为“蚕头燕尾”,其特点是起笔时裹锋逆笔入纸、回锋隆起形成蚕头状,收笔时向上方顿笔斜提形成大雁尾的形状。
  
  波磔在书法中有着丰富的变化和独特的艺术效果,常用于隶书中,增加了字形的装饰性和美感。
  
  “章草”单字独立,较少连笔,结构清晰,讲究规范。它古朴厚重,带有隶书遗韵。
  
  笔画简省但相对规范,字形较稳定,有明确的章法。部分字保留隶书的“燕尾”特征。
  
  而“今草“:笔画大幅度简化,结构变形大,符号化程度更高。
  
  字形多变,同一字可能有多种写法,更依赖书写者的创造力。
  
  今草,成熟于魏晋时期,被张芝、王羲之推动。由章草演变而来,它去除了隶书痕迹,更注重笔势连贯和艺术表现,是后世草书的主流形式。
  
  今草,完全脱离隶书笔法,线条圆转流畅,多用“使转”——连续回环的弧线。
  
  字与字之间常常相连,强调整体行气,书写更自由奔放。
  
  风格飘逸灵动,个性化更强。
  
  “章草”是隶书向草书过渡的早期形态,注重规范与古朴;“今草”则彻底脱离隶书束缚,追求流畅与艺术性。
  
  体现了草书从实用到审美的演变过程。
  
  张芝,生日不祥(?—192年),字伯英,东汉著名书法家,敦煌郡渊泉县(今甘肃酒泉市瓜州县)人,被誉为“草圣”。他是中国书法史上草书艺术的奠基人之一。
  
  张芝出身官宦世家,其父张奂为东汉名将,他是名副其实的官N代。他的祖和父都立下赫赫战功,但很快被人遗忘,而张芝书法艺术的贡献却名留青史。
  
  张芝七岁时,他父亲延请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教他识字习书,三年后又送他到敦煌郡学馆就读。
  
  学馆内有个水池,四周绿树环抱,清静宁神。每天下午,张芝都要在水池边习字。
  
  那时纸张昂贵,张芝用竹简来练习书法,练上几天,写过的竹简堆成小山。
  
  张芝在水池里洗笔、冲涮竹简,待竹简晾干了再写。
  
  如此过了五年,原先清澈的水池变成黑色的墨池,后人称之为“张芝洗墨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