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人质问题
第133章 人质问题 (第1/2页)与赵彦会面后,贾诩拿了赵彦的书信又出城来见赵基。
他乘车而来,靠近军营时发现赵基正在射箭。
三十多个穿两裆铠的军士在排队,轮流上前。
从三十步到五十步,也就二十人出头能目视赵基而不躲箭。
哪怕这些接受考核的什伍长很清楚赵基能百步神射,可就是压不住本能的恐惧。
箭矢飞行速度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快,你混战之际,或不留神之际箭矢从眼前划过,或者你旁观箭矢飞过,基本很难看清楚什么。
而你高度专注,直视箭矢朝自己飞行过来时……那么一瞬间,会进入一种入微的状态。
几乎能清晰观察到箭矢的飞行、旋转、游动姿态!
别说箭矢,就是石子朝你打过来,视线内其他景物淡化,基本上就只能观察到石子的飞行轨迹。
石子多是不规则的,投掷时往往自身就会旋转,会带出一个螺旋飞行的轨迹。
赵基完成这轮考核后,捉笔就在考验名册上签字。
通过的什伍长,重新安排职务;不能通过的,也重新打散安排到缺员的百人队里。
来参加考核,就要与原来的编制脱离。
虎步军整编时就打散了出身乡党地域关系,什伍长选拔时会再打散一次。
被推举后,连续三次无法通过的什伍长,就注定会被转移到郡兵,去郡兵充当什伍长。
最近每天下午赵基都要这样来一轮,选新的什伍长补充缺额。
虎步军中的豪强子弟更受天子的器重,赵基也愿意给伏完卖个面子。
出征在即,这些豪强子弟也在家里人支持下脱离虎步军,加入了日益壮大的郎卫。
不止是豪强子弟,一些四五十岁的豪强也搭上伏完的线,被征为五官郎。
只要不妨碍虎步军的训练,以及军资器械的制造,赵基自然会放人。
两壶箭快射完,赵基心情舒畅许多,从右手拇指摘下牛角打磨的扳指,这个也叫做‘韘’,音射。
此前他用的是牛皮所制,今天特意用了武库里找到的牛角扳指,手感还是不如牛皮。
使用牛皮扳指,不妨碍他投掷短矛,或持械搏杀。
将这枚牛角扳指抛给韩述,赵基就说:“知我善射,也就七成通过,说明营中勇士多已启用。余下的人,一茬不如一茬。”
韩述将这枚扳指用细牛皮绳扎住,就拴在他的护腕处:“等与贼军打一仗,就不缺敢战的勇士了。”
“嗯,这倒也对。”
赵基回头看到贾诩、卫觊,就对韩述说:“明日我分你三百人,你押运船队北上。今晚早早休息,别影响明日正事。”
“喏!”
韩述立刻应下,这段时间每天都在往北绛运输粮食。
都是先装船走涑水北上,在桐乡分流,一部分装到东岸的桐乡城邑,一部分以车马、独轮车向北绛转运。
河东不缺会造船、造车的工人,只是战乱影响之下,这些人无法靠手艺生活,多寄身于豪强、官府,负责修缮现有车辆。
现在将这些人组织起来,车船也就能拉流水线了。
一切都在朝预想的方向发展,即便兵谏,得罪天子、公卿的后果再严重一些,赵基也觉得很划算。
最近五六天他都不去城中,越是远离朝廷,他感觉自己思维、行动受到的压制、干扰就越少。
打发了韩述,赵基转身快步朝贾诩、卫觊走去,接近五六步时,赵基观察贾诩,拱手笑问:“可是西凉文和先生?”
“正是贾某。”
贾诩也被赵基英武所震慑,哪怕眼前是个绣草包,那也是绣草包中的上乘货色。
贾诩拱手笑着:“竟不想些许薄名,也被侍中知晓。”
赵基感觉他在指‘西凉毒士’、‘文和乱武’这两个只有他与赵彦说过的话。
就当没听明白,赵基展臂邀请:“先生来此襄助,我已有九成胜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