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99章 李世民:叫阿爷

第299章 李世民:叫阿爷

第299章 李世民:叫阿爷 (第2/2页)

“就算拖着不打,时间一长,此消彼长,你必定不是他的对手,迟早被他消灭。”
  
  真相才是快刀,一通大实话把李承乾说得快自闭了。
  
  “不过,只要你听肯听从我的军事调动,便可以助你打破僵局,或许能挣到一线胜机。”
  
  李世民蔫儿坏地挑挑眉毛,活像一位兜售什么奇怪商品的奸商:
  
  “如何,你要听吗?”
  
  李承乾的脸上闪过纠结之色,最后无奈地叹了口气,作揖道:
  
  “我的一切、连身体发肤都是父亲给的,难道还有不服从的余地吗?”
  
  一听就很不情愿。
  
  不过脑梗了的李世民也不管儿子情不情愿,就当他同意了,即刻下达命令:
  
  “立即集中全国的战船,并且搜罗民间的远洋船只。”
  
  李承乾听得一惊:
  
  “父亲您要打海战?”
  
  “不是。”李世民神秘地笑笑:
  
  “有人会替我们打的。”
  
  …………
  
  李承乾走出了母后的梳妆间,没有立刻回到书房,而是靠在墙边大口喘气,平复着自己的心绪。
  
  他能听见房间里传来的些微声响,是李世民欣喜若狂的笑声。
  
  “李明,哈!我要揍得你跪下叫阿爷!想要皇冠是吧,你自己得凭本事来拿!哈哈!”
  
  啪……李承乾右手扶额,心里一团乱。
  
  他的左手扶着腰间,那里藏着一把匕首。
  
  “媚娘,或许不是今天……那老头还有些用……”
  
  李承乾无声地喃喃,脸上纠结得扭曲起来。
  
  是的,父皇最后还是将皇位传给了他,并且给予了他许多忠告。
  
  但是这并不妨碍李承乾仍旧视他为仇敌。
  
  因为父皇是他从小到大的阴影,他一切问题的根源。
  
  归根结底在于,那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纯粹把嫡长子当成了传承皇位的工具。
  
  从小对他父爱过少、管教过多,过于严苛。
  
  一个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小娃娃,一天十二个时辰被魏征、杜正伦、于志宁、张玄素等一票铮臣盯着,举动稍有不合便被一顿“犯言直谏”。
  
  那些可是能把李世民都搞破防的刀子嘴啊。
  
  在这一票名臣的重点关照下,李承乾的童年可想而知。
  
  这样的教育很难不适得其反,李承乾的行为开始乖张荒诞,父子之间也产生了深刻的隔阂。
  
  如果只是教育问题,还则罢了。
  
  李世民非但不收敛,还给亲儿子玩起了“压力测试”,在李承乾身后放了个李泰追着咬。
  
  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钢筋,直接导致父子感情名存实亡。
  
  后续再怎么弥补也缝合不了的那种。
  
  根据他的计划,回到长安顺利登基以后,他有很多办法让这位一生之敌“自然死亡”。
  
  李世民本来就一身病,暴毙也不会引起世人的怀疑。
  
  然而,眼看一生之敌变成如此可怜可笑的模样……
  
  李承乾唏嘘不已,心里复杂极了。
  
  “陛下?”宦官看皇帝靠着墙发呆,立刻紧张地过来搀扶。
  
  李承乾不耐烦地一摆手:
  
  “朕无事,你去叫马周过来。”
  
  “是!”宦官麻溜地就走了。
  
  不管怎么说,李明的压力更大,先沿用李世民的办法,和民部尚书敲定今年夏季的税收政策。
  
  至于复仇的事情,还能再拖一拖。
  
  “不是今天,媚娘,不是今天……”
  
  李承乾喃喃道地重复道。
  
  …………
  
  “什么?今年的税用铜钱交?”
  
  当大唐各地的农民收到这个消息时,人都懵了。
  
  往年都是征收实物的,今年却改收钱,这不仅是习惯的改变。
  
  最大的问题是,许多农民手里拿不出足够的铜钱支付税金。
  
  甚至偏远一些地区的人一辈子都没摸过钱。
  
  因为小农经济不需要交易,吃穿用度都是自己从田里种出来、用双手织出来的,偶尔有需要的商品,也可以用粮食布帛以物易物。
  
  这下突然要收钱,他们就蒙圈了。
  
  上哪儿去找这么多铜钱啊?
  
  除了把手里的粮食出产卖了,别无他法。
  
  农民们心情无比低落。
  
  常言道“谷贱伤农”,不过在粮价便宜的贞观年间,并不是如此。
  
  因为农民平时不用钱,又不交货币税,不需要把粮食拿出去卖,所以市价是高是低和他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结果一换上永庆皇帝,逼迫老实巴交的农民将粮食拿到市面售卖,恐怕就要体会一把“谷贱伤农”的真正含义了……
  
  “咦?粮价原来这么高的吗?”
  
  然而,当农民垂头丧气地挑着粮食进城时。
  
  迎接他们的,是两眼放光的城里人。
  
  在他们反应过来以前,被高物价逼疯的市民就将他们的货物抢购一空,留下他们和一堆多到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的钱在风中凌乱。
  
  嘶……陛下的新政,好像还是挺不错的嘛……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往来货商身上。
  
  关税是每个商人都要交的,逃不掉。
  
  因为商人们必须将商品运到统一的集市售卖,而没有清关凭证,他们连进入市场的资格都没有。
  
  里坊制还是有其独特作用的。
  
  而对运营资金永远紧张的商人来说,能以实物抵税,那简直是大大的德政啊。
  
  农民得到了钱,商人减少了成本,市民得到了低价商品,官府控制了通货膨胀。
  
  在李世民的有形大手下,资源配置更优化了。
  
  多赢!
  
  …………
  
  “那是李承乾?那是李承乾能想出的主意?”
  
  平州行在,李明对战报皱起了眉头。
  
  击败新突厥,俘虏契苾何力,又给大唐扔了个通胀炸弹。
  
  李明觉得自己优势很大,等对面再乱上一乱,就可以a过去了。
  
  没想到,大唐调整了一下税收政策,居然四两拨千斤,把李明的货币攻势给化解了。
  
  对面难道无师自通了凯恩斯的宏观调控吗……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确实精妙。”房玄龄欣赏地拈着山羊胡。
  
  长孙无忌困惑地摸着下巴:
  
  “承乾虽然不差,但不似是有此天才之人啊……”
  
  “我总觉得……”李明弹了弹桌子,看向左膀右臂。
  
  “我被我阿爷扇了一耳光。”
  
  “陛下的意思是,这出自陛……大唐太上皇的手笔?”房玄龄沉吟道。
  
  长孙无忌也有些捉摸不定,沉默不语。
  
  不是说李世民中风半瘫了吗?
  
  可是除了他,这世上还有谁,能在文治上和李明陛下掰掰腕子?
  
  这时,尉迟循毓黑着脸来报:
  
  “明哥,平壤发来急报,平壤遇袭!”
  
  什么?平壤?!
  
  长孙无忌一愣,房玄龄则更是惊讶,捧着热茶杯呆在原地。
  
  老房坐镇过高句丽故土,主持过颠覆、接管高句丽的工作,当然知道平壤的重要性。
  
  那是原高句丽的首都,从东部进入东北腹地的门户!
  
  平壤有事,就是东北有事。
  
  就是辽东有事,大明有事!
  
  “后院失火了啊……我能说,不愧是我阿爷吗。”李明不觉苦笑。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