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02章 李二:皇帝是这么当的,朕教你

第202章 李二:皇帝是这么当的,朕教你

第202章 李二:皇帝是这么当的,朕教你 (第2/2页)

“百姓安居乐业,商贸繁盛,物价稳定,一切恢复如初。”
  
  随着李明的计划逐渐成功,房玄龄也日渐成为皇帝陛下最为器重的文臣。
  
  已经隐隐有了压过长孙无忌的势头。
  
  李世民嘴角勾起,又不动声色地抚平,只是微微点头,轻描淡写的一句:
  
  “同平章事阁下居功至伟,值得嘉奖。”
  
  房玄龄忍住翘起的嘴角,微微点头:
  
  “谨遵钧命。”
  
  便离开了。
  
  李世民傲娇地坐在龙榻上,一脸板正地做出阅读奏章的样子。
  
  一直到李明的核心老幕僚走远了,御书房里只剩下他一个人时。
  
  呼……李世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忍不住从龙榻上站了起来,激动地来回踱步。
  
  好耶!
  
  这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经济危机,居然就这么结束了!
  
  在李明这个舵手的操纵下,江山社稷这条大船,还真的有惊无险地渡过了这次大浪!
  
  更美妙的是,正好赶在出兵薛延陀之前,把这颗大雷给解决了!
  
  否则,当你在北方草原大杀特杀的时候,基地突然给你这么闹一下。
  
  这论谁都遭不住。
  
  难保会不会重蹈苻坚老哥的覆辙。
  
  “行啊,臭小子有两把刷子啊!”
  
  李世民兴奋地踱步到了地图前面,眼睛看着地图,心思却飞到了九霄云外。
  
  让他格外高兴的,还不是北伐畅通无阻,也不是经济危机有惊无险地渡过了。
  
  而是某人展现了过于出色、以至于有些离谱的内政能力。
  
  不但在面临亘古未有的经济难题时,李明四两拨千斤地解决了。
  
  而且在被皇帝老爹背刺一刀时,他还能较为理想地处置了李乾祐贪污案,保住了自己的威望。
  
  更令人欣慰的是,李明并没有借这次机会,大搞党同伐异、排除异己。
  
  和他不对付的长孙无忌、岑文本等人,照样得到了重用,而且他们的功绩也得到了大大方方的承认。
  
  这才是胸怀天下的气度啊!
  
  不论是战略眼光,还是战术手腕,都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朝中之人、以及全天下,应该再也不会有人敢质疑他的能力了吧。”
  
  李世民心情轻松地看向窗外的夕阳。
  
  他觉得,大唐的未来一定是一片光明的。
  
  …………
  
  事实证明,李世民还是保守了。
  
  通过这次骚操作,李明在全天下的口碑几乎爆炸了。
  
  虽然李明以前的传闻就不少。
  
  从挽救皇室、到治理辽东,已经成为这段时间大唐茶余饭后最大的话题。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又和我月薪三百文有什么关系呢?
  
  不是肉食者,不是接受施粥的流民,也不是辽东人,在广大华夏的大部分地区,普通百姓其实并没有亲身领教过李明的本事。
  
  但现如今,就不一样了。
  
  每一个被钱荒折磨过的商贩、每一个经手过纸币的百姓,无不被他天才般的想法所折服。
  
  如果说大唐要选新话事人,老百姓一定选李明。
  
  因为他能带大家奔小康。
  
  当然,上述讨论仅限于民间。
  
  老百姓也不可能真的依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话事人。
  
  他们只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乖乖劳作、乖乖缴纳租庸调就可以了。
  
  而朝堂上的衮衮诸公要考虑的就多了。
  
  同平章事、参知政事、辽东节度使李明殿下,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
  
  不论党派、不论立场,群臣已经达成了一个毋庸置疑的共识——
  
  单论能力,李明这位二代将来是一定能接得起大唐这个盘子的。
  
  问题是,选择储君、选择新皇帝,从来就不仅仅是单论执政能力就行了的。
  
  人生最大的分水岭是羊水,这条规则一直有效。
  
  新皇帝的出身、性格、乃至于可操纵性,都能影响群臣对下一任领导的选择。
  
  首先,以长孙无忌为代表,坚定的“嫡子党”就不可能完全接纳李明。
  
  而且对一些想“搞事”的大臣来说,李明这位主观性极强、几乎不可能被操控的小皇子,显然不是他们的菜。
  
  此外,李明铁腕打压士族、取消良籍贱籍的政策,又让另一批官僚打从心底地不认可。
  
  和平头老百姓不同,这些官僚,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士族大家,是真的可以干扰下一任储君的诞生的。
  
  而就在底下官僚们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朝堂格局正在酝酿下一场大洗牌的时候。
  
  李明又在推进一条政策,一条让许多官僚尖叫抓挠的政策。
  
  …………
  
  “踏马的,朝廷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太极宫是虫豸的老巢吗?”
  
  夕阳西下,李明回到了杨氏所居住的立德殿,抱着老妈的大腿就是一通吐槽。
  
  在揪出了内鬼王姨娘、并当众处刑以后,他在家里说话越来越口无遮拦了。
  
  杨氏和蔼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发,轻轻道:
  
  “别太上火,这段时日你工作太辛苦了,好好休息一下吧。”
  
  李明这段时间确实很忙很累。
  
  忙着走穴,在各个钱庄之间“巡回表演”,增强百姓对纸币的信心。
  
  虽然他自己口头上教导着长孙延,不要“事必躬亲”。
  
  然而,没办法。
  
  大唐的百姓,除了他谁都不认。
  
  他也只能跑遍全城,给全城百姓打鸡血。
  
  唉,太受欢迎,也是一桩烦恼啊。
  
  李明躺在母亲的大腿上,还在喋喋不休地吐槽:
  
  “我让钱庄记录下了钱币大额兑换的数据。
  
  “发现在最开始几天、全民挤兑铜钱时,有许多官员的家奴,拿着远超他们主人俸禄的纸币,前来抢兑铜钱。
  
  “他们手里的纸币哪里来的?居然敢拿来路不明的纸币,来争夺朝廷不多的铜钱资源!
  
  “他们不但贪污腐败,还挖朝廷墙角,对抢兑风潮推波助澜,公然对抗朝廷政策!
  
  “往严重的说,准备金的安全垫差点因为他们的贪婪而被击穿,治理经济危机的努力差点功亏一篑了!”
  
  李明越说越气,小嘴气得鼓鼓的:
  
  “这种虫豸比贪污更可恶,我让御史台重点查办,有什么问题?!
  
  “可韦挺那厮,居然把我的要求打回了!说什么证据不足!”
  
  杨氏听着儿子的抱怨,不禁莞儿一笑:
  
  “韦挺和你是天然对立的,他之前帮你查了李乾祐案才是意外。”
  
  李明一怔:
  
  “韦挺和我对立,可他……不是韦待价的爹么?我们不是一伙的么?”
  
  听着儿子有些天真的认识,杨氏耐心地予以纠正:
  
  “韦挺出自京兆韦氏,这种大家族,不可能完全站队在一边,而是多头下注。
  
  “这,才是他们能延续千年的政治智慧。”
  
  和只会唠叨、或者煲心灵鸡汤的普通母亲不同,杨氏是真的懂的。
  
  “韦待价只是韦挺的一个儿子,他还有另外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呢,都是韦氏多家联姻的资本。怎么会绑死在你一个人身上呢?
  
  “想当年,大唐初创,当时文德皇后已经嫁给了陛下了。
  
  “而将皇后抚养成人的舅舅高士廉也没有投靠大唐,而是委身于南方的军阀萧铣,好几年后才降唐的。”
  
  李明静静地听着母亲的讲述,直听得嘴角抽搐。
  
  还是你们士族门阀会玩,贵圈真乱……
  
  “也就是说,京兆韦氏我只有韦待价一个帮手,其他的都只是路人?”李明问。
  
  杨氏眼神一黯:
  
  “何止是路人,因为《氏族志》一事,现在韦氏与河东崔氏有怨,而你又是崔氏的亲家。
  
  “那些韦氏不与你敌对,不在暗中给你使绊子,已经算不错了。”
  
  政治真复杂啊……李明感到脑壳有点痛。
  
  这时,他听见门外宫女紧张的起立声,听得她们毕恭毕敬地唤了一声:
  
  陛下。
  
  李明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立德殿的大门就被推开了。
  
  夕阳的橘光洒在辣个男人的身上,留下一道长长的阴影。
  
  李世民,来了。
  
  …………
  
  “你这臭小子,这段时间怎么一直躲着你阿爷?”
  
  李世民大大咧咧地坐在饭桌边。
  
  算下来,这还是李乾祐贪污案以来,两人第一次见面。
  
  李明扒拉着大米拌小米,嘴里嘟囔着:
  
  “不齿与贪污犯为伍……哎呀!”
  
  脑袋挨了老爹一个爆栗。
  
  杨氏看着这一对大宝贝儿,又好笑又无奈地叹了口气。
  
  两人明明都是站在天下顶点的人物,论智谋罕有对手。
  
  可这两人只要一碰面,就成了沙雕男生。
  
  斗气能斗俩月,明明只有一墙之隔,硬是死活不相见,有什么话都书信交流。
  
  杨氏都分不清,这两人中究竟谁更幼稚。
  
  “做大事者,别把眼光局限在小钱小货色上。”
  
  李世民一改嘻嘻哈哈,严肃地说:
  
  “吏治自然是要整顿的,但是要设立法度,而不是一个个抓,否则抓到什么时候?
  
  “如果你真的要针对某一个大臣,也不可由你亲自动手。
  
  “而是在朝中暗示这个意向,让心腹手下来替你做这件事,这样不论最后抓获不抓,你都能有个台阶下。
  
  “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这便是所谓的圣意不可测。”
  
  李明兴趣缺缺地回了一声:
  
  “哦。”
  
  我替你摆平了经济危机,你也不客气客气谢我一下?怎么一开口就数落我的不是了?……
  
  李明在心里吐槽。
  
  “这次钱荒处置过程中,还暴露出你的一个问题。”
  
  李世民继续谆谆教导:
  
  “就是你对官吏太苛刻了,太急于求成。
  
  “欲速则不达,说话做事要和缓一些,至少在面上要给官吏们留有余地。”
  
  李世民掏心掏肺地传授者切身经验:
  
  “你毕竟是要通过官吏来治理国家的。
  
  “如果过于刻薄寡恩,让他们有了抵触情绪,甚至和整个官僚集团发生对立,必将适得其反。”
  
  “啊对对对……嗯?”李明三心二意地听着,渐渐嗅着了不对劲的气息。
  
  他猛然意识到,话题的走向开始变得奇怪起来。
  
  虽然他还是在被皇帝老爹数落着。
  
  但不知是不是错觉。
  
  李明总觉得,这不仅仅是数落。
  
  更像是一份奖励啊……
  
  天大的那种……
  
  杨氏跪坐在一旁,已是浑身哆嗦,百感交集。
  
  陛下向她儿子所传授的,可是治国之道,为帝之道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