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02章 李二:皇帝是这么当的,朕教你

第202章 李二:皇帝是这么当的,朕教你

第202章 李二:皇帝是这么当的,朕教你 (第1/2页)

李世民很快额头暴起青筋,厉声质问其他人:
  
  “那其他衙门呢?没有门下省的批准,你们也敢执行这条荒腔走板的政令?!”
  
  在健康饮食暴降血压以后,老李已经很少这么发火了。
  
  或者说,至少很少在朝会这样的公开场合如此大发雷霆。
  
  这次他实在忍不住了。
  
  因为李明的这番胡搞乱搞,同时动了他的两块逆鳞:
  
  第一,军队欠饷。
  
  第二,文官失控。
  
  这尼玛,文武两道皆失,这还算什么皇帝?
  
  李世民觉得,自己睡了一觉,小儿子就悄默声地给他半夜升了官儿。
  
  升职成太上皇了。
  
  “陛下,我等委实不知。”
  
  中书令杨师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同时表示,不道啊,同平章事李明殿下也绕过了他们。
  
  最后,还是一齐参与此事的侯君集主动汇报,以免被扣上“知情不报”的帽子:
  
  “启禀陛下,同平章事亲自走访了每一个钱庄,将开库放钱的命令亲口交代给了所有的钱庄掌柜,以致于此。”
  
  李世民听得眼皮直跳。
  
  跳过文官系统直达基层,这做法可以说是相当“李明”了。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他好像一下子泄了气,重重地靠坐在椅背上,有气无力地表彰道:
  
  “君集,你很好,观察得够仔细……”
  
  同平章事就和我同乘一匹马,我观察能不仔细么……侯君集和同党的杨师道、房玄龄交换了一个眼神,静静退下。
  
  事已至此,该怎么办?
  
  “应该即刻关闭钱庄,停止兑换!”
  
  岑文本率先站出来支招。
  
  长孙无忌表示反对:
  
  “覆水难收,如此一来一回,民间怎么想?再发生一次民变怎么办?
  
  “应该使用策略,徐而图之!”
  
  两边立刻吵得不可开交。
  
  有主张立即关停钱庄、及时割肉止损的,有主张徐徐推进、一个一个慢慢关的。
  
  不过主旨都是一样的——官府花真金白银,来兑换老百姓手里的纸币,这种愚蠢行为应该停止。
  
  至于李明的十四奸党,则出奇地安静,没有人支招。
  
  大概是自己也感到心虚了吧。
  
  李世民坐在龙榻上,焦躁地弹着手指。
  
  他猛然发现,自己正骑虎难下的境地。
  
  如果关停兑换,等于宣告钱荒处理彻底失败,纸币信用彻底破产,前期的那一串表演全部都是行为艺术。
  
  如果不关停兑换,官府储藏的铜钱终有尽时,到时候还是纸币沦为废纸。
  
  归根结底,纸币的本质,实质上是让百姓和朝廷共进退。
  
  这何其难也!
  
  寄希望于这个虚无缥缈的理想,不啻于缘木求鱼!
  
  “朕真傻,真的……
  
  “朕怎么会将大权交付于那乳臭儿,让他放手一搏……”
  
  李世民把肠子都悔青了。
  
  这倒也不能怪他摇摆不定。
  
  李明确实常常出奇招,而也几乎每次都能收获奇效。
  
  然而这一次,李明押注押得太大了。
  
  他押的是整个大唐的国运!
  
  在他横插一脚之前,“经济危机”只限于长安和大唐的其他城市。
  
  虽然遍布全国,声量很大,但李世民知道,这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因为城市人口只占大唐总人口的两成不到。
  
  全国大部分人都住在农村,正纳闷地看着城里人表演着行为艺术呢。
  
  然而,李明这么一番骚操作,把军队的军饷都给赌了进去。
  
  这就要动摇国本了!
  
  再穷不能穷军队,如果把军饷全扔进去,也不能泛起一点水花、缓解钱荒,导致军队哗变。
  
  那大唐可就真药丸了!
  
  奶奶的,那乳臭儿总不至于为了和朕怄气,把国家都葬送吧!
  
  “错就错在动用军饷,朕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李世民万分懊悔。
  
  但世上没有后悔药。
  
  作为一把手,不是在那怨天尤人的时候。
  
  而是要迅速做决策,先解决最迫在眉睫的问题。
  
  “全国各地府库,可还有多余的铜?铜钱、铜矿、铜器,均可。”李世民打断了群臣的口水仗。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军饷给补上,稳住军队。
  
  民部尚书唐俭答道:
  
  “还是有的。臣已下令各地仓曹盘点铜铁库存,同时下令长安各钱庄,每日清点铜钱库存。”
  
  老唐办事还是牢靠的,不愧是当年能独创东突厥营地的能臣……李世民心里轻松了一些,问道:
  
  “长安还剩多少铜钱?”
  
  唐俭沉吟了一会儿:
  
  “前一日的库存铜钱,得到次日上午才能清点汇总完成。臣一早就上朝了,那时候报告还没呈上来。”
  
  “不妨事。”李世民大手一挥:
  
  “现在就让宦官去你的书房取,朕可以等。”
  
  尚书省离两仪殿不远,库存清单立刻就取来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尽量平静地问:
  
  “截至前一日,长安各钱庄还剩多少铜钱?”
  
  这数字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要从何地向京城输送多少铜钱。
  
  也关系到长安的老百姓还有多少天会爆炸。
  
  他生怕听见一句“储铜不多矣”的噩耗。
  
  其他大臣也同样紧张,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唐俭的金口玉言。
  
  仿佛他才是大理寺卿,正在给在座的诸公宣判似的。
  
  “昨日库存铜钱还剩余……咦?”
  
  唐俭看见了数字,不禁揉了揉眼睛,眯着眼又仔细看了一边又一遍。
  
  “还剩多少?”
  
  李世民不由得向前身体微微向前倾,握紧了扶手。
  
  “还剩……”唐俭舔了舔嘴唇,似乎自己也不是很相信这个数字:
  
  “还剩约二十万贯现钱,比昨天还多了五千贯。”
  
  多了五千贯,五千贯,贯……
  
  李世民听闻后的第一反应是: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每天十二时辰完全开放兑换,怎么库存铜钱还越来越多了?
  
  “是不是盘点盘错了?”有人问。
  
  唐俭翻着账册,仔细检查明细条目,摇头道:
  
  “一大半的钱庄库存都比昨天有所增加,盘错也只会一两家,不可能这么多掌柜都输错了吧?”
  
  “咳咳。”一直没吱声的房玄龄提醒道: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老百姓拿出家里窖藏的铜钱,来换取纸币呢?”
  
  李世民的眉毛拧成了川字型。
  
  如果真是如此,那不就说明老百姓已经认可纸币的流通价值,钱荒就已经解决一大半了?
  
  只要等铜铁价格跌回原位,这次经济危机就结束了?
  
  可天下哪有这么反常识的事情?
  
  明明放开了,百姓反而不来抢兑了?
  
  “也许正是因为朝廷摆出了应兑尽兑的态度,才争取到了百姓的信任,真正建立起了货币信用吧。”
  
  房玄龄捋着山羊胡说道:
  
  “如果纸币和铜钱一样具有价值,那大家肯定还是倾向于使用纸币的。
  
  “毕竟,纸多轻便啊。”
  
  李明的意图,房玄龄等十四党人自然是能理解的。
  
  但理论毕竟是理论。
  
  在民部尚书唐俭用数据支撑之前,大家都不敢吭声。
  
  怕打脸。
  
  而等到有数据支撑后,房玄龄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出来事后诸葛亮了。
  
  “还能这样?”
  
  李世民觉得这道理在意料之外,可细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
  
  铜钱越少,就越放开纸币与铜钱的兑换;越放开兑换,百姓的信心就越高;信心越高,就越用铜钱兑换纸币;越兑换,铜钱就越多。
  
  所以铜钱越少,铜钱越多。
  
  嗯,很合理。
  
  “那家伙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李世民有种非常魔幻现实的感觉。
  
  他单知道人性的复杂,因此治理之中处处小心翼翼。
  
  但没想到人性能这么复杂,这么反直觉!
  
  更没想到,李明竟能将人性洞察得如此透彻,甚至还反手利用这些特性,忽悠……不,劝导人们,将纸也视为了财帛!
  
  而群臣要考虑的就简单多了。
  
  他们只需要庆幸就行了。
  
  因为,他们都看到了成功解决经济危机的曙光。
  
  大唐又将回到正轨。
  
  “不,这才一天,还不能过早地下定论。”
  
  李世民还是很谨慎的:
  
  “还得再过几天,以观后效。
  
  “外地的铜,也得继续往京中输送,优先保证军饷的供应。”
  
  算是给儿子胡来的行径套一层保险。
  
  …………
  
  之后的发展,基本如同李明的预判。
  
  除了最初几天发生了恐慌性抢兑,在李明来回走穴的现场表演、展示了朝廷的充足弹药以后。
  
  老百姓的恐慌逐渐消弭。
  
  这一方法被朝廷毫无保留地推广全国,也收到了近乎神奇的疗效。
  
  在朝廷展现了足够的真诚以后,百姓也向朝廷表现了足够的信任。
  
  不但不挤兑铜钱了,甚至还有许多人主动上交铜钱,兑换得纸币,以便于交易。
  
  加上市场商贩在行政命令下,统一开始接受纸币支付。
  
  民间对这些纸张的信任,迅速积累了起来。
  
  跟着唐朝发达的商业活动,纸币开始遍布大唐的大街小巷,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开来。
  
  而随着纸币的应用越多,市场对铜钱的需求就越少。
  
  铜钱的相对价值开始松动,再窖藏囤积下去就要亏本了。
  
  于是,民间便将手里藏着的铜钱也拿出来交易了,与纸币共同流通使用。
  
  市场上的铜钱越多,铜的价格就越跌,并直接带崩了铁、锡、乃至金银的价格。
  
  事情进入了良性循环,一切都向回归正常的方向发展。
  
  …………
  
  大唐就这样波澜不惊地进入了九月。
  
  入秋。
  
  正是预定北伐薛延陀的日子。
  
  “没想到,开放兑换还能收获此等奇效……”
  
  立政殿。
  
  李世民看着全国各地逐渐回升的铜钱库存,不禁啧啧称奇。
  
  顺着李明设计的这条路走下去,在入秋以后,钱荒危机居然真的顺利解决了!
  
  铜铁等金属的价格稳步回落,城市的粮荒基本消弭,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大唐再次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最近可还有人闹事?”李世民翻着账册,随口一问。
  
  房玄龄熟稔地回答:
  
  “除了边远州县还零星有暴民起事,长安、洛阳等大城市的局面已经完全恢复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