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传胪(1)
第四百八十一章 传胪(1) (第1/2页)太极殿所召殿试结束,就如暴鸢猜想的一般,关注此事的都惊住了,因为后续发生的事跟他们所想不一样。
殿试的考卷,天子亲阅亲裁。
参加的贡士,去国子监静心。
如此重要的两件事,全由天子乾纲独断下钦定,中枢有司想插手都不行,甚至有些想拉拢新科贡士的机会都没了。
这算什么事?!
这叫什么事?!
身处在虞都这等特殊所在,别管处在哪个层次的,都会有需要考虑的事,尤其是对那些结党的,有别的想法的群体,肯定是有必须要维系的既得利益。
哪怕此前所生风波中,已经有不少人被查被抓了,可这就能代表时局安稳了?根本不能!因为还有很多人呢。
出缺的位置,总要有人增补吧。
增补上的人,就没有任何想法?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党同伐异、投机取巧、工于心计这些现象啊,是永远都不会消失不见的。
除非没了权力。
可要真没了权力,那统治还会存在?
所以对于上位者来讲,能够做到制衡与制约,以维系一个向上的秩序基调,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在此等氛围下,时间流逝的很快,但朝野间的暗涌就没有停过。
酷热难消。
蝉鸣声响个不停,叫的人心烦意乱。
“皇兄,臣弟没给您丢脸吧?”
大兴殿,一处绿荫下。
楚徽跟在楚凌身旁,眉宇间透着几分兴奋,笑着说道:“宗正寺干的事,论谁都挑不出一点理来!!”
“没丢脸。”
见楚徽如此,精力有些不济的楚凌,忍不住笑骂道:“就你那脑袋瓜子,朕是想不到谁能把你给算计了。”
“嘻嘻。”
楚徽笑而不语。
哥俩聊的,是此前楚徽以宗正寺之名,联合在南军的勋贵子弟,针对几处公主府、勋贵府展开查封抓捕,所引起的风波,在楚凌明确十日期限下,于御前召开廷议,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会同御史台、刑部、大理寺等有司主官前来。
这场御前廷议的召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盖棺定论的。
毕竟牵扯到了太多层面,还牵扯到了逆藩一案,别管背后有怎样的深意,但表面上是这样的,所以有些事就必须定调子。
“有些人见殿试不受他们控制,就想在别的地方煽风点火,臣弟是绝不允许这种事出现的!”
在笑过之余,想起过去这段时日出现的种种,楚徽攥紧双拳道:“臣弟算是看明白了,有些人的心是真脏真坏,妄想用这等手段,以破坏殿试张榜,真真是该死!”
“宗正寺这边经此廷议,算是盖棺定论了,有些矛盾转移到徐黜身上了,这能使皇兄从容不迫的解决好殿试诸事。”
讲到这里,楚徽想起一个人。
徐彬!
回想起不久前的御前廷议,他唯一觉得有些亏欠的,尽管他也算计宗织、昌封这帮勋贵子弟了,但要说算计最狠的,那非徐彬莫属。
说是算计,这话有些不好听。
但为了能叫先前宗正寺做的事没有任何争议,楚徽极其巧妙的借用了他们背后父祖的影响力,处在局下,谁能够真的避开所有?
想得到些什么,就要付出些什么!!
徐彬所付出的,就是承受一些敌意。
而这些敌意吧,又会因为徐彬的特殊身份,不会轻易的倾泻出来,但在这次御前廷议结束后,徐彬不被人理解的形象,就算是立起来了。
‘徐彬,说不定你以后啊,还要感谢本宫了。’
联想到这些的楚徽,心里却暗暗道:‘就你那祖父,还有父亲干的事,你想独善其身,想为皇嫂撑腰,除非能赢得皇兄的信赖,否则,大虞免不了要出现废后!!’
而有了这一想法,楚徽不敢想下去了。
因为自大虞开创以来,可还没有过废后的先例呢。
“有些人啊,坏就坏在他们干的事,是极其不起眼的。”在楚徽感慨之际,楚凌停下了脚步。
“就像这次殿试吧,只要张榜出现延迟,或者朕没有极好的针对殿试张榜,做出能震动朝野的举措,那么这次殿试就不算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