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内忧外患
第580章 内忧外患 (第1/2页)建安五年,六月末。
“报,河北大军于邺城募集完毕。”
“报,河北大军先锋已至黎阳,不日就将渡河进犯白马。”
“报,乌桓渠帅难楼、苏仆延等人,统领麾下乌桓骑卒正在渡河。”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条条坏消息递到了许都的司空府上,曹操神色严整,略无惧色,只颔首表示知晓了这些坏消息,表现出一个枭雄该有的沉稳气魄。
在河北人马不断南进的情况下,于今日,曹操顶盔掼甲,腰挂青釭剑,武备齐整,定于今时大军北上,同袁绍所统领的中军人马对抗。
离开司空府前,曹操招来了留守许都的曹昂和荀彧,曹昂是他的长子,也即是他的铁杆,自当留镇许都,而荀彧作为他的萧何,有着足食足兵的大用,固当也留在许都这个大后方。
“昂儿,许都之事,你且与荀尚书商谈协办,若有要事,即刻发书与我。”曹操眸色中难得一抹温意,他叮嘱身高近乎与他平齐,甚至略有超出的曹昂道。
面容青春,神色略显稚嫩的曹昂拱手应道:“父亲放心便是,孩儿晓得。”
“嗯。”曹操伸出手拍了拍曹昂的肩头。
而后曹操回顾荀彧道:“文若,许都的事情就交付于你了。”
荀彧颔首,同时他察觉到了曹操眉间的忧色,他询问道:“明公似是有忧心之事?”
曹昂循着荀彧的话揣测了一句:“袁军势大,兵多粮足,我军兵马即少,粮草亦不是充足,父亲可是忧心于此。”
曹操淡笑着摇了摇头:“袁本初固不足畏也,彼辈兵马胜于我军,可骁锐不如我军,而彼辈粮草多于我军,也不过是给我军送上门来罢了。”
当着曹昂和荀彧二位腹心的面,曹操袒露心迹:“吾所忧者,是自许都以南,颍川、汝南之地,郡县官吏,多是袁氏故吏,而今袁本初大军南下,彼辈恐会生出贰心,在吾同袁绍相持时动摇地方,举兵叛逆,到时候吾腹背受敌,大事去矣。”
袁绍,在董卓诛尽雒阳袁氏一门,又袁术渡河北上没于风暴后,袁绍便是袁氏一门当之无愧的掌门人,而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里遍布天下,尤以颍川、汝南这些豫州郡县为盛,这些地方的官吏、士人多奉袁绍为主。
在如今袁绍举兵十万,虎贲千员,大举南侵的时候,曹操自知颍川、汝南等地的人心必将有所不定,会出现风雨飘摇的情况,而颍川、汝南作为他的后方,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若是他在前面同袁绍相持,后方的颍川、汝南之地不稳,他岂得长久。
所故,曹操实是忧于腹心之祸,尤其是而今外患滔天的情况下。
荀彧上前一步,他拱手坚定曹操的战心道:“明公且宽心,颍川、汝南之地,虽是多有袁氏的门生故吏,可彼辈可分为三类人。”
“一类是决意趁着明公北上对抗袁本初时举兵叛逆的人,这样的人最少,估摸着就是三五个县会有此等举动;又一类是私下里遣人向袁本初递去归降文书,提前在袁本初面前卖个好,但此辈不会举兵叛逆,只是怀有二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