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专门研究?没有,我刚看的
第136章 专门研究?没有,我刚看的 (第1/2页)“小许啊,未来是你们的,以后我估计要经常看你拿奖喽。”
彭院士似乎只有在面对田刚的时候才会偶尔嫌弃他两句,在和许青山说话的时候,人家和蔼得很。
“彭院士谬赞了。”
许青山大放厥词的时候,要么就是在熟人面前,要么就是在舞台之上、聚光灯下。
“我还需要多向彭院士学习。”
“你这孩子,太客套了。”
彭院士一边吃着饭,一边笑着说道。
“说了都是自己人,你怎么叫你老师的,就怎么叫我就行,没外人。”
彭院士笑容满满。
像许青山这种相貌端正、才华横溢的年轻才俊,一看就是非常尊师重道的。
要不怎么说田刚这老小子的命好呢?
他这可是在最有培养年轻人的精力的阶段遇上了许青山,不管是资源,还是各方面发展,都能够给许青山足够的指导。
不像是有些学者,一直到快死了都遇不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弟子。
特别是许青山还在计算机方面展现出了足够强的应数能力,这让彭实戈看得更加眼馋。
要知道,老彭就是做应数的。
他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概率论、控制论和金融数学领域。
彭院士与法国学者合作创立的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推导了出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将传统的线性路径积分推广至非线性情形。同时又扩展了Kolmogorov的概率论公理系统,建立非线性布朗运动及随机分析理论,深化了概率论体系,为动态金融风险度量提供数学基础,还为金融衍生品定价与风险管理提供了关键数学工具。
这一次他被邀请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一小时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其核心研究,即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与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及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的拓展与实化,这几乎已经代表着在这颗星球上,金融数学这一块,老彭已经站上了第一梯队。
如果没有许青山的横空出世的话。
彭实戈教授将会是华夏大陆数学家首次在ICM上发表一小时演讲,更能彰显其研究在国际数学界的里程碑意义。
特别是。
彭院士受到邀请的时间其实要比许青山早不少,差不多从去年就已经开始在宣传了。
当然,这种宣传并不是彭院士的本意。
他老人家的性格就不是很爱与人争名逐利,但是毕竟人在体系之中,他又被视为应数中一大学派的代表人物,自然没有办法置身事外。
但是都宣传了一整年的华夏第一人了,现在被一个年轻的小辈后来居上,并驾齐驱,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这要是换成丘先生,估计又会开始不爽了。
好在彭院士一点别的想法都没有,对于许青山,他只有欣赏。
就像是现在他就一直在耐心地等待着许青山更新对自己的称呼。
“那”
许青山犹豫了一会,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老彭?”
“嗯?”
彭院士双眼瞪圆,转头看向了田刚,他眼里的疑惑似乎是在问田刚:不是?你们师生之间就是这么互相称呼的嘛?
田刚笑而不语,点了点头。
许青山也看见了彭院士的表情,有些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彭院士,我和老师平时随意惯了,您要是”
“没关系!就叫老彭!”
彭院士见田刚一脸戏谑,连忙答应下来。
他又不是玩不起,只是没想到而已。
毕竟许青山的年轻是众所周知的,年仅19岁,就已经被视为世界一流学者,未来最有可能站上当代数学之巅的年轻学者。
当然,后面这个主要是国内在吹,国际对于许青山的评价不低,但也还没到那种程度。
如果许青山真的解决了黎曼猜想,或许这句话才会在全世界彻底通用。
“那老彭,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哦。”
许青山对于彭院士的研究其实也挺感兴趣的。
“你大胆问,是关于我的研究的嘛?”
老彭很是受用。
他的观点和田刚差不多,许青山今年这个菲尔兹奖应该是跑不太了,这可是有可能会是咱们华夏第一位土生土长的菲尔兹奖获得者,现在在自己面前这副虚心求教的模样,别说老彭是不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就许青山这种行为谁能不喜欢呢?谁会觉得不涨脸呢?
“是这样的,您的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在金融领域的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很显著,特别是在欧式、美式及亚式期权的定价,通过将定价问题转化为BSDE求解,结合蒙特卡罗模拟得到数值解,能够处理路径依赖问题。同时,BSDE模型还可以动态模拟多资产间的风险关联与收益路径,帮助投资者制定风险控制策略,尤其在市场不完全或存在约束时,例如在高借款率、流动性限制的阶段,提供对冲方案。”
许青山一开口,老彭就知道许青山是真的看过自己的理论,他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口答道。
“对,比如亚式期权中的平均价格计算。BSDE的正反向联合求解特性,会让它在期权定价、复杂衍生品估值等路径依赖问题中具有天然优势。我提出的非线性数学期望,也就是g-期望,在BSDE模型里扩展了传统线性框架,这样在使用模型预测的时候,能更贴合实际金融市场中的非线性现象,例如出现了市场摩擦、交易成本变化的时候。可以说,现在BSDE理论就是价值最为独特的金融数学工具,目前来说,没有之一。”
数学家一般在提到自己的专项研究时,都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豪。
这种情绪,许青山自己有,李广直也有,现在老彭更是明显。
而且他这种自豪非常纯粹。
并不是在炫耀自己的成果,而是像是在把自己最得意的儿子拉出来遛一遛,比一比。
如果要是有同样在谈自己成果的,两人坐在一块拼起来,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能算得上是学术斗蛐蛐。
“嗯,对。”
许青山点了点头,突然冒出来了一句。
“但是老彭,你的BSDE,能在华夏股市里赚大钱吗?”
许青山的话出来,餐桌上安静了。
田刚眨巴眨巴眼没敢出声,他眼神专注的看着自己面前已经吃光的餐盘,用余光去打量老彭的表情。
嘿,不愧是我徒弟。
这么俗的话都能问出来。
知道的说这里是顶级数学家餐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科学家对话社会盲流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