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遍地黄金的印度市场
第134章 遍地黄金的印度市场 (第1/2页)许青山有些不解地看着面前这位大使。
他十分确定,在此之前,他并不认识这位。
陆风骏从身后掏出了一个小本子,看样子并不像是他一个成熟稳重的大人应该有的,那个本子粉粉嫩嫩的,还有迪士尼各种公主图案。
“听说这次许教授要来,我就一直想着请许教授帮我签个名。”
兴许是觉得自己这样的行为有些不合规矩,也有些冒昧,陆风骏稍显局促地搓了搓手,不好意思地说道。
“我常年在国外工作,每年能够回家的时间并不太长,我女儿今年刚上初二,她一直都很喜欢您,把您当做偶像,原本她不太喜欢理科的,但现在数学和物理的成绩都很不错,我想要是能够请您给她在扉页上签个名的话,她这一次生日会很开心.”
许青山了然。
陆风骏现在来找自己,并不是以华夏大使的身份,而是单纯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发出的请求。
看着这位越发显得紧张拘谨的大叔,许青山笑了笑,接过了本子。
“当然可以,妹妹叫什么呢?”
许青山打量着这个小本子,看起来十分精美,十分干净,看样子是刚刚拆封的。
“陆芊芊。”
陆风骏脸上露出喜色,声音略微颤抖。
“好。”
“进屋里来吧,站着写也不好写。”
许青山招呼着陆风骏进屋来,这房间还是安排得很豪华宽敞的,陆风骏进了屋没有东张西望,哪怕许青山连行李箱都没打开。
他就那么正襟危坐在沙发上安静地等待,腰背挺直。
许青山瞄了他一眼,一边给本子上写祝福语,一边随口问道。
“陆大使以前当过兵吗?”
“对。”
陆风骏点了点头。
“以前是通信兵,后来退伍转业读了研以后才到外交部的。”
面对许青山,陆风骏坦诚地说道。
这些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东西,更何况,就陆风骏自己看来,许青山对于华夏的重要性可要比自己高多了。
“厉害啊。”
许青山由衷地夸赞了一句,放下了笔。
“好了,陆大使您看看满不满意。”
许青山把本子递了过去,陆风骏下意识看了一眼,许青山写的内容并不短,虽然一时间他没有看清内容,可足以看出许青山的用心,他感激地朝着许青山与握手道。
“满意,满意,太感谢您了,在印度这段时间,有什么需要随时可以联系我。”
“好嘞。”
许青山没有推拒,而是笑容满面地晃了晃握住的手。
一位华夏大使的帮助,哪怕只是合规合矩的帮助,也会为他带来很大的益处。
“陆大使,要不我们再合个影?这样可能芊芊会更相信你的签名来源。”
许青山主动笑着说道。
“这这合适吗?您方便吗?”
陆风骏有些意外但惊喜地问道。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来,用您手机吧,到时候方便您发给芊芊。”
许青山在陆风骏身边站定,用他手机合了张影,又用自己手机也合了一张。
不多时。
陆风骏心满意足地拿着手机和小笔记本离开,许青山则是继续站在窗边看着新德里这座城市。
在接下来几年的时间里。
华夏的智能手机市场将会快速地崛起,但同时带来的问题,也是国内市场的逐步饱和,特别是小米入场之后,更是彻底把国内市场划分出了明确的各层基本盘。
之后的市场,想要吃下任何一块肉来,都没有那么容易。
块块都是硬骨头。
没有过硬的技术,没有独立的生产能力,那就只能处处被人拿捏。
哪怕是前世规模已经达到那种程度的小米,也没能做到完全独立,也不只是小米,中兴也好,ov蓝绿厂也罢,都在尝试中失败,只有华为成功了。
但许青山到现在倒是都还没有和任正非碰过头。
而且,说句实在话。
许青山能够在这个时间节点插手小米的创立和成长,可他却根本没有办法影响到华为一分一毫,除非是技术上的供给。
因为2010年的华为,正好是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华为。
一进入榜单,就直接位列397名,市值超过380亿美元,营收达到218.21亿美元。
而前阵子和许青山一起吃饭的丁三石所有的网易,此时也不过是60亿美元的规模。
可以说整个互联网,BAT三家,只有百度和腾讯的市值接近华为,阿里也不过是百亿美元规模。
比起尚在襁褓中的小米,华为更像是一个成熟的巨人。
许青山能选的,其实也只有小米。
而小米,在未来国内市场饱和后,国际市场最大的败仗之一,就是在印度吃的。
许青山不会去阻止雷軍进入印度市场的计划,因为到时候不只是小米会瞄准印度市场,全球手机厂商都会盯着印度市场这块暗藏玄机的大肥肉卯着劲使。
哪怕大家都知道印度这个地方不太正常,但那巨大的利润摆在眼前,也很难不会心动。
这可是全球仅次于华夏的未开发市场。
但许青山很清楚。
印度当局的吃相可是极为难看的,有段时间印度市场的风波一直吹到国内,他在阅览室里看的科技财经报纸头版,期期都是国内手机大厂在印度市场的不公遭遇。
印度最早是通过调高关税来控制手机的整机进口。
华夏手机厂商在印度一开始的布局,差不多是在2012年开始,但当时大家都没有在印度建厂,主要是从华强北买手机元器件回去组装成自己的品牌,再出口到印度去倾销。
这让华夏手机一开始在印度市场里,几乎被冠以“杂牌”、“贴牌”、“代工”的名号,主打一个便宜耐草。
但到了2014年,为了在这个广阔的市场里抢到足够多的肥肉,华夏各大手机厂商不再满足于从国内进口电子元器件组装的模式发展,开始大规模在印度建厂布局产业链。
当然,这背后也源于印度调涨关税、招商引资打造“印度制造”战略的推动。
2017年12月,印度政府将手机整机进口关税从10%提高到15%。
2018年2月,印度再次调整手机整机关税,从15%提高到20%。
再加上招商引资政策的影响,在印度本土建厂会受到很多的优待,许多手机巨头就直接在印度落了户,其中要以苹果、三星和vivo三家最为卖力,他们在收到了印度招商引资的诚意后,从2014年就开始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前往印度开始办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