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悟得通透(二合一)
第五百零二章 悟得通透(二合一) (第2/2页)五团黑气立在堂下,那些目光恨不得将段关氏撕成粉碎。
而堂上,惊堂木一声敲响,随后传来二字道:“升堂。”
段关氏的头颅微抬。
只见那案台宽阔,有一人烁着金光,正如志异故事中被册封的城隍。
“民女段关氏,你可是曾为寂远效力?”
“是…”
“寂远让你供奉鬼子母神,只为待一日功成,让你等成神?”
“是…”
“你遁入轮回窟,是将计就计,企图以此金蝉脱壳?”
“是…”
“你有怜子之心,不愿叫段思源得知真相,一并作受宝莲寺摆布的野神?”
“是…”
…………
段关氏之死,本就是场金蝉脱壳的算计,哪怕不用去审,陈易也能串联线索猜得七七八八。
贡家五人死后变作五猖神,而段关氏与段思源自然也会变作鬼子母神。
而她家中之所以堆积满神像,也是寂远曾经的吩咐,让她去寻人来供奉。
只是段关氏路上得知了娲城一带,又听说了贡家五人之事,更从李贤之口了解到了这座小镇,所以动了摆脱桎梏的念头。
而寂远得知她久无音信,因此把梵空派去捉拿,想让这鬼子母神归位。
段关氏虽击退梵空,但也意识到这不是办法,所以才刻意引导段思源杀了自己,以此断了段思源的念头,并等头七后投入轮回转世中,以此金蝉脱壳。
因这轮回窟里没人卖孟婆汤,所以哪怕轮回转世,也能保留记忆,李贤就是如此。
而段关氏也报着这念头,盼着某日能与段思源相认。
母为子谋,可谓长远。
堂下,待陈易审完后,五团黑气已步步逼近,看那模样,已是打算把跟自己结怨已久的段关氏生吞活剥。
这么多年来,段关氏为了隐瞒她自己的身份,奴役了五猖神,看似是庙祝,实则是五猖神的主人。
就待陈易点一个头,开一个口。
“你们要杀她?”
“城隍爷,报仇雪恨…天经地义。”他们应道,“而且城隍爷,你答应过我们…要诛杀首恶。”
陈易并不正面回话,而是道:
“她已经是鬼,怨念深重,人死为鬼,鬼死为聻,你们应付得起么?”
话音落下,五猖神兀然一阵沉默。
鬼死为聻,鬼自畏之。
五猖神虽是神灵,可段关氏生前便术法高超,死了后难保不怨念深重,陈易一走,到时反噬,他们也都不会有好下场。
“城隍爷…那该如何是好?”
陈易看着堂下众鬼,慢慢道:
“简单,有多少仇,就报多少仇,她奴役你们十几年,你们便摧使她十几年。”
仇怨就这般轻轻放下?五猖神彼此相望,略有几分不愿。
这时,那堂上的城隍又道:
“念你们这些年来护镇有功,我这城隍庙,可是缺了牛头马面,黑白无常,你们是否有意?”
五猖神一愣,旋即黑雾涌动,抑制不住地狂喜起来。
这是要做阴官当陪祀啊!
还不待陈易继续开口,那五团黑气又齐齐跪伏下来,大喊一声:
“青天大老爷!”
…………………..
…………………..
过年虽是过年,但不同地不同俗,有的地方过完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但有的地方,却要得等过完正月十六。
只因有的地方上元节在十五,有的地方却在十六,走百灵、跑百病、舞旗花、爬城头、送牛桩、嫁鼠女、逛庙会……太华山附近的市镇里,十六一到,一切都到了高潮。
正月十六,亦是佳人相会之日。
但见城中,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殷惟郢坐于茶室中,一面品茶,一面凭栏远望,从前她是极瞧不起李煜词的,虽有“词至李后主始大”之名,可亡国之君亡国词,到底不算吉利,她这修道人若常吟李煜词,只怕把运势吟坏。
只是近来再品,竟觉李煜词别具一格,词中自有无穷情绪,有这万千心绪在,吉不吉利,也不再妨事了。
望了窗外景象许久,女冠抿下一口茶,轻声问:
“南方闹白莲,龙虎山向天下道门求援,惊动到师傅了?”
玉真元君就在她对面,亦在品茶,应道:“说得不错,只怕这一回师傅也不能置身事外,南面的局势…已如火如荼、愈演愈烈。”
殷惟郢沉吟片刻。
下太华山游历,于太华山修太上忘情的道士们而言极为少见,而这一回师傅邀请自己一道同行,更是罕见。
“这一回也算游历红尘……只是不知,可会途径寅剑山?”
她不动声色,轻晃茶碗,旋即道:
“常闻寅剑山剑道并立,‘两卷道经三尺剑’,道愈高,剑也愈高,弟子虽不习剑,但却想见识见识寅剑山的道。”
玉真元君想了想后道:“大抵不会。”
殷惟郢长眸中一点微光一闪而逝,处之泰然道:“那弟子还是隐修为好。”
恰逢茶碗已空,菀儿奉新茶过来,殷惟郢随手接过,动作不急不缓,见不到陈易,她既不为此失望,也不过分在乎。
玉真元君亦是品茶,半晌后道:“说起来,这一趟南下,为师得去寻那陈易一面。”
“…弟子顿觉才疏学浅,想来游历红尘后,方得长生仙道。”
殷惟郢处变不惊,应得更是滴水不露。
哪怕如此,玉真元君不由摇头失笑,徒弟这点心思,又能瞒得住谁。
眼下并无外人,玉真元君打笑道:“惟郢,你的心思怎么变来变去?”
“随心所欲,道法自然嘛。”
玉真元君笑过之后,心中暗叹。
她这徒弟,从来便天资极高,刚才所对所答不仅叫人挑不出毛病,而且还有三分真意在里面。
太上忘情,殷惟郢已悟得通透。
玉真元君念及此处,笑意却渐渐淡了,眉头轻锁起来。
只是她的来历,委实太扑朔迷离。
玉真元君没有告诉殷惟郢,她为何要去见陈易一面——她查出了那具景王府尸身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