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一战定胜负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一战定胜负 (第1/2页)看完手中的军报,苏祁安起身,离开王府,朝着皇城而去。
解决的扶桑之乱,接下来也该全力与荣国交战了,之前的荣兵试探,随着渗透计划的失败,从而选择撤军。
这一撤,就是一个月左右,这期间除了北部边境,偶尔爆发了一些摩擦,大的战事基本没有。
很难想象,在新凉击败的赵凉,一统天下后,这位幕后扶持的荣国,竟然如此沉得住气,没有大举派兵攻打。
仅仅只用了几万的兵力试探,在其他人眼里,是很不可思议,但在苏祁安看来,恰恰说明了荣国的沉稳。
如果他们直接兵发,大举进攻,苏祁安还能在这般大规模的战事中,能够很快找到一些破绽,从而给予对方重创。
但荣兵的沉稳,只是派兵试探,大规模的兵力,一直没动,呈防守姿态,这样的荣兵多少就很难对付了。
能够看的出来,从库克术上位后,他对荣兵的管理,明显和以往的荣皇,完全不同,别看双方期间没有爆发战事。
但实际上,双方都在等着对方犯错,等一个合适的时机,一旦被抓到破绽,等待他们的,将是重拳出击。
所以,在平定了扶桑之乱后,关于应对荣国之战,得苏祁安与新凉高层,好好合计才行,尽可能得布置周全。
随着马车快步朝着皇城开去,就在苏祁安的马车前脚进入皇城,后脚却在宫道上停了下来。
车内的苏祁安眉头微皱,不等开口,驾马的车夫声音传来。
“启禀王爷,严路严先生拦车,想见您一面。”
车夫的汇报,让苏祁安略微诧异,他轻声道,“让严路上前。”
严路的拦车,苏祁安是没想到的,毕竟,目前来看,并没有与他有交集时候,该给的军报消息,他也知道,苏祁安还真想不出,他的突然拦路究竟为何。
苏祁安心中想着,很快,严路便来到车窗旁,对着苏祁安拱了拱手,朗声道。
“严某拜见摄政王,中途拦车,还望摄政王不要怪罪。”
“严先生严重了,严先生能够猜到本王今日进皇城,也是严先生的本事,不知严先生此举意欲何为啊。”
“还请王爷能迅速我能上车,严某想与王爷车内一叙。”
严路的请求,并不算过分,苏祁安示意车夫,不一会,车门打开,严路走进车内。
马车也是随之开动。
就在严路上车之后,见到苏祁安时,第一句话就把他给稍微震惊到了。
“王爷,严某今日前来,不为别事,正是想归顺王爷,替王爷拿下青幽十五郡,贡献一份力。”
“嗯?”苏祁安目光诧异,毕竟,他可记得严路之前归顺的要求,是得新凉击败扶桑,而后收复青幽十五郡,他才会选择归降。
而今日,也就扶桑被他打服,至于收复青幽十五郡,这可连一点苗头都没有。
这个严路可是一向自视甚高,怎么突然就改变心意,这让任何人都会觉得诧异。
苏祁安的心中所想,严路自然明白,他没有隐瞒,反而十分坦诚,直言道。
“王爷诧异,实属正常,的确,按照之前严某所说,想要严某归顺,新凉必须要收复青幽十五郡才行。”
“但严某改变心意,很简单,就是看到了扶桑的战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击败扶桑,多少有些超乎严某的预料。”
“严某本以为,王爷击败扶桑,起码的半年,甚至更久,没想到不到两个月,便平定了扶桑之乱,新凉的实力可见一斑。”
“按照这种速度,即便是面对荣国这般庞然大物,新凉自然有扳手腕的实力,谁胜谁负还不知呢。”
“严某虽是荣人,但严某熟读大凉兵书,太知道一个道理,锦上添花固然可喜,但雪中送炭才显难能可贵。”
如果说严路前半句话,带着几分恭维,那最后的这句话,才是他的真实想法。
倘若真等到新凉收复了青幽十五郡,他在归降,不是不可以,但绝对不可能会被器重。
严路知道自己被留在新凉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回不去了,本来想以自己的才华,能够与苏祁安讨价划价。
但扶桑之乱的平定,速度实在太快了,超乎严路的意料,按照这般速度,新凉说不定真有可能收复青幽十五郡。
而这是严路最后讨价划价的底牌,一旦青幽十五郡被拿下,到时他在归降,就已经没他什么事了。
身为谋士,就必须拥有长远的格局,一旦确定要归顺,就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卖弄自己的资格。
就算是在好说话的掌权者,也有自己的底线,绝不可能一再的容让,一步步的退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