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隆万盛世 > 1312申旧章饬学政

1312申旧章饬学政

1312申旧章饬学政 (第2/2页)

首辅值房里,张居正已经看完魏广德的奏疏,正在沉吟不语。
  
  魏广德只好主动开口,打开屋里沉默的气氛。
  
  “善贷说的有道理,是我等之前疏忽了。”
  
  良久,张居正终于开口说道。
  
  “御驾直抵龙座下,倒也不算违制,也可以避免陛下在朝臣眼中。”
  
  张居正点点头,说道。
  
  “那叔大兄是否和我联名上奏此事?”
  
  魏广德郑重开口问道。
  
  来这里,就是想着让张居正和他联名,这样以后朝中也不会有人拿这个说事儿。
  
  至于在宫里,都知道张居正不参加大朝会等各种礼仪活动,自然也知道这奏疏其实就是他魏广德所写。
  
  嗯,真正关心皇帝的,还是他这个魏师傅。
  
  “好。”
  
  张居正也没有多想,这点小伎俩其实没什么用,张居正不在乎。
  
  直接提笔,在魏广德署名旁签下自己的名字,又笑道:“这份奏疏就直接送司礼监吧,也不用走通政使司绕一圈了。”
  
  这个时候,两个人都没有提到内阁还有一位阁臣的存在。
  
  “对了,巴克尔去天津乘船回南洋,兵部都安排妥当没有?”
  
  张居正放下笔,开口问道。
  
  “已经安排好了,之前就调了南海水师战船到天津,后年再由南海水师战船护送他到我大明参加皇帝大婚。”
  
  魏广德笑道。
  
  前些日子,在魏广德接引下,苏禄国国王巴克尔在初一朔望朝会上看到了万历皇帝,小皇帝对这个来自南洋的国王也是很感兴趣,问了他许多话。
  
  之后,小皇帝以苏禄国为大明即出兵又出力的功劳,赏赐了巴克尔王服、玉带,又赐银宝万两,绸缎百匹等物。
  
  总的来说,这些赏赐是内阁商议后定下来的,真要算账其实大明不亏。
  
  毕竟调集数千兵马跨海去吕宋作战,所需花费可想而知。
  
  而巴克尔除带回少许大明的银元,大部分银子都在京师采购了大明的各种商品。
  
  难得来一次,虽然两年后还要来,可手里有皇帝的恩典,正好借此机会大肆采购大明上等商品,这是打算带回南洋大发一笔。
  
  魏广德对此也无所谓,只是照会礼部勉力支持。
  
  说来好笑,大明京城里勋贵重臣们趋之若鹜的皮草,居然都被巴克尔采购了不少。
  
  须知,那苏禄国可是在热带,哪有穿皮草的机会。
  
  对此,魏广德倒是乐意看到。
  
  那些皮草,他也是有股份的,几乎都是翻倍赚。
  
  “对了,户部昨日送进来的奏本你看了吗?”
  
  就在魏广德打算告辞回值房办公的时候,张居正忽然又问道。
  
  “叔大说的是年账?”
  
  魏广德笑问道。
  
  “是啊,没想到辛劳一年,大明户部财政还是亏空。”
  
  张居正长叹一声道。
  
  “呵呵,其实未必。”
  
  魏广德不以为意笑笑说道,在张居正不解的目光中继续说道:“昨日我看了户部今年的账本,其中一项显然不对。
  
  他们算出今年朝廷财政亏空大约三十三万两,可手里还攥着为皇帝大婚准备的四十万两银子。
  
  皇帝大婚已然推迟到后年,那笔银子哪算什么支出。
  
  依我看来,今年朝廷财政实际上结余了七万两才对。
  
  七万两银子啊,说起来不多,却是这几十年来,朝廷第一次有银子结余,当时喜事才对。”
  
  “呵呵.”
  
  张居正闻言,一下子笑起来,随即手抚胡须道:“善贷和我想到一块去了,回头我就和张学颜说说,这奏疏得改。”
  
  张居正很重视财政收支,一直追究逆转自正德后期出现的财政亏空现象。
  
  只不过前几年,朝廷有些积重难返,加之各地灾情不断,极大地限制了他压缩支出所取得的成效。
  
  今年朝廷打了两场打仗,其实也多有前两年预先拨付储备粮草的原因,又压后了将士们的奖赏,才让户部账面上好看一些,但依旧出现三十多万两银子的亏空。
  
  账那是那套账,只不过调整了记账的时间,就把朝廷入不敷出的亏空账调成略有盈余,也算是不容易。
  
  对大明财政的看法不谋而合,自然让屋里气氛更好,两人关系更加紧密。
  
  终于,张居正伸手从袖中摸出一个奏本,递到魏广德面前。
  
  “善贷,这是我这些日子所思所想,公不妨看看,提提意见。”
  
  魏广德只是稍微一愣,随即伸手接过,打开,“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几个大字就映入眼帘。
  
  不用看内容,魏广德就猜出其中之意。
  
  只是让魏广德没有想到的是,张居正的反击来的如此之快,回到内阁不足两月,他就打算开始对当初曾经肆意谤毁他的人出手。
  
  实际上,张居正“夺情”之事不止朝野,士林非议也是极大,皆认为以内阁之首带头破坏礼制实在不该,因此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许多人都说了难听的话。
  
  对于民间舆论,老百姓是不懂的,都在士林之中。
  
  士林的舆论,就能代表天下百姓,就是民间舆论。
  
  张居正要整饬学政,自然就是把目标放在这些士林里,对其中一些人进行打击报复。
  
  当然,或许魏广德多虑了,张居正未必会如此。
  
  但是此时魏广德看在眼里,多少有这样的猜测。
  
  旧制,何为旧制?
  
  明太祖朱元璋对读书人关心政治一事是深有抵触的,因此在其《卧碑文》中明确规定若是有关军国大事,百姓包括“百工技艺之人”也允许上书国家,但只有未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不允许议论政事。
  
  未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是谁?
  
  其实就是包括秀才在内的读书人,功名仅指举人以上士人。
  
  可以说,朱元璋这条规定,就堵死了就大部分士人议论国政的路子。
  
  这就是旧制。
  
  但到了万历朝,太祖这一说法早已被扔进了垃圾桶。
  
  读书人可以开心的畅谈国事,原因无他,因为读书人们对朝政时局非议,也经常发表一些激进的议论。
  
  显然,张居正因为之前的“考成法”和这次的“夺情”,在民间声望一落千丈,非议不断,所以他要镇压言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