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铁甲连环锁天山
第二十三回 铁甲连环锁天山 (第1/2页)林澈在安西四镇击退龟兹军队、生擒龟兹王,威名愈发远扬。但他心里清楚,吐蕃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吐蕃便集结大军,气势汹汹地朝着大唐边关杀来,目标直指天山一带。天山作为大唐西北边疆的重要屏障,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一旦失守,吐蕃军队便能长驱直入,大唐西北边境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日,林澈正在营帐中与诸将商讨防御策略,突然接到探马来报:“吐蕃大军已至天山脚下,先锋部队正在安营扎寨,后续部队还在源源不断赶来,看样子足有二十万之众!”营帐内顿时一片哗然,众将面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担忧。林澈却神色镇定,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扫视一圈,朗声道:“诸位将军莫慌,吐蕃虽来势汹汹,但我大唐将士也绝非贪生怕死之辈!我们定要坚守天山,让吐蕃军队有来无回!”众将听了林澈的话,心中豪情涌起,齐声应和,士气稍稍振作起来。
林澈深知吐蕃军队擅长骑兵作战,其骑兵机动性强、冲击力大,若在开阔地带正面交锋,唐军很难占据上风。他望着营帐外连绵起伏的天山山脉,心中思索着破敌之策。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利用天山地形来对抗吐蕃骑兵的办法——铁甲连环锁天山。
林澈立刻召集麾下所有工匠,命他们打造大量特制的铁甲和铁链。这些铁甲不同于普通的铠甲,它们更加坚固厚重,且在边缘处设计了专门用于连接铁链的扣环。同时,林澈又挑选了军中最为精锐的一万步兵,组成一支特殊的防御部队。他亲自训练这支部队,让他们熟悉铁甲和铁链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在战场上相互配合,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在训练过程中,林澈向士兵们详细解释道:“弟兄们,咱们这次面对的吐蕃骑兵来势汹汹,但咱们有天山这道天然屏障,还有咱们手中的铁甲和铁链。到时候,大家按照训练的方法,把铁甲连接起来,沿着山坡布置成一道道防线。吐蕃骑兵冲过来的时候,他们的马匹会被铁链绊倒,骑兵也会因为惯性摔落马下,咱们就趁这个机会,给他们致命一击!”士兵们听了林澈的讲解,心中对这套战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训练起来也更加刻苦认真。
与此同时,林澈还派出多路探子,密切关注吐蕃军队的动向。他得知吐蕃军队的主帅是赫赫有名的赞普松赞干布的孙子——噶尔・钦陵赞卓。此人久经沙场,足智多谋,在吐蕃军中威望极高。林澈深知此次面对的敌人绝非等闲之辈,必须更加谨慎应对。
经过数日的准备,吐蕃军队终于开始发动进攻。噶尔・钦陵赞卓亲自率领吐蕃骑兵,如潮水般朝着天山涌来。他们个个身着皮甲,手持长刀,骑着高大的骏马,马蹄声如雷鸣般响彻山谷。吐蕃骑兵来到天山脚下,望着山上严阵以待的唐军,丝毫没有畏惧之色,反而发出阵阵呐喊,士气高昂。
林澈站在山顶,望着来势汹汹的吐蕃骑兵,眼神坚定,他大手一挥,下达了防御的命令。只见一万名唐军步兵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将铁甲连接在一起,沿着山坡层层布置,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铁壁。铁链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一条沉睡的巨龙,随时准备给敌人致命一击。
吐蕃骑兵见状,毫不犹豫地发起冲锋。他们挥舞着长刀,口中呼喊着口号,朝着唐军防线冲去。然而,当他们冲到近前时,却发现前进的道路被铁链拦住了。马匹被铁链绊倒,纷纷摔倒在地,骑兵们也跟着摔落马下,顿时人仰马翻,一片混乱。
林澈见时机已到,大喊一声:“弟兄们,杀!”唐军步兵们手持长枪、长刀,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混乱的吐蕃骑兵。他们利用铁甲的防护,与吐蕃骑兵展开近身搏斗。吐蕃骑兵虽然勇猛,但此时却陷入了被动,他们的长刀在铁甲上难以造成致命伤害,而唐军的长枪却能轻易地刺向他们的要害。一时间,战场上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天山的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