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多行不义必自毙
第六十三章 多行不义必自毙 (第1/2页)“杀人了——”
声嘶力竭的惊叫声中,花庆春连滚带爬的扑出了门外。
还在对面小馆子里监视的冯靖大吃一惊,一个纵掠便扑到了修脚舖前,他一把拽起花庆春,“怎么回事?”
花庆春已哭成泪人,“我……我老婆被杀了?”
“谁干的?”
“秦大顺那个GR的……”
“什么时候?”
“至少……至少有半个时辰了?”
冯靖对狄仁杰和李隆基一颔首,“你俩在这儿看着他,我进去瞧瞧。”
后屋内,花庆春的老婆脸朝下躺着。
冯靖一眼看出,她被扭断了脖子,自己亲手写的那片纸就落在地上。
“试题漏了”四个字此时显得格外刺眼。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短暂的自责后,他迅速推断起秦大顺出逃的方向和路径来。
扬州水网纵横,不利于陆路逃跑,他一定会选择水路沿运河逃走。
现在是西北风,向南行驶的航船顺风扬帆航速很快,他一定会向下游的金陵方向逃蹿。
瞬间推定,他急速回到小铺外,匆匆问道:“秦大顺有何体貌特征?”
此时的花庆春已镇静了许多。
略一思衬,他恶狠狠说道:“这GR的留一字胡,黄胡子,左眼皮上有蚕豆大一块疤瘌。”
“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他捉拿归案!”
匆匆回到刺史衙门,扬州刺史吴一刀正在衙门里焦急得等待着冯靖。
来不及寒暄,吴一刀伸手便拿出几张画像,匆匆道:“启禀钦差大人,王琦将军已经到了,疑犯叫秦大顺,皇家御汤修脚匠,此乃其画影图形。”
冯靖接过一看,与花庆春说的体貌特征一模一样,于是匆匆下令:“秦大顺已经逃了,请刺史大人立刻调集府兵马队,沿运河两岸向南追缉,分段拦截所有向南的船只,立刻!”
“诺!”
“王琦呢?”
“累昏了,正在后衙昏睡不醒。”
“知道了,行动吧!”
一声令下,无数马队沿着运河两岸的驰道高速向南追去,每过三十里便留下一拨人在运河上设卡拦截。
与此同时,刺史衙门里迅速复制了大量的画影图形四处张贴。
……
然直到晚上,各路拦截的人马纷纷回报:没有发现秦大顺踪迹!
冯靖迅速心算了一下。
按当时秦大顺南逃的时间和速度,他最多南下了不到一百里,而派出的马队最远是在一百五十里外设卡拦截。
船速远低于马队的驰速,按理说不可能漏网,一定是什么地方疏漏了……
正在沉吟,忽听狄仁杰开了口:“秦大顺可能在南逃过程中发现了异常,遂利用邪术控制船老大而调头北上。咱们的马队只拦截南下船只,北上的航船照样通行无阻。”
“不好、秦大顺还会杀人!”冯靖拍案而起,“吴刺史,立刻加派马队沿运河两岸搜寻,嫌犯很有可能弃船登岸。”
“诺!”
“吴刺史就留在衙门坐镇,我们三个立刻赶赴运河东岸,有情况立即通报!”
“诺!”
冯靖一挥手,和狄仁杰及李隆基迅速上马,急速向运河浮桥驰去。
过了浮桥,李隆基小心翼翼问:“师傅,按理说大隐隐于市,嫌犯应从运河西岸登陆然后潜入扬州市区,我们为何要到东岸来呢?”
“为了摆脱追捕,秦大顺一定会再次杀人灭口,西岸是繁华的乡村和市区,东岸多为沼泽荒地,两害相权之下,他会从哪边弃船登岸?”
“东岸。”
“为何?”
“东岸人烟稀少,被弃的船只和尸体不易被发现,他的行踪便很难暴露。即便后面被人发现时,他早就逃之夭夭了。”
“聪明!”
正说着,只见大批马队举着火把风驰电掣过了浮桥,到了东岸一分为二,一路向北一路向南,人喊马嘶疾驰而去。
冯靖一挥手,“我们向南!”
李隆基又问,“为何向南?”
冯靖还未开口,狄仁杰说道:“按时间和航速推算,嫌犯发现官府堵截时,他已乘船南下六七十里了,于是急忙调头北上,这一过程中他随时都会杀人弃船,绝不会返回到扬州再杀人登岸,我感觉他在北折不久便杀人弃船了。”
“为何?”
冯靖解释道:“仁杰兄说的不错,嫌犯如惊弓之鸟,急于逃离官府封锁区域,加之北上逆风航速很慢,所以他会急不可耐杀人灭口并弃船登岸。”
“所以他会在扬州下游登岸。”
“对,紧急状态下,嫌犯完全靠直觉行动,我们也要从他的心理来推析案情。”
※※
后半夜,一支马队在扬州以南六十里的东岸发现了弃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