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没有署名的来信
第112章 没有署名的来信 (第2/2页)从古至今,无数企业家的第一桶金都最难,有的带着血腥味,有的沾满汗水,有些人的甚至很肮脏。
他一不偷,二不骗,三不抢,靠自己的技术积攒本钱,理直气壮,不需要跟任何人解释。
他会坚定不移的照着自己规划的线路前进,谁也不能阻止和改变。
打电话来程时这里咨询紧密零件的加工港城和外资厂家忽然多了很多。
毕竟程时的东西跟进口的零件质量一样好,精度一样高,价格却低好多,而且从下订单到取货的周期也要短得多。
程时的厂子越来越忙。
程时几天前给他们发了第一个月的工资。
就连程永进,蔡爱萍和程娟都有。
张自强和于大东他们都笑得嘴都合不拢。
特别是刘光荣,程时说他良品率高,给他额外发了一笔奖金。
另外两个工人小赵和小杜,拿到工资也很惊讶。
他们其实一开始是抱着“反正也没有更好出路”的心态,来这里的。
加上他们还没跟程时签正式的劳动合同,所以不是那么卖力。
结果程时给的比之前许诺还要多。
两个人领工资的时候,问程时:“程总,我们能不能跟刘工一样签正式的用工合同。”
程时淡淡地说:“可以的,三个月试用期过了,表现好,可以转正式的。”
言下之意,就是:刘光荣之所以一个月就赚了,是因为他肯下苦力。
你们要是不用功,三个月试用期一到,能不能继续留下都未必。
小赵和小杜面面相觑,脸上发热。
小赵:“之前是我有点懒了,从今天开始,一定努力提高技术,多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小杜也表态:“我也是。”
程时点头:“好的,好的,两位加油。”
他从来不太在意别人说什么只看别人的行动。
说再多漂亮话,不付诸于行动,也没有屁用。
这个消息很快传开,来程时这里求职的人也忽然增多了。
可是程时只有两台机床,这么大一点地方,虽然订单多到做不完,却没办法扩产,所以招人也没有用,所以全部回绝了。
虽然不在意别人背后蛐蛐他,但是他有些头疼。
晚上于大东拎了个大猪脚过来蹭饭。
自从纺织厂的食堂取消之后,他来蹭饭的频率明显高了。
程时说:“你最近有空帮我打听打听,哪里有厂房可以租。”
于大东:“昂?这里不好吗?”
程时:“我要更大的地方。”
于大东:“多大。”
程时:“至少要能摆二十台机床吧。”
于大东怪叫:“二十台?你这里才几台?”
他打听了一个月都没问到哪里还有机床。
程时步子迈这么大,就不怕扯着裆吗?
程时:“我要预留地方。这一次搬了,至少三五年都不挪地方。”
于大东心说:十年你都用不了这么大地方啊。机械厂多少年,新的旧的机床,归拢到一起都没有十台。
再说,你们搬走了,我怎么办.......
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几个合得来的朋友,有了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