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柳宗元的得志与落泊
第二十五章 柳宗元的得志与落泊 (第1/2页)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
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和书法家。
出身名门,聪明过人,少年得志,30岁冲到政治的巅峰。因参加永贞变法,之后被一贬再贬,客死他乡。
“二王八司马”——“二王”指王叔文、王伾;“八司马”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
他们在唐顺宗的永贞元年推行改革——提高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持续时间100多天。最后因为俱文珍等人发动政变,幽禁唐顺宗、拥立太子李纯,而以失败告终。在改革失败后,俱被贬为州司马。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的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的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
柳宗元著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江雪》诗中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
老渔翁身披蓑衣,头戴笠帽,独自驾舟在江面垂钓,画面流露出凄清孤寂、超脱尘世的深远意境。
《江雪》以入声韵为特色,韵味深长且刚健有力。这首诗也激发了画家们的创作热情,纷纷以其为主题,绘制出众多江天雪景的精美画作。
《种树郭橐驼传》传记作品,以树喻人,讲述了种树育人、治国养民的道理。
柳宗元于王叔文的政治集团遭受打压,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柳宗元赴任永州的半年后,母亲去世,朋友怕受牵连都离他而去。
人生的不断失意让柳宗元失去了对政治和官场的信心。逐渐开始寄情山水,在永州任职的期间写下了《永州八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