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汉字风流 > 第二章 仓颉造字到甲骨文

第二章 仓颉造字到甲骨文

第二章 仓颉造字到甲骨文 (第1/2页)

仓颉,神话描述他是黄帝的史官,生有“四目双瞳”。他通过观察自然万物:鸟兽足迹、山川脉络、星辰排列的形态,创造了一连串最早的象形符号,成为汉字的雏形。
  
  历史到了物产丰富,粮食和动物数不胜数的黄帝时代。结绳记事已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所以急需符号来表示。
  
  传说仓颉造字后,天降粟米;鬼神因无法再愚弄人类而哭泣。
  
  “惊天地,泣鬼神”:古人认为文字具有通灵之力,甚至可能打破人神界限,故以神话渲染其神圣。
  
  考古证据表明,汉字经历了漫长演化:原始符号→氏族图腾→甲骨文。
  
  文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非一人之功。
  
  仓颉可能是早期对文字进行系统整理的代表人物,相当于李斯“书同文”的角色。
  
  他被后世尊为“字祖”,成为中华文明“发明创造”的精神化身。
  
  商朝到了甲骨文的时代,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上的文字,而金文、石鼓文、籀文(大篆)则是用铸或刻书写文字,小篆开始使用毛笔。
  
  甲骨文的发现者是清末的官员王懿荣。
  
  他是光绪六年的进士,曾任翰林编修和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是金石专家,擅长书法,他常与翁同龢、徐郙、潘祖荫、吴大澂、罗振玉、刘鹗等鉴藏大家和大学者进行切磋交流。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他生病,老中医为他开的药方上有一种叫龙骨的药材,家人在中药铺抓药回来,懂得医术的他查看药品,他惊奇地发现龙骨上刻有文字,随后对上面的图形文字进行研究,他通过古董商人大量地收购龙骨。
  
  王懿荣将其断定为商代的文字。该发现轰动中外学术界,把汉字的历史推送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时代,他成为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人。
  
  他共收集约1500片甲骨,并尝试解读,但因次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他率军抵抗,失败后投井殉国,研究中断。
  
  其收藏的甲骨文由写《老残游记》的刘鹗继承,推动了后续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