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还记得大明律长什么样吗?
第13章、还记得大明律长什么样吗? (第1/2页)大臣们哪里见过这个阵势,锦衣卫来到大殿,那一定是有大事发生。
此时,大臣们都开始面面相觑起来,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哪里会想到,崇祯竟然动用了锦衣卫!
很多大臣,此时甚至都有点站立不稳起来,他们明白,崇祯说得冠冕堂皇,说什么借钱,其实和抢钱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且大明从立国以来就一直嗜杀,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尤其是开国之君朱元璋,那才是杀人的祖宗,只要带上一丁点的问题就会刨根问底,直接斩杀,一点情面都不会留。
这样的开国之君的子孙,那实力自然也是爆棚。
所以众人此时慌乱不已,不知所措!
一些武将还能稳住心态,静静地观察事态的发展,有一些个胆子小一些的文官,此时已经顶不住压力了,双腿不听使唤地开始疯狂地颤抖起来。
这对于这些文官来说,手段太过犀利,招式也太过凌厉。
“皇爷,奴婢有罪!奴婢愿意捐给您10万两白银,这是捐出去的,奴婢不要利息,本金也不要!”王承恩突然站了出来,跪倒在崇祯的面前,神情淡定而真诚。
这一刻,皇极殿内的大臣们彻底不淡定了,他们心里甚至已经开始痛骂王承恩。
越是乱,这个王承恩竟然还出来添乱,这样下去,陛下还不是要掘地三尺,把他们多年积攒的积蓄给霍霍了。
很多文官武将,此时不由自主地看向了王承恩,眼神中全是怒火。
他们是恨毒了王承恩,这个阉人,你那几个钱哪里来的,谁不知道?
都是仗着陛下的面子,你赚的那些黑钱,此时竟然还恬不知耻的出来卖弄,抓紧洗洗睡吧,简直是太不像话了。
不过,此时他们还是很懂礼数的,不敢出来造次,只是在默默地观察崇祯皇帝的意思。
一切都是得以陛下的意志为转移,只有得到陛下的嘉奖才是最大的恩典。
“大伴...”崇祯装作很是吃惊的样子,“你捐给朕10万两白银?”
“是的,皇爷,这是奴婢心甘情愿捐给您的,这些钱也都是陛下您赏赐奴婢的,如今大明有难,匹夫有责!人人都应该为大明帝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奴婢虽然不是个健全的人,但是热血仍然未冷!”
王承恩一片赤胆丹心,说到兴奋处,还拍了拍他的胸膛,感慨万千。
崇祯见状,也是感激不已,心想,这是大伴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今天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直接给这些大臣们做个样子,让他们都知道自己的态度。
想到了这里,崇祯缓缓抬头,很是无奈地点了点头,猛地睁开了眼睛,看着王承恩,感激地说道:
“大伴,朕知道你这些钱有很多是朕赏赐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是你贪污的吧?
朕刚才说了,一视同仁,无论是谁,只要能借钱给朕,既往不咎,而且朕感激万分,会给他出三成的利息,当然也包括你在内。
何况,你不是借给钱,而是捐给朕,你一个司礼监秉笔太监竟然有这样的觉悟,这是朕的幸运,也是大明的幸运,朕替大明的百姓谢谢你!”
崇祯说着,摆了摆手,冲着身边的宫女缓缓开口:“拿酒来,朕要亲自给大伴和朕的国丈倒酒,以表谢意!”
“皇爷...您这是折煞奴婢了...”王承恩急忙向前跪爬了几步,带着哭腔!
这一刻,王承恩对于崇祯的感激之情已经溢于言表,他明白,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皇爷所赏赐。
如果没有皇爷,自己狗屁都不是,谁都不如,他的一切都是皇爷的,而皇爷的日子好过了,他才有可能过好。
“陛下,老臣惭愧,为大明效力,为陛下分忧,这本来就是老臣分内之事!”周奎也站了出来,‘扑通’跪倒在地,向崇祯表明忠心。
崇祯拿起了酒坛子,倒了两碗酒,而且特意用了金碗。
“国丈,这碗酒,是朕亲自给你倒的,朕感激你。”崇祯说着,把酒杯递到了周奎的手上。
“老臣...多谢陛下赐酒!”周奎感激不已,激动地从崇祯的手中接过了金碗。
“大伴,接下这碗酒,聊表朕的谢意!”崇祯说着,走到了王承恩面前,把金碗递了过去。
王承恩接过了这碗酒,手一直都在颤抖,此时他仿佛觉得手中的这碗酒重有千斤。
“皇爷,奴婢不配,奴婢愧对陛下恩典...”王承恩满脸的愧色,微微抬头,但随即又把头低了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