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勘察
第四十三章 勘察 (第1/2页)大宣安清十八年二月十五日,北山脚下。
燕州的北山位于燕州城以北数十里外,整体呈东西走向,连绵起伏,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大地之上,山势雄伟壮观。
北山上的植被茂密,山脉中的峡谷幽深险峻,有的峡谷狭窄如线,两侧的石壁陡峭如削,而有的峡谷则较为宽阔,谷底有潺潺的溪流流过,溪水清澈见底,水中的石头和游鱼清晰可见。
此时一辆南安堂的马车停在山脚下,郭奉节下了车,和一名定县工房的司吏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二人的前方便是一条蜿蜒向上的山道,也是北山南麓不多的,能够通行马车的山道了。
“爹!”
“哎!蒴儿啊,你下车干什么?”
郭奉节看着下车后四处张望的郭文蒴,无奈的摇了摇头。
“我看约定的时间早到了,待在马车上太无聊了,便下来看看。”
“那还不过来向曹司吏行礼?连礼数都忘了。”
郭文蒴笑着拉着父亲的手臂,然后才向曹司吏行礼。
“呵呵,郭姑娘随性之人,不用拘泥于礼数。”
随后曹司吏看向南面,疑惑的说道:“不过时辰都过了,刘公子为何还不到?”
郭奉节说道:“是啊,我昨日就派人通知刘公子了,约定今日一同上北山勘察铁矿,合意的话便签订文书,所以才请曹司吏辛苦来一趟,却不想......,呵呵。”
郭奉节担心曹司吏不高兴,随即说道:“如今刘家堡新创,估计是堡内事务繁多,刘公子有事情耽搁了。”
曹司吏三十多岁,长得白白净净,一缕胡须修得很好,衬托的颇有书生气,不过却不是正统的读书人,而是胥吏世家出身。
此时曹司吏并没有说什么,毕竟在县衙内,刘昭和许知县的关系已经是人尽皆知了,自己一个工房的小小司吏,自然不会重蹈李班头的覆辙。
“呵呵,刘公子家大业大,如今还要承接北山铁矿,为大人们分忧,咱们多等一会儿也无妨。”
“是、是,曹司吏说的在理。”
说话间,一辆马车从南面驶来,郭奉节如释重负的说道:“是刘公子来了!”
郭文蒴也笑眼看向那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多时,刘昭乘车赶到,与郭奉节、曹司吏一一见过。
“呵呵,让二位和郭姑娘久等了,实在是抱歉,堡内护卫刚刚扩编,正在严加操练,这两日恰巧又是考核之时,所以来晚了些,还望包涵!”
郭奉节和曹司吏自然不会责怪,反而称赞刘昭“有治政之能”,将刘家堡治理得井井有条。
如今大宣帝国日暮西山,各地的豪强士绅,哪怕是势力大一些的商贾都会豢养、训练一些家丁护卫,人数多的甚至能达到数千人。
甚至在京城长宁城的一些官宦世家,训练的护卫能多大上万人!
北山铁矿位于北山南麓的一处山坳里,三面无路,只有南面与上山的山道相连,狭窄处只能通行一辆马车。
刘昭下了马车之后放眼望去,只见这处山坳范围不小,估计纵深能有三、五里的样子,整个地形如同是一个山中的布袋子,铁矿就在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