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土地兼并亡百姓
第九十一章 土地兼并亡百姓 (第1/2页)朱瞻壑看众人沉默不语,也是不犹豫,直接就提笔在白布上写下了第三个论断。大明亡国论三篇百姓土地流失—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我大明朝现在也有土地兼并?!我朝着均田制和户籍制难道不能保证百姓的田产吗!”朱瞻基毕竟还是年轻,根本就不知道土地兼并问题在古代是根本无法解决的超级难题。
听了儿子的话,太子爷无奈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的儿子居然也这么的天真,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大哥,关于土地兼并问题,我举个例子来说,就会更加的明白的。”朱瞻壑看出了朱瞻基的困惑,于是决定举一个例子来说。
“我大明朝开国洪武皇帝,幼年时期家中困顿难以为继,直到高祖二人相继离世,家中竟无寸土以葬身,最后还是当地地主刘继祖赠与土地,才得以葬了高祖。
这个事情就牵扯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曾祖家中没有田地?!”朱瞻壑看着面前一个个一脸凝重的众人,也不再迟疑着等他们回答,而是自己直接继续说了起来。
“曾祖洪武皇帝开创大明朝之后,当时经过连年的军阀大战,国家人口锐减,可以说地广人稀。
我记得在洪武十四年时统计人口,我大明朝全国人口约五千万左右。而洪武二十六年全国人口约六千万左右。而永乐元年全国人口约六千六百万左右。
由此可见,人口是在越来越多的,这还是在爷爷连年征伐的情况下。”朱瞻壑不理会永乐皇帝脸色的难看继续说道。
“但这就有一个问题,我大明朝人口越来越多,但土地却依旧是原本的那样多,并没有再继续增加。
我们站在一个家庭的角度上来看。
建国初年,百废待兴,若皇帝给与每户百姓土地十亩。
有夫妻辛苦劳作,日子也算富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中人口越发的多了起来,虽然朝廷也再次发了田地,但明显比之发的土地少了,所以平均分下来,每人的田地却是减少了。不过日子也还过得去!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越发的多了,每人分到的土地越发的少了,日子越发艰难,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粮食不足,吃不饱!
此刻,若恰好遇上天灾亦或者人祸,家中粮食无以为继,为了保命,只能卖了田产保命!一家人也就这样全家沦为佃户,再无田地。
若恰逢天灾降临,地主家也没余粮,赶走了佃户全家人,他们就彻底沦为流民!若家中此刻有人离世,便会葬身无土,只能卖身为奴!
卖房!卖地!以求生存!这是升斗小民悲惨的一生!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百姓变成流民和佃户。这还只是最普通的问题!
而重要的问题是,尤其是灾年,地主巧取豪夺之下,让原本拥有土地的农民变卖土地和房产沦为佃农。相对来说,这些地主士绅巧取豪夺,更加的恶劣。
到时候再有灾荒混乱,若有人葬父无土,会不会也揭竿而起,再起山河?!!”朱瞻壑一脸说起这个的时候,大家脸色一变,好像是看见了大明洪武皇帝的悲惨前半生!
“所以,要想办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吗!!”永乐皇帝显然也听懂了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所以准备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