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梁(907-923年) 第18章:梦回侠义初开日 不抵今朝累人时
后梁(907-923年) 第18章:梦回侠义初开日 不抵今朝累人时 (第1/2页)恍惚中,时间仿佛又回到了三年前。
那是一个雨夜,细密的雨点滴滴答答敲打在屋顶。
屋内,一老一少的身影被昏黄的烛光拉的很长。
老人看着坐在炕边摩挲着怀里那柄生锈铁剑的孩子,笑眯眯问了句。
“小元子,你真想习武?”
才不过七岁的宋元闻声不假思索点着头,斩钉截铁道:“想!我想成为大侠!”
老人哑然失笑,满怀深意地呢喃两声。
“大侠……大侠……”
宋元不明所以,老人紧接语重心长说到。
“孩子,你还小,不懂这江湖的黑暗呐!”
“如今的江湖早已不再是曾经的江湖,王朝更迭,江湖变动,大势力闭门不问世事,小门派趁势而起,为祸四方,而那些上层势力则是变着法儿往朝堂中挤,彼此勾结,将这朝堂动乱牵扯至江湖之中,而又将江湖恩怨以兵戎来解决,以至朝堂不分,江湖不宁,这还是你想去的江湖吗?”
老人说着揉了揉宋元的头,也不顾后者到底能不能听得懂。
但彼时的宋元只是短暂思索,便捧着剑,站在炕上,带着三分豪气七分稚嫩,信誓旦旦道。
“那我就用我手里的剑,让这江湖与朝堂分开,江湖不涉朝堂,朝堂不入江湖!”
老人笑了,放声大笑,活了一辈子,从未如此刻这般开心。
“好好好,小元子,为师相信你,希望你能永远记得住你说的这句话!”
从那一刻起,“文不涉江湖,武不入朝堂”便成了少年最大的信念。
直至三年后,离开落马镇的那一天,同样的一个夜里,同样昏暗的烛光,同样的屋子,同样的一老一少。
老人笑眯眯问眼前的少年,“还记得你答应为师的事吗?”
少年没有回答,但心里永远记着这一份承诺!
…
往事如潮水涌过宋元的脑海,陷入昏迷的他不断回旋于过往的记忆之中,老人的身影清晰地浮现,一如既往冲他露出那柔和的笑容。
不知过了多久,意识逐渐下沉,继而开始清醒。
迷迷糊糊之中,他仿佛听到了一个声音。
“班主,这孩子醒了!”
嘈杂而又空洞的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仿佛过去了很久,宋元的意识才彻底从昏睡中回归了现实。
眼皮颤动微微打开,一双深邃而又明亮的眸子带着些许迷茫望向前方,随着意识彻底回笼,宋元才终于清醒了过来。
映入眼帘的是三四张生疏的面孔,靠的最近的是个面容清秀的青年,二十出头的年纪,脸很白,穿着一身寻常布衣,却衬得身形板正挺拔。
“你终于醒了!”
青年笑了笑,像是松了口气的模样。
“这是什么地方?”
宋元茫然扫视了一眼四周,发现自己竟然处在了一间破旧的屋子里,像是一个窑洞!
“此处是我们戏班子临时的一个落脚点,怎么样,感觉身体有没有不舒服?”
看着青年关切的神色,宋元愣了愣,没有回答,迟疑片刻后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戏班子?”
这时,旁边一个中年笑着插了句嘴。
“是啊,你忘了吗,之前你被人追杀,是我们班主出手救了你!”
青年随意地抬手打断那人的话,似乎并不想让他说起这些,不过宋元还是忍不住回忆了起来。
片刻后,他总算是想到了昏迷前发生的事,顿时目光一紧,下意识问了句。
“飞鱼呢?”
“你是说跟你晕倒在一起的哪位朋友?放心吧,他在隔壁屋子里,虽然还没醒来,但是没有性命之忧!”
不知为何,看着青年温和的面容,宋元竟慢慢放松了下来。
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冲着青年笑了笑。
“多谢!”
青年无谓一笑,“无妨,在下叶勋,字文钦,你若是不介意的话可以叫我一声大哥,我的年纪比你大些。”
随和的模样顿时给宋元带来不少好感,语气也比先前亲近了许多。
“文钦大哥,我叫宋元。”
叶勋点点头,继续关切道:“你觉得怎么样,郎中说你受了不轻的内伤,而且……你的精力损耗太大,虽然给你调配了一些药,但你一直昏迷着,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似乎是有些不解,叶勋说着话不免停顿了片刻,好奇地端详着面前这个毫无修为境界的少年。
察觉到叶勋的心思,宋元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已经习惯了,身体好像没有什么不适,可能是出手过多受到反噬了吧,修养两天就好了,谢谢你文钦大哥!”
叶勋笑了笑,“那就好,我那天出手没把握好,我还以为是我把你误伤了!”
宋元忽的想到了什么,忍不住问了句,“对了文钦大哥,你怎么会到那里去,你是要去落日山庄?”
难不成叶勋也是李康请去的帮手?
宋元不由为心中升起的想法感到一阵后背发凉,若是如此的话,他岂不是又陷入危险了?
但他却是忘了一点,叶勋才刚杀了李康的人!
叶勋倒不知晓这些,言简意赅解释道。
“这落日山庄是马下镇周边最强的势力,听闻庄主喜好听戏,那山庄大公子就特意到鸣沙县请我们戏班子到山庄去给庄主庆贺生辰,只是没想到在路上碰到了你们被人追杀,我这才出手相助的。”
“只不过……”
说着,叶勋顿了顿,似乎有些费解,皱眉缓缓道。
“当夜叫门并没有人开,我们就离开了,第二天才听闻落日山庄老庄主和大公子暴病猝死了,现在落日山庄是二公子来打理,我们也就没有再去。”
像是想到了什么,叶勋疑惑地看向宋元,问了句。
“宋兄弟,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迎着叶勋清澈的眼神,宋元迟疑了一下,还是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叶勋。
听罢,叶勋这才恍然大悟,“难怪,不过也是宋兄弟你们福大命大,听传闻说这二公子城府极深,而且心狠手辣,你们能全身而退也是颇有本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