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43章 永建之兴,顾熙离京

第43章 永建之兴,顾熙离京

第43章 永建之兴,顾熙离京 (第1/2页)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对于这一切的转变,既意外又不意外。
  
  顾熙有这种心思是难免的。
  
  若是顾氏下一代子弟有能,以他的性格必定会让顾氏持续在朝堂上发光发热。
  
  但如今状况,显然不适合如此。
  
  顾氏的声望已经足够高了。
  
  但凡没有意外,那便不会出现危及全族之患。
  
  而这意外便只能出现在朝堂上。
  
  如今,没有人愿意无故触怒整个顾氏。
  
  但凡顾氏无祸,而主动去针对顾氏,这注定会影响到整个家族于天下的声望。
  
  顾熙这样做就是为了保全家族的整体利益。
  
  对于顾易而言这自然不能算是坏事。
  
  只要家族嫡系安在。
  
  他便能趁着操控的机会将整个家族的影响力再次提高到巅峰。
  
  怕就怕在,家族之人为了一时之利,进而毁掉整个家族。
  
  而对于刘保这个皇帝。
  
  顾易倒也算是放心。
  
  在原本的历史上,刘保的能力就已经不算差了。
  
  他对于各项制度的改革。
  
  大大的改善了当时东汉官吏作风。
  
  要说唯一值得诟病的一点,便是其宠信皇后梁妠,并重用梁氏子弟。
  
  进而引起了梁冀这种人的出现。
  
  彻底造就了东汉后期时,内部的动荡。
  
  但这种事在如今看来却根本不会发生了。
  
  阎姬的例子影响太大了。
  
  且不说刘保会不会受到影响,但只要顾氏还在,顾熙还在,就完全不可能会发生这一切。
  
  顾熙为人确实自信。
  
  这是他的优点,也是弱点。
  
  但他不可能在一个问题上摔倒两次。
  
  对于这点,顾易还是十分有自信的。
  
  刘保确实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孩子。
  
  尤其是如今顾熙在朝。
  
  这给了刘保很强的自信心,一点点的尝试着管理朝政。
  
  说白了,顾熙能为他兜底。
  
  只要顾熙站在那。
  
  群臣慑服。
  
  而哪怕他出现任何错误,顾熙也只是进行点拨与暗示,让刘保自己来意识到错误。
  
  从而进行更改。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用的办法。
  
  加之刘保本身便有着天赋。
  
  可以说,刘保的执政水平与日俱增。
  
  ——永建二年。
  
  刘保下令减免赋税徭役,引得天下百姓欢呼雀跃,感念朝廷之德。
  
  同时,他又在朝堂上下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安排。
  
  提拔当初追随顾熙的大臣,并赐下赏赐。
  
  拉拢人心。
  
  并且还召见了太学学子,与顾熙共同考效其才能,将其中有能之人提拔为官。
  
  在这一系列的举措之下。
  
  刘保的声望于朝野之中竟是越来越高。
  
  明明才刚刚继位不久,便已经完全超过了当初的刘祜。
  
  整个庙堂的风气似乎都有所改变了。
  
  “明君之象”
  
  愈发被不少大臣所提起,对于未来的朝堂几乎所有人都充满着期待。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顾熙的辅佐。
  
  顾熙就是在以这种方式,提升刘保的能力。
  
  ——永建三年。
  
  刘保再次提倡节俭开垦,并再次决议兴修水利。
  
  甚至还效仿起了孝明皇帝刘庄。
  
  率领百官行“亲耕礼”,以做天下表率。
  
  同时,他开始试探性的开始树立起了自己的权威。
  
  他第一刀所向的便是宫内。
  
  宦官!
  
  对于宫内但凡跋扈一些的宦官,他毫不留情。
  
  这是这个年轻天子第一次露出自己的獠牙。
  
  虽然面对的只是一些宫内宦官。
  
  但亦是表明了他这个的态度。
  
  这瞬间便让群臣皆是有了些许畏惧。
  
  哪怕天子虽年幼。
  
  但谁让顾熙仍在?
  
  那始终站在天子身旁的持剑之人,天下甚至就连能和他对视十息之人都找不出来。
  
  在这各种举措之下。
  
  天下各地无不振奋。
  
  ——永建五年。
  
  刘保认为伊吾乃是肥沃之地。
  
  决心于伊吾之地开垦屯田,置伊吾司马,为当代桓侯顾寒担任。
  
  对于这件事。
  
  顾熙并没有反对。
  
  伊吾之地,靠近西域。
  
  身为当代桓侯。
  
  顾寒去做这件事有很多的优势。
  
  并且刘保相继于朝内安排了很多大臣,这些人就已经算是他自己的心腹了。
  
  顾熙的权威似乎已经受到了影响。
  
  但从始至终。
  
  他都一直站在天子身侧,从未变过。
  
  不过就在这一年的冬季。
  
  尚书令左雄却突然找到了顾熙。
  
  冠军侯府。
  
  望着突然前来的左雄,顾熙的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疑惑。
  
  这段时间以来,随着他刻意的放权,群臣们若无大事根本就不会来找他。
  
  可如今能有什么大事?
  
  “太傅。”
  
  左汹认真行礼,旋即开口道:“下官今日前来,是有一件事关我大汉社稷。”
  
  “特来找太傅商议。”
  
  闻言,顾熙也是立刻严肃了起来,当即示意左雄坐下,旋即道:“伯豪直言即可。”
  
  “太傅请看。”
  
  左雄没有任何废话,直接将写好的奏疏取了出来。
  
  “这是下官想呈给陛下之策。”
  
  “但思来想去。”
  
  “此事,应先请示太傅。”
  
  看着左雄那认真的表情,顾熙也是有些好奇了起来,当即细细看了下去。
  
  旋即整个人的表情顿时就是微微一变。
  
  改制!
  
  而且还是事关大汉最核心的制度!
  
  ——察举制。
  
  其实这些年来,历经数代明君察举制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左雄此次提出的又有不同。
  
  首先——
  
  便是对年龄的限制。
  
  提倡不满四十之人不得察举,既为官,便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与知识积累。
  
  但对有茂才异行的特殊人才,则可不拘年齿。
  
  此外——
  
  便是这封奏疏的核心。
  
  要求被举荐者都要先入公府应试。
  
  儒生出身的考经学,文史出身的考文书。
  
  即“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
  
  公府考毕后,再由尚书省复试。
  
  看着手中的奏折。
  
  顾熙整个人都愣住了,无数道思绪在这一瞬间猛地炸开,眼神猛地一怔。
  
  他仿佛是意识到了什么.
  
  甚至就连表情都有些变了。
  
  顾熙摄政多年,有如此明显的表情变化极少!
  
  “好啊!”
  
  他微微的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惊喜之色:“伯豪真乃大才也!”
  
  “此策,让我茅塞顿开!”
  
  他没有什么废话。
  
  直接将奏疏重新还给了左雄,旋即道:“伯豪随心上奏即可。”
  
  “届时,我定会助伯豪一臂之力。”
  
  闻言,左雄脸上顿时便露出了喜色。
  
  他为什么来找顾熙?
  
  就是知道此事但凡要传出去,定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刘保虽然表现出了明君之象。
  
  但他毕竟年龄还小。
  
  左雄就是怕刘保一时不察,承受不住压力。
  
  但如今顾熙点头了。
  
  那此事便必成!
  
  “下官,拜谢太傅。”左雄没有任何废话,认真行礼后这才离去。
  
  顾熙仍旧坐在原地,回想着刚刚奏疏之内的内容,整个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顾易也注意到了这一幕,看着顾熙陷入沉思,也是来了兴趣。
  
  左雄是谁?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
  
  他所提出的改制,可谓是奠定了后世科举制的基础。
  
  就是这项制度的出现,良好的改善了当时东汉上下的吏治情况。
  
  进而甚至是让整个东汉都有了中兴之兆。
  
  这就是制度的完善过程。
  
  顾易也不知道顾熙到底能沉思出个什么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