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汉有活爹 > 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章)谁的朝堂!

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章)谁的朝堂!

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章)谁的朝堂! (第2/2页)

难不成是……董仲舒的研究有了新成果?
  
  霍海并不在意,跟罗烈道别。
  
  大朝会结束已经一个小时了,群臣离开朝堂离开的不是很彻底,基本一个都没走出去。
  
  阶梯上一个又一个。
  
  霍海穿的不是官袍,而是常服,就这么一路进来。
  
  最前方的人看到霍海,忍不住拱手,恭恭敬敬的行大礼,一辑到地:“武侯大人!”
  
  霍海点了点头,并没有去扶,继续往后走。
  
  身边几个大臣疑惑:“武侯大人似乎架子比骠骑将军高得多?”
  
  鞠躬那人:“胡说,武侯大人是最平易近人的贵族了。”
  
  几人面面相觑。
  
  有吗?
  
  霍海一路走过,一路都有人作揖鞠躬。
  
  他们很清楚,自己有今天,自己能到朝堂来,而不是做一个在山野挖田的村夫,都是倚仗霍海。
  
  而不清楚的人很疑惑,为什么自己认识的这些大臣,对这个撂挑子十年的人如此恭敬。
  
  一群人都是看向了霍海。
  
  霍海终于走到了众九卿所在的地方。
  
  项绪在最前面,恭恭敬敬的一辑到地:“大人!”
  
  抬起头后,热泪盈眶啊。
  
  霍海笑骂:“有这么夸张吗?明日来家里饮酒。”
  
  “听说你生了两个儿子?带上。”
  
  回过头去,金日磾一辑到地:“二爷!”
  
  霍海抬手,拦住了金日磾,没让他完全落下去:“得了,小金子发展的不错嘛。”
  
  回过头去,上官桀笑脸相迎,直接跪下磕了一个。
  
  群臣猝不及防。
  
  霍海快步上前扶起了上官桀:“好小子,年轻,有干劲,准备准备去。”
  
  上官桀一脸兴奋:“是!”
  
  旁边,一直没说话的皇甫华走上前,恭恭敬敬一辑到地:“大人。”
  
  霍海:“明日来家里喝酒。”
  
  九卿们,一个个的上前。
  
  那些不懂的大臣,越看越迷糊。
  
  当朝者,不知道此朝是谁的朝。
  
  霍海的功绩,学校是不教的。
  
  没人问,也是没人会告诉他们的。
  
  不会有人天天都把‘霍海是我恩公’挂在嘴边。
  
  只是到了此时,九卿一个个上去便是行大礼,大家才逐渐意识到这个十年不在朝堂的人的重量。
  
  霍光拱手:“二哥。”
  
  霍海很开心:“做的不错。”
  
  霍光苦笑。
  
  霍海离开后,霍光用了十年,想要代替霍海留下的框架。
  
  结果自己成了天官太常,手握议会和科举两把利器,在陛下的帮助下。
  
  依旧没有成功。
  
  赵过,卜式,桑弘羊都是上前。
  
  他们和霍海是朋友,但亦师亦友。
  
  在霍海这儿,他们学到了新学的很多东西,最终他们成了新商改中另外几个最重要的旗帜。
  
  这些年来,旗帜飘扬,大汉愈发强盛。
  
  卜式拱手:“霍大人请吧。”
  
  终于,霍海回到了皇宫。
  
  虽然是回到了一个新修的皇宫。
  
  此时,宫门外,马车上,石庆就要下车。
  
  刘据拉住石庆的手:“太傅!真要这样吗?”
  
  石庆看向旁边的石德:“石德!”
  
  石德抬手拉住刘据:“太子!”
  
  石庆:“太子,你我皆知,今日是最后的机会,如果霍海回归朝堂,那么帝位就永远的离你远去了太子!”
  
  “就算不为了自己,难道不为了太孙考虑?!”
  
  太孙刘进,已经十四岁了。
  
  刘据下不去决心。
  
  沉默片刻口开口:“我怕父皇把您砍了。”
  
  石庆苍老的身体颤抖:“如今满朝文武,愿意为太子打拼的老臣不多了!董仲舒明明活的好好地,却不愿意再出来了。只有老臣,只有老臣去了!”
  
  大殿里。
  
  王内侍宣布着。
  
  “加大司马车骑将军,进丞相!”
  
  车骑将军是车骑将军,大司马车骑将军是大司马车骑将军。
  
  车骑将军位列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之下,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之上。
  
  而大司马车骑将军,位列三公之上。
  
  按道理,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和大司马骠骑将军。
  
  所以诏书还有后半句:“官阶和俸禄同大将军相等。”
  
  刘彻此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却显得更龙精虎猛了。
  
  关键是,他十几年前身上那种怒气,正在消散。
  
  转而是有了一丝淡然和一丝多疑。
  
  但,仅仅是一丝。
  
  刘彻笑着:“这些年来,卫青封了汗国公,骠骑将军封了夏国公。”
  
  “现在,是时候给你封公了,要不然你见到你儿子,还得行礼。”
  
  朝堂上,全都是卫霍一家的亲族外戚,还有重要的宗亲。
  
  大家都在笑。
  
  南国公神龙见首不见尾,平时根本见不到。
  
  此时在不在长安都不好说,估计是不在的。
  
  但是,要是霍海见到已经成年的已经继位的南国公,按道理是要鞠躬的。
  
  刘彻:“朕想要把你爵位里的武字留下,所以,想要封你为武安公。”
  
  “但朕仔细一想,历史上封武安的,个个不得善终,所以犹豫了。”
  
  历史上封武安的,白起,李牧,苏秦。
  
  刘彻:“所以,朕想要给你封为安汉公,但是这样就留不下武字了,你自己选吧。”
  
  安汉公?
  
  大司马车骑将军加安汉公,这比武安公不吉利多了!
  
  王家啊王家……
  
  霍海拱手:“武安公就武安公吧,那历史上几个人封的是武安君,又不是什么武安公。”
  
  “要是陛下觉得不好,那就封安国公好了。”
  
  霍海指了指墙上的世界地图:“地方臣都选好了,就安息现在统治的这片半岛。”
  
  刘彻:“哪儿可是……沙漠,鸟不拉屎,荒无人烟。”
  
  霍海:“安国肯定是个好地方。”
  
  刘彻摆了摆手:“算了,你想要的话就给你吧,但是这儿现在还是安息的,想要,你得自己去打。”
  
  霍海拱手:“臣来就是为了此事!”
  
  “先丞相为大汉肝脑涂地,再世时,与那安息国万王之王通文书,请对方联盟,抗衡罗马。结果万王之王不识好歹,居然怒喷先丞相。”
  
  “结果先丞相被气之后,加上年事已高,一时难以接受,最终居然长病不起,现在居然薨了。”
  
  “大汉必须要报仇!”
  
  话说回来,大汉联合罗马两面夹击万王之王。
  
  然后再整个安息境内疯狂的传播儒教。
  
  ‘诋毁’万王之王近亲通婚是个大傻子,不是傻子后代也会疯狂生出傻子。
  
  还说大汉皇帝才是世界之主,是天定的君王。
  
  结果这一套传播的非常快,以至于万王之王的威信越来越低。
  
  结果大汉还说什么和安息结盟打罗马。
  
  确定不是拿安息去当炮灰和罗马拼个你死我活然后大汉上来捡便宜?
  
  万王之王米特里达梯二世写信把司马相如臭骂了一顿。
  
  司马相如活了八十几的人了,能被他给气着?
  
  当然不存在的。
  
  再说了,史书留下被气死了的名声,是什么好名声吗?
  
  但是,大汉急着动兵,理由需要丰富翔实,所以霍海就张口就来了。
  
  刘彻沉思点头:“确实,不报此仇,说不过去。”
  
  刘彻回过头来:“那就安国公吧,武字留着吧,以后用得上。”
  
  等谥号的时候再用是吧?
  
  不过霍海客气了一下:“这个您来。”
  
  这么好的谥号,轮得到我这个当臣子的?!
  
  刘彻吹胡子瞪眼:“你老小子还咒上你泰山老子了!”
  
  霍海嘿嘿笑。
  
  此时,年迈的已经一条腿踏入棺材的石庆,一摇一摆的来到了大殿。
  
  石家长寿基因真不开玩笑,石庆这把年纪了,走路虽然慢,但还挺稳的。
  
  大家也都很疑惑,石庆好几年不来朝堂了,今天怎么出来了?
  
  不过,卫青霍去病霍海谁不是几年不来朝堂了?
  
  石庆的到来,也是提前商量好的?
  
  又是啥好事儿啊?
  
  石庆上来就是叩首。
  
  刘彻:“哎!别来这套,来人,赐座。”
  
  石庆不理会,磕头:“陛下!”
  
  “卫长公主,贤良淑德。对百姓爱民如子,对新学贡献颇大,对汉室……臣,请陛下为卫长公主封地,请卫长公主,离开大汉十三州部,就藩。”
  
  整个朝堂,所有声音全部消失。
  
  所有人都处于错愕之中。
  
  但随后,所有人都明白了过来。
  
  倘若卫长公主也拥有皇位继承权,倘若陛下觉得卫长公主可以继承皇位。
  
  那么,卫长公主就是太子目前眼下的敌人。
  
  眼看大汉大战在即,卫霍族亲全部都要出场,不在长安不在大汉十三部州。
  
  现在所有对太子有威胁的宗亲全部都要被调走。
  
  那,卫长公主呢?走不走。
  
  但是话说回来,卫长公主,如果真的有继承权,那卫霍家族是不是也应该支持?
  
  只是,大家支持了多年太子刘据,没有想起过这一出罢了。
  
  石庆,怎么在这时候来说这个。
  
  刘彻想了一下,马上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手掌落在桌子上,脸色阴沉:“石庆,好胆!”
  
  “离间天家骨肉!”
  
  石庆愤怒:“其他皇子就不是皇室宗亲吗?!陛下,当断不断!”
  
  头发花白的刘彻,撑着桌案,如同虎啸,厉声爆呵:“退下!”
  
  石庆磕头:“请陛下嘉奖卫长公主,请卫长公主就藩!”
  
  这是刘据最后的机会,石庆不会放手的。
  
  要么,陛下你站出来说要给卫长公主继承权,让天下人来议论。
  
  要么,陛下就让卫长公主就藩。
  
  否则,卫长公主的功绩都不足以在十三部州之外封地就藩,那其他宗亲又哪儿轮得上?
  
  是吧。
  
  刘彻:“朕当初说过,大汉什么地方产盐最多,卫长公主就食邑什么地方。石庆爱卿,你要让朕食言而肥吗?”
  
  刘彻还是有急智的,立刻开口驳斥。
  
  石庆早已想过应对之法了:“陛下,世上产盐最多的地方,在金州的海岸,在北美。”
  
  刘彻愣了一下。
  
  王内侍急忙去翻。
  
  如今盐的产量已经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东西了,所以刘彻记得不清楚了。
  
  现在吃的盐,依旧是那些地方产的,但问题是,现在的化工需要用很多很多盐。
  
  而这些盐,是北美产的,然后运过来的。
  
  为什么不在大汉十三部州的沿海生产?因为现在沿海平原本来就不多,生产方式不够先进,暂时不能在大汉产工业盐。
  
  刘彻看石庆那么笃定,知道这件事情不好处理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