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汉有活爹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章)万王之王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章)万王之王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章)万王之王 (第2/2页)

除非,这十三年间,让他感受到霍海没有威胁。
  
  但!
  
  事与愿违。
  
  这十三年,刘彻只会感受到霍海越来越有威胁。
  
  最关键的变化,就在于……张汤死了。
  
  在刘彻的计划中,司马相如感觉不太行了,应该马上要退休或者去世了。
  
  如果是这样,就让霍海代替司马相如的丞相的工作。
  
  但是现在问题就出在,司马相如还没死呢,张汤没了!
  
  三公的太尉被废除,目前的三公是丞相,御使大夫,大司农。
  
  三个之中,大司农排第三。
  
  现在张汤死了,刘彻不可能从下面调一个上来成为御使大夫,空降在霍海面前。
  
  这是不讲政治规矩,以后是要乱套的。
  
  所以,只能是霍海成为御使大夫,然后提拔一个人起来成为大司农。
  
  这个新大司农,必是卜式。
  
  而问题就出在霍海出任御使大夫这一点。
  
  司马相如年近七十,垂垂老矣,就算不死,也马上要退休了。
  
  也就是说,霍海的御使大夫当不久,可能一两年就要成为丞相。
  
  这就意味着……
  
  霍海一个人,把三公的位置,走了个遍!
  
  倘若新商改完全成功,接下来就是扩编。
  
  到时候霍海出不出战?
  
  如果出战,那霍海的职务要不要继续升,生为大司马大将军一类的职务?
  
  如果是,那霍海一个人把整个大汉朝的上卿职务做了个一遍。
  
  本来霍海的门生就遍布整个朝堂甚至全天下所有行业。
  
  到时候,霍海的故吏按插在朝堂所有部门中。
  
  这门生故吏实际上都还不算什么。
  
  最可怕的是,霍海将会一个人曾经拥有过整个中枢所有的权利。
  
  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过这样的经历。
  
  如果有,那就是高祖,文帝,景帝,刘彻自己。
  
  就算是吕后,都没有完全掌握过朝堂。
  
  如果霍海把这个流程走完,才三十岁。
  
  最多不超过三十五。
  
  这才是恐怖的地方。
  
  就好像狮群的狮王,看到一个和自己年轻时一样威武雄壮的青年雄狮成长起来,而自己却感受到自己越来越虚弱。
  
  这不爆发惊世大战就怪了。
  
  这才是卫长公主担心的地方。
  
  整个事情最大的问题就出在,张汤没了。
  
  其实霍海不知道,张汤那是本来应该在几年前就死掉的人,和司马相如一样。
  
  司马相如是因为医疗水平的提升,硬是多活了好几年。
  
  而张汤,是因为受到科学思想的影响,自我修正了自己的法家思想的路子,然后避免了日后被告最终自杀的结局。
  
  可是,张汤在这个位置上太累了。
  
  他其实是不兼任御史大夫这个工作的。
  
  御使大夫要管理的事情中,本来最重要的是谏言,结果倒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成了进行金钱核算。
  
  以前,全国一年一共几十亿的账,很容易算得清,各地年末统计发过来后,都要一两个月才算得出来。
  
  而现在呢?百倍的账,并且还在每年飞涨。
  
  这么多钱,要算预算,而通胀被压的几乎没动过。
  
  也就是说,如果算花钱,比原来一年需要多算几十倍的运算量,才能把钱算完。
  
  没有经历过新学的数学培训,要完成这个活儿,何其艰难?
  
  说的不好听,张汤就是被累死的。
  
  就如同诸葛亮将死之时,食少而事繁。
  
  司马懿那么能活,自己开始干统筹一国的活儿之后,马上就死掉了。
  
  张汤也一样。
  
  临死的时候,张汤还在想成为宰相的事情。
  
  本来张汤这样的人不死,刘彻就拿他当工具人用的。
  
  但工具损坏之后,怀念起来,比怀念任何东西,都来得强烈,直接。
  
  刘彻甚至怀疑,张汤就是为了核算泰山封禅的花费预算,把自己给累死了。
  
  嘿,霍海觉得,刘彻猜对了。
  
  现在,霍海不是大司农了。
  
  成御使大夫了。
  
  霍海成为御使大夫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掌握御使大夫三个工作。
  
  本来刘彻把这些工作给拆分了,准备多安排几个九卿级别的官员,代替这些工作,包括丞相这些工作也拆分掉。
  
  但结果是,因为新商改,新出现的部门越来越多,九卿已经多的超标了,如果取消三公,那就会影响朝廷办事的效率了。
  
  所以,三公不能撤销。
  
  而御使大夫的三个工作,考核官员,监察官员,管钱。
  
  这三个事儿在霍海上任之初,就全部改变。
  
  霍海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提出公文报表化。
  
  报表数据化。
  
  公文一律取消各种没用的繁文缛节,取消信件式的内容,全部进行表格天空。
  
  花钱项目,花钱原因,预期效果,花钱数额,总额计算。
  
  这样的表格一列,看公文轻松百倍!
  
  统计数字也简单百倍!
  
  做预算也简单了不知道多少,往下发也是一样。
  
  监察百官照样改。
  
  霍海在每个衙门,都投放了一个带锁的意见箱,由御史台每隔一段时间去取一次。
  
  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实名制举报甚至不记名举报,由御史台梳理,如果确有痕迹,就转交警察查证。
  
  考核官员,直接开始表格量化。
  
  文盲率,人均寿命,经济总量,这些数据被提了出来。
  
  三个举措送下去后,霍海反而轻松了。
  
  这活儿,比大司农时期轻松太多了。
  
  正好空下时间生儿子。
  
  刘彻在那儿筹备封禅呢:“你是说,霍府怀孕的女人已经十四个了?!”
  
  “来人,去点一下朕上林苑虎园的老虎数量对不对,重点查查虎根!”
  
  刘彻羡慕啊,老霍家确实在生孩子方面有优势。
  
  自己生个儿子怎么就那么难。
  
  难道这事情还有科学的方法不成?
  
  不过刘彻很气愤,现在卫长公主肚子越来越大了,但霍海却在‘花天酒地’。
  
  给他闲的!
  
  但与此同时,刘彻越是对霍海生气,就对霍海的戒心放的越低。
  
  这些女子在怀孕后,待遇都直接提升到了夫人的待遇。
  
  这意味着霍海很看重这些子嗣,也就是说霍海未来很可能会把自己的财产分给所有孩子。
  
  而到时候,霍海就究竟会有多少孩子,只有天知道。
  
  年龄老大了的王内侍头发都白了,却还记得谨慎,不要乱说话。
  
  但这么多年了,刘彻哪儿看不出王内侍?
  
  “你有什么话就说。”
  
  王内侍低头:“长安城现在都开始用海这个字代替渣男了,说霍大人是海王。”
  
  刘彻叉腰:“朕什么时候给他封王了?”
  
  王内侍:“霍大人的儿子是国公,自己怎么也得是更高的爵位吧?坊间都觉得,不是不封,是时候未到。”
  
  刘彻看了看王内侍,以王内侍的政治敏感度,根本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如果王内侍但凡懂一点,就不会说这个话。
  
  不过刘彻一向禁止太监干政,太监越是不懂,那么转达的民间的意思就越是正确。
  
  刘彻有很多探子,但不妨碍他多听一种看法。
  
  “哦,你说说看,被叫做海王怎么了?”
  
  王内侍:“就是觉得,霍大人是个好人,从小看到大的……现在看霍大人声誉滑落,觉得有点可惜了。”
  
  刘彻:“你等一下,我问问,渣男什么意思?”
  
  王内侍:“就是……人品烂的稀碎,跟豆腐渣一样碎裂,就叫人渣。”
  
  “而在男女关系方面人品烂,就叫渣男。”
  
  “霍大人自己发明的词汇。”
  
  刘彻倒真不知道这回事儿,想了一下后突然觉得,为难霍海了。
  
  其实霍海往前倒数十年的人生,是可以追求当圣人的。
  
  孔圣人是不是圣人,没人说的好,反正霍海抬孔圣人,其他人就跟着抬。
  
  但霍海,那是真的可以封圣。
  
  而现在大家开始调侃霍海好色,这就再也跟圣没关系了。
  
  难不成当初长安人都叫他情圣,他未来还真封个情圣不成?
  
  “朕要给他找点事儿做,要不然到时候霍府生出一堆同样年龄的孩子怎么说?对了,骠骑将军那边有动静没有?”
  
  王内侍:“是指……”
  
  刘彻:“怀孩子。”
  
  王内侍:“梅夫人怀了一个,快出生了。”
  
  刘彻瞪眼:“这么多年了,就才坏了一个,他两兄弟怎么不换换德行。”
  
  想了一下,刘彻决定:“让他去主缆汉使学院的事情,让他总览对安息等地派遣汉使,宣传儒教的事情。”
  
  王内侍疑惑:“是指……霍海大人还是霍去病大人?”
  
  刘彻吹胡子想要骂王内侍笨,不过一想起是自己故意选的,只能偃旗息鼓:“当然是霍海,给他找点事做。”
  
  ……
  
  霍海接到圣旨。
  
  已经成熟稳重的蒋不疑:“大人,这下没办法选夫人了吧?”
  
  霍海:“金发红发卷发的,也不是不行。”
  
  这没办法的事儿,为了保命,只能豁出去了。
  
  多生几个孩子。
  
  不过霍海是开玩笑的,霍海自己对如何掌握封国,如何保持大汉贵族的纯粹性而设计过几条规则,其中一条就是混血贵族不得离开封地不得到大汉,不得获得主爵位继承权。
  
  这一条本来就是用来限制贵族生混血孩子的,霍海自己当然不会去犯。
  
  除非,确定自己封国封在大汉之外,并且不再会回归。
  
  但似乎,眼下看起来并没有这回事儿。
  
  “大人,还是说正事儿吧。目前汉使遍布安息大月氏大夏以及附近十几个小国。”
  
  “目前不少小国,已经全盘接受了等级制度,接受了王侯是生来就高一等,大汉的陛下是天子,是人间最伟大的天神的概念。”
  
  “但是,安息不好办。”
  
  霍海:“不好办吗?安息是其中最好对付的一个,比中亚那一片中最小的国家都好对付。”
  
  现在科学上,把大汉目前疆域所在的区域,称作华洲大陆。
  
  把华洲以西,小亚细亚以东叫做亚洲,去的是冠亚季的亚,刚好和亚细亚同名。
  
  霍海看这么有缘分,就直接给审批通过了。
  
  而整个亚洲,最容易被教派入侵的就是安息。
  
  安息的文化,那是外来的来者不拒,全部杂糅。
  
  而安息有个巨大的缺点。
  
  安息,准确的说是帕提亚帝国的君王会迎娶他们的侄女,甚至是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姐妹,这一点与埃及的托勒密王国以及后世的倭国相似。
  
  甚至还有穆萨王后下嫁自己的儿子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这其实是为了保证血统纯正和“万世一系”。
  
  而这个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恐惧,恐惧被代替。
  
  所以,利用这种手段,来保证没有其他人能拥有继承权。
  
  但科学证明,这样只能生出残缺的婴儿。
  
  赌概率生出了肢体健全的婴儿,智力也必然不高。
  
  本来普通人中诞生超级聪明人概率就不大。
  
  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出可以真正的说得上有智慧的帝王。那是几乎不可能。
  
  所以,事实上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所谓‘万王之王’已经成了贵族们的傀儡。
  
  而在目前,这个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霍海很清楚,用宗教攻击安息,事倍功半。
  
  假如是宗教加科学,一起攻击安息,事半功倍。
  
  只要让安息的平民都嘲笑‘万王之王’是弱智。
  
  那么,万王之王要不要出来证明自己不是弱智呢?
  
  还是那句话,君王可以是英雄,也可以是魔鬼,但不能是小丑。
  
  牌子一旦贴上去,要想取下来,那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蒋不疑已经记了下来:“还有吗?”
  
  霍海:“安息的架构是,万王之王,王爵,部落首领。”
  
  “准确的说是,大奴隶主,中等奴隶主加皇亲国戚,加小奴隶主”
  
  “本来就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只需要宣扬万王之王是小丑,然后宣扬大汉陛下是明主,接下来安息的百姓自己知道怎么对号入座。”
  
  蒋不疑:“咱们这么做,真不会引发安息人对儒学使者的屠戮?”
  
  霍海:“虽然我不是专业的汉使,但我觉得不会,因为安息内部权力竞争激烈,各地王爵肯定很愿意削弱万王之王的权威。当然,如果真的发生了屠戮,当我没说,毕竟我一开始就说了我不是专业的汉使。”
  
  蒋不疑:“……”
  
  霍海:“汉使本来就是个干这个的,他们要是死了,是自己愿意的,是去立功的,去封侯的,你不要挡着他们进步。”
  
  蒋不疑:“明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