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矿山矿洞藏危机 矿长遇害案惊悚
第六十回矿山矿洞藏危机 矿长遇害案惊悚 (第1/2页)大明万历年间,北直隶境内的燕山余脉,有一座被阴霾长久笼罩的矿山。
彼时,朝廷对矿业管控虽有规制,却也难掩地方监管的疏漏与商人逐利的本性,让这片土地暗潮涌动。
从远处眺望,矿山仿若一头蛰伏的巨兽,山体表面坑坑洼洼,那是无数次开采留下的伤痕。
蜿蜒曲折的矿洞入口,恰似巨兽张开的血盆大口,黑暗深邃,仿佛要将一切吞噬,弥漫着让人胆寒的危险气息。
矿山的矿长赵雄,身形魁梧壮硕,四方大脸饱经岁月与风沙的磨砺,刻满沧桑。
他本是燕赵之地的农家汉子,为谋生计投身矿业,凭借一身硬气和过人胆识,在这矿场站稳脚跟,领着一群从各地来讨生活的矿工,一心想让大伙能过上好日子。
平日里,赵雄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心扑在矿场事务上,在矿工群体中威望颇高。
彼时的大明,矿工们地位低下,劳作艰辛,可在赵雄的带领下,大伙虽苦,却也有了盼头。
他常给矿工们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还会在年节时,按照北方习俗,带着大伙祭窑神,保佑平安,故而深受爱戴。
这日,天色阴沉得仿若一块沉甸甸的铅板,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矿场里,矿工们如往常一样,戴着破旧的安全帽,手持简陋的工具,踏入那幽深黑暗的矿洞开始劳作。
明朝的矿业开采技术有限,安全防护也多有不足,简陋的工具在黑暗中艰难地挖掘着希望,也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突然,一阵剧烈的轰鸣声从矿洞深处传来,仿若沉闷的雷声,紧接着,整个矿洞剧烈摇晃起来,碎石如雨点般簌簌落下。
“不好,矿洞要塌了!”不知是谁惊恐地大喊一声,矿工们瞬间乱作一团,拼了命地朝着洞口奔逃。
待一切尘埃落定,矿洞入口已然被坍塌的巨石彻底堵住,好在大部分矿工及时逃出,仅有少数几人受了轻伤。
然而,矿长赵雄却不见踪影。众人的心瞬间悬了起来,一种不祥的预感在每个人心头弥漫开来。
矿工代表李强心急如焚,他身材精瘦,眼神中透着果敢与坚毅。
李强迅速组织起一支救援小队,带着简易的挖掘工具,开始艰难地清理矿洞入口的碎石。
在明朝,民间互助的风气浓厚,面对灾难,大伙总是齐心协力。
经过几个小时的不懈努力,他们终于在矿洞深处找到了赵雄。
此时的赵雄,早已没了气息,他的身体被一块巨大的岩石死死压住,身旁那顶原本崭新的安全帽,此刻也已严重变形,布满了裂痕。
消息很快传到了矿场投资方孙老板的耳中。
孙老板是个精明世故的商人,身着华丽的绸缎长袍,手指上戴着一枚硕大的翡翠戒指,整个人透着一股唯利是图的精明劲儿。
在明朝商业繁荣的大背景下,像孙老板这样的商人众多,他们追逐利益,在各行各业寻找商机,却也时常因贪婪而迷失本心。
他听闻矿长遇害的消息后,匆匆赶到矿场,看着一片狼藉的矿洞和赵雄的尸体,脸色阴沉得可怕。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好端端的就发生了矿洞坍塌?”孙老板皱着眉头,声音尖锐地质问着,一口官话里带着几分京腔的韵味。
李强满脸悲愤,向前一步说道:“孙老板,咱们可都看着呢,最近矿场为了节省成本,安全措施做得严重不足,很多该加固的地方都没加固,这才导致了这场悲剧!说不定矿长就是因为这安全事故才丢了性命!”他的话语中带着燕赵大地的直爽与质朴。
孙老板一听,顿时暴跳如雷,“你别在这儿瞎咧咧!我一直按规矩给矿场投入资金,安全方面的钱一分都没少过!肯定是你们这些矿工操作不当,才引发了事故!”
双方各执一词,争吵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此时,一直在一旁默默观察的老矿工张叔,缓缓开口道:“大伙都消消气,先别吵了。我瞅着这事儿有些蹊跷。我刚查看了矿长的安全帽,发现上面的裂痕不太对劲。要是单纯被落石砸的,裂痕不会是这个样子,倒像是被人故意重击造成的。”张叔一口方言,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