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驿站骏马鸣冤情 驿卒被杀案悬疑上
第五十九回 驿站骏马鸣冤情 驿卒被杀案悬疑上 (第1/2页)血案惊现
大唐天宝年间,暮色恰似一块沉重的乌铅,沉甸甸地压在陇右道这处偏远的驿站之上。
狂风裹挟着塞外的滚滚沙尘,如猛兽般呼啸席卷而来,恶狠狠地拍打着驿站那扇破旧不堪的木门。
驿站之中,几匹从西域进贡而来的骏马,曾经身姿矫健、意气风发,如今却疲惫地伫立在马厩里,有气无力地刨着蹄子,发出沉闷的嘶鸣声,似是在倾诉着往来长安与边疆,长途跋涉传递军情的无尽艰辛。
驿站的昏暗角落里,驿卒王二正借着如豆的油灯微光,仔细整理着一堆信件。
这油灯乃是长安传来的样式,雕工精巧细致,即便身处这偏远之地,也难掩大唐的繁华余韵。
王二眉头紧蹙,眼神中透着几分忧虑。
他在这驿站已辛勤劳作多年,每日重复着收发信件、照料马匹的工作,日子虽平淡无奇,倒也安稳宁静。
可近来,他总感觉有些异样,仿佛暗处有一双眼睛,时刻窥视着自己。
“王二,今儿个有重要信件,你可得千万仔细着点!”驿站长官李福身着官服,从里屋稳步走出,官服上那代表大唐驿站系统的标识醒目而庄重。
他神色凝重,郑重叮嘱道,“咱们这驿站,肩负着传递政令、军情的重任,任何一点差错,都可能引发难以估量的后果。”
李福是个经验丰富的老驿官,深知驿站工作的重要性,大唐疆域广袤无垠,驿站作为连接各地的信息枢纽,一旦出错,边疆战事、朝堂决策皆可能受到影响。
王二连忙点头,恭敬应道:“放心吧,李头,我心里有数,定不会出岔子。”
恰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仿若密集的鼓点。
一名送信官员快马加鞭,疾驰至驿站。
他神色匆匆,满脸焦急,跳下马后,迅速将一封用火漆密封的信件递给王二,急切说道:“这是加急密信,关乎大唐与突厥边境战事,十万火急,务必尽快送出,耽搁不得!”
言罢,便又匆匆翻身上马,转瞬消失在夜色之中。
突厥近年来屡屡在大唐边境寻衅滋事,烧杀抢掠,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大唐军队正与突厥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局势一触即发,每一封往来信件,都可能成为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
王二小心翼翼地接过信件,轻轻放在桌上。
他的目光落在那火漆封印上,心中莫名涌起一丝不安。
这封信,似乎带着某种神秘莫测的气息,让他隐隐感到一丝恐惧。
夜深了,万籁俱寂,驿站里一片死寂,唯有偶尔传来的马嘶声,打破这夜的宁静。
王二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那封信的影子,一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他总觉得,这封信与最近发生的一些怪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突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悄然传来,仿若鬼魅。
王二警惕地瞬间坐起身,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
他听到有人轻轻推开了驿站的门,随后脚步声朝着他的房间缓缓靠近。
王二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心脏剧烈跳动,仿佛要冲破胸膛。
他急忙伸手拿起床边的木棍,紧紧握住,准备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门“吱呀”一声,被缓缓推开,一个黑影如闪电般闪了进来。
王二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黑影手中的利刃已如毒蛇吐信般刺向他。
王二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想要呼救,却被对方死死捂住了嘴。
一阵剧痛袭来,如汹涌的潮水般将他淹没,王二的身体缓缓倒下,鲜血在地上肆意蔓延,洇红了冰冷的地面。
第二天清晨,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驿站的地面上。
李福像往常一样,准备去检查驿站的工作。
当他走进王二的房间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愕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