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学府墨宝含冤屈 书法教师被害案
第五十六回 学府墨宝含冤屈 书法教师被害案 (第1/2页)在文风鼎盛、重文轻武的宋朝,有一座闻名遐迩、文化底蕴深厚的学府。
彼时,书法备受尊崇,是文人雅士必备的修养,学府中的每一幅墨宝皆承载着深厚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是学府最为珍视的瑰宝。
书法教师陈知墨,才华横溢,对书法艺术有着极高的造诣,尤其擅长尚意书风,其作品独具一格,在学府中备受尊崇。
他常与友人相聚雅集,挥毫泼墨,所写之字灵动飘逸,尽显文人风骨,其书法作品也常被达官贵人求购珍藏。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命案,打破了学府的宁静。
陈知墨被发现惨死在自己的书法工作室,现场一片狼藉,珍贵的墨宝散落一地,而他手中紧紧握着一幅尚未完成的书法作品,那是他心血的结晶。
学府山长赵文渊,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
他深知陈知墨的离世不仅是学府的重大损失,更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影响。
在这文风盛行的时代,学府声誉关乎众多学子的前途与学术传承。
他立即向开封府报案,并协助调查,希望能早日查明真相,还学府一片安宁。
负责此案的捕头李明,在仔细勘查现场后,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线索。
其中,一幅疑似陈知墨的书法作品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幅作品笔法虽与陈知墨相似,但仔细观察,却能发现诸多细微差别。
经过多方打听,李明得知,学府中有一位学生王逸飞,对陈知墨的书法极为痴迷,模仿能力极强,其笔迹竟与陈知墨有几分相似。
王逸飞被差役们押着迈进开封府的大堂,双腿止不住地微微发颤。
堂内肃穆压抑,高悬的“明镜高悬”牌匾,在昏暗的光线下透着几分威严与冷峻,让他头皮发麻。
他的眼神慌乱地四处游移,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抬手擦拭时,手臂也在轻轻哆嗦。
捕头李明坐在案前,目光如炬,紧紧盯着王逸飞。
还没等李明开口发问,王逸飞便“扑通”一声跪地,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大人,冤枉啊!我真的什么都没干!”
李明冷哼一声,将那幅从命案现场发现的、疑似他模仿的书法作品“啪”地拍在桌上,质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何在陈知墨被杀现场会出现你的模仿笔迹?”
王逸飞的脸瞬间变得煞白,嘴唇哆嗦了几下才说道:“大人,我……我承认我一直在模仿陈先生的书法。陈先生的字灵动潇洒,笔锋中透着独特的韵味,我对他的书法痴迷已久,一心想通过临摹他的作品,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平时我也常写一些模仿他风格的字,可能是被人偷拿了,放在了现场,可我真的与陈先生的死毫无关联!”
李明眉头紧皱,目光如刀般审视着王逸飞,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表情变化。
“你说的可都是实话?在这公堂之上,若是敢有半句假话,那可是要吃官司的!”李明的语气愈发严厉。
王逸飞急得眼眶泛红,不停地磕头,额头磕在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大人,我句句属实!我对书法的热爱天地可鉴,怎会做出伤人性命的事!”
李明心中仍存疑虑,他心想,仅仅是巧合吗?在如此关键的命案现场,出现王逸飞的模仿笔迹,实在太过蹊跷。
可看着王逸飞这般慌张却又不似作伪的模样,李明一时也难以判断他究竟是无辜,还是伪装得太好。
李明沉思片刻后,再次开口:“暂且信你几分,但你不许离开开封府管辖范围,随时听候传唤!”
王逸飞如获大赦,忙不迭地点头,在差役的搀扶下,脚步踉跄地离开了大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