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秦国真的很强!
第175章 秦国真的很强! (第2/2页)他们现在还能抱着的一线希望是,这样的骑兵是秦国精锐中的精锐,数量不多,是秦国人专门派来给他们下马威,秦国的真实实力其实不行,只是以这支骑兵来充面子。
不然,要是秦国有很多这种精锐,那也太恐怖!
摩叶上师等人如今在心里庆幸,幸亏他们孔雀国没有和这秦国相邻,想当初他们还在想是秦国运好,没和他们孔雀国邻近。
不,如果是在月护王和伟大的阿育王时代,那的确是秦国幸运,因为秦国再强,也绝不可能胜过月护王,更不可能胜过阿育王!
在这支秦骑护送下,摩叶上师等人怀着沉重的心情进入了大秦境内,此地的一切和他们孔雀国大不相同,无论是所见的景色、建筑,还是此地生居的人。
他们走了很多天,路过了一些秦国人的城和村落,有时秦国人会允许在城池和村子里活动,见识当地的事物,同当地秦人交流。
秦国并没那么富,也不是人人都能吃饱喝好、都有好的衣穿、好的房住,但秦人却有着比他们更强的自信,甚至看他们的时候,流露出了他们以前看秦国人时的那种优越感……
这帮秦国人竟然将他们当作是来自蛮夷小邦的愚昧之民?
这种感觉让摩叶上师等人感觉很不舒服,以往都是他们这样看别人,哪有别人如此他们?
他们很想告诉这些将他们当作小国蛮夷的秦国人:他们来自孔雀国,他们的国有悠久的历史,有璀璨的文化,有最伟大的王,有最智慧的智者。
但摩叶上师等人忍了下来,因为他们发现秦国虽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却也的确强大,比他们孔雀国更强!
秦国人的那种自信不是无知的傲慢和妄自尊大,而是源于他们的历史,以及他们认为今后会更好,对未来充满斗志和希望,因此精神昂扬向上,满是干劲。
他们从秦国人身上看到的是,自信坚韧、勤劳能干、斗志十足,但这在摩叶上师等人看来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代表秦国人的争斗欲和胜负欲极强。
而他们孔雀国的国民正好相反,他们的国民平和温顺,品善性良,不喜争斗,一旦和秦国人发生争斗,他们必定会落于下风。
秦国人的城很多,按照所行的路途估计,如果秦国的疆域和他们孔雀国一样大,那秦国的城比他们孔雀国多,而能修建这么多城,意味着秦国实力比他们强。
秦国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吃饱、都能穿好、有好的房住,可他们孔雀国同样不是,而且他们食不饱腹、衣不蔽体的人比秦国人更多。
反倒是秦国人能做到现在这种地步,才令他们惊奇!
秦人生活习俗也和他们大不相同,像其等耕种,用的是那种奇怪的农具,种植的作物也奇怪,至于信仰祭祀的神灵,则更为不同,在他们孔雀国被视为神圣之物,在此居然不是……
且秦国人极为重视他们的祖先家人,想让他们舍亲弃祖,皈依他们佛教,去信仰佛陀,只怕极不容易。
这是一个非常崇信祖先的国邦,同时又对子孙后辈有着极强的责任心的国邦。
他们主动和不少秦国人交流过,但交流不太顺畅,因为他们从秦国人那学得的那种秦人通用语,很多秦人并不会,事后得知这种通用语名叫“雅言”,已被定为秦国官话,可尚未普及于整个秦国。
秦国人也并没说谎,这片土地曾名为“周”,有很多个国家,即使经历了数百年战乱,也仍有七个强大的国家并存。
但其中六个如今已烟消云散,被最强的秦所灭,秦国一统了这片土地,成为了这片土地上唯一之国,这件事发生在一年多前。
秦国是一个从数百年乱世中厮杀出来的国家,曾在十年里连灭六国,拥有数十万南征北战、横扫天下的秦军!
如今秦国的国王,那位称“皇帝”的存在,正是下令灭其他六国的昔日秦王,那些领军为他灭六国的秦将也依旧在。
据闻,在秦国有一将,一人领军灭了五国,此等战将,他们孔雀国谁能抵挡?除非月护王和阿育王复生!
这令摩叶上师等人心情更加沉重。
秦国人刚一统这片土地,实力正值强盛,且还在不断变强,而他们孔雀国已经失去了阿育王,国内还在分裂,正不断变弱,此消彼长下,他们很难挡得住!
秦人不仅武功强盛,在文治智慧方面也同样不逊色于他们孔雀国,甚至犹有过之。
秦国人在这方面也未说谎,他们真出现过很多智慧者,虽不知能否与佛陀相比,可人数的确不少。
与佛陀同一时代者便有那老子、孔子、孙子等人,不同时代者更有庄子、墨子、孟子、荀子、杨子……
这秦国的智慧者为何会有这般之多,据说他们每一个的学说思想都不一样,所涉及的方面也不相同。
像那孙子著作一部兵书,专门教世人如何领兵征战,如那庄子曾梦到一只蝴蝶,随后说出“是蝴蝶梦到了我,还是我梦到了蝴蝶”这等令人深思的哲理之言。
枉他们之前还当秦国是蛮夷小邦,要到此传播佛陀智慧,为秦国人祛除愚昧,使其等聆佛陀妙音,未想秦国学说思想不下他们。
若秦国都为蛮夷之邦,那他们孔雀国又算何?
摩叶上师等人对秦国所谓的诸子百家学说来了极大兴趣,很想观阅秦国诸子百家的经典,再同秦国的诸子百家学者辩论。
可惜在赶路途中,没多少百家经典,且他们也不太能看懂秦人文字,但听那秦使说,如今的咸阳聚集有诸多百家学者,也许能让他们得偿所愿。
咸阳为大秦之都,和他们孔雀国的华氏城一样,此为一国最为繁盛精荟之地,不知是何风景?
怀着既不希望咸阳太好,又希望咸阳繁荣这等矛盾心理的摩叶上师等人往咸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