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八百三十一章 看看这对狼狈为奸的君臣吧!

第八百三十一章 看看这对狼狈为奸的君臣吧!

第八百三十一章 看看这对狼狈为奸的君臣吧! (第2/2页)

“陛下圣明,臣就是这个意思。”张居正俯首说道。
  
  王崇古和沈鲤又互相看了一眼,之前的担忧,根本就不成立。
  
  看看这对狼狈为奸的君臣吧!
  
  大明势要豪右乡贤缙绅,到底是做了什么孽,才碰到这对君臣,可以说是倒了十八辈子的血霉,这老少狐狸,眼睛珠子一转,就是一个主意!
  
  这里面制度设计,其实就是为了引入稽税院这种强权衙门干预,其他都是假的!
  
  没有强权衙门干涉,再好的制度设计都是白扯,有强权衙门的介入,再粗浅的制度设计,都可以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
  
  对于百姓而言,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跟税务打交道,但这些个钱庄,签的这些借款合同,超过五千两的大额借款合同,要过朝廷的审定纳税,低于五千两的小额借款合同,也要到稽税院购买税票贴在合同上,否则会被稽税院,视为逃税。
  
  被稽税院盯上,不死也得剥层皮,稽税院的催缴票,是真正的催命符。
  
  如此一来,钱庄就不能再拿着借条,为所欲为了,以前,钱庄之所以能够盯着这些人的家产本钱,就是因为利钱极高,只要付不起利息,连本带利,连妻儿老小,都得抵给钱庄。
  
  按张居正的办法,现在,有人赖账,钱庄只能拿着借款合同,到衙门里打官司,否则这祖宅、田亩就还是借债人的,因为奏疏里明确提到,这些宅院、田亩所有权变更,五千两以上大额要衙门审定,五千两以下,现在也需要贴税票了!
  
  否则各府州县衙门的户房,是不会给他们变更所有权,地契上写的是谁,就是谁。
  
  当钱庄回到了最初的模样,只能依靠利息为生的情况下,那就要变得慎重起来,毕竟收不回来本钱,就要拿着借条到衙门打官司,官司打赢了,那也要极其漫长的时间,时间成本,也是成本。
  
  “陛下,钱庄的规范经营,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一道政令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些时间,也需要一些制度的完善,三年能有个雏形,五年期许能推而广之,就从京城开始就好。”张居正说起了政令形成的过程。
  
  一个政令,要推行下去,最起码需要五年才能见效,因为要在实践中不断的修正。
  
  张居正没有拍着胸脯保证,这个政令会在短期内改变现状,但他能做的是,尽量让钱庄规范起来,持续不断的推行。
  
  张居正的办法,就是印花税,在法定证券、有价证券、契约、借款合同等等凭证上,加盖印花戳记,或者贴税票,以示纳税,契约合同,便具备了法律效力。
  
  大明会典修完了,税法附在了大明会典之上,可不代表税法不会进一步的完善。
  
  “那就依先生所言吧。”朱翊钧同意了这个办法,笑着说道:“二位明公以为呢?”
  
  “陛下圣明。”王崇古和沈鲤俯首说道,他们跟着张居正一起进了通和宫,但在燕兴楼关闭这件事上,却是一言不发,因为他们要说的早就写在了奏疏里,陛下把奏疏认真看过,综合了各方的意见后,仍然要关闭。
  
  这已经是朕意已决的范围了。
  
  王崇古讲了讲王家屏回京之后在官厂推行工会的事儿,情况比预想的要乐观一些,官厂的问题,其实就是太过于封闭了,这种基本底色,就会让工会快速异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从王家屏领官厂诸事,开始了新一轮的清汰纳新之后,官厂变得更有活力了起来。
  
  甚至在王崇古看来,让官厂清汰纳新,比官厂创建工会,还要重要一些。
  
  而沈鲤则是把关于广州府、松江府的万国会的规划介绍了下。
  
  “这个万国会的想法很好,多办一下,各种奇物都拿来看一看。”朱翊钧眉头紧蹙的说道:“至于黎牙实说的,大明吃独食这件事,朕也没好办法,种地种不过大明,这不怪大明。”
  
  黎牙实说大明做生意刨根儿,吃独食,这有的时候,也不怪大明,是他们自己不争气。
  
  万士和还在世的时候,曾经试图给世界各个国家分级,就是讨论全球分工的那段时间。
  
  他打算,将一些大明用不到的产业,低利润、密集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到海外。
  
  高附加值的商品加工、创新,大明腹地来做;低附加值的商品加工,则交给海外总督府去做;初加工和原料供应,交给海外番国去做;高危险工作比如矿工等,交给夷人。
  
  腹地、四方、六合、八荒,这样四个分级标准。
  
  在万士和的规划里,不属于大明总督府的六合八荒,最好全都种地养大明,海外,也不要有能威胁到大明的武力出现。
  
  但是最终,万士和放弃了这个打算,变成了今天这种吃独食的方式。
  
  万士和发现,哪怕是泰西,大多数人,种地都种不明白,很难承担起这种规划上的分工,反正大明人多,索性全都自己来就是。
  
  皇帝收回了关闭燕兴楼的敕命,京师所有人都欢呼雀跃,无数士大夫视为巨大的胜利,又阻止了一次皇帝的小小任性;
  
  而王谦又被骂了一轮,分明是自己无能,非要游说陛下关闭燕兴楼,简直是仗着亲爹是次辅胡作非为!
  
  当然钱庄的苦日子一下子就来了,京师作为印花税的试点,对钱庄而言,跟天塌了没什么区别。
  
  正如沈鲤讲的那样,走上历史舞台的富商巨贾们,将社会又切割出了块块来,朝廷管不住大明百姓,还管不住这些富商巨贾们?
  
  钱庄的东家们,听闻借款合同不贴税票,就会被稽税院踹门,六月一日起开始稽查,吓的魂不附体,立刻开始学习新税法。
  
  皇帝和太傅的规范经营,其实就是让钱庄依靠钱庄盈利,而不是让钱庄依靠抄别人家产盈利。
  
  六月一日才开始稽查,而六月一日之前,是旧事旧办法,六月一日之后,是新事新办法,给了适应政策的调整期。
  
  政策在跌跌撞撞中不断摸索着向前,而大明第六次环球航行商队,抵达了琉球总督府的那霸港。
  
  如今的那霸港,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小渔村,整个首里府有丁口七十三万人,而那霸港就有四十余万丁口。
  
  四十万人的那霸港,即便放在大明也是一个大县了,几乎所有的前往大明的商船,都要在万国海梁经停,泰西的大帆船、前往倭国的三桅夹板船、从倭国来到琉球而后前往大明或者吕宋的奴船、从南洋前往大明的货船,所有的船只,都要在那霸港停留。
  
  刘吉披着大氅,站在船首,看着港口,感慨万千,他当年第一次到那霸港,是万历五年,他是山东密州人,是亡命之徒,确切地说是个十四岁的响马。
  
  十四岁的响马,多少有点可笑,但兖州孔府之下的山东,不做响马就是死。
  
  越靠近灵山的地方,越是地狱。
  
  海事学堂创办的时候,他因为水性好,被破格录取,成为了海事学堂的第一批舟师,来到了琉球。
  
  那时候倭国九州岛岛津家,咄咄逼人要琉球王室派遣质子前往岛津家为人质,还要老国王的女婿继位,不让尚久兄终弟及。
  
  在反复衡量后,尚久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跑大明做起了离线国王。
  
  尚久离开了琉球,琉球正式建立了总督府,尚久这一走,琉球迎来了新生。
  
  十多年前,那霸港就是个渔村,沿海根本没有泊位,全都是渔民晒的渔网。
  
  而今天,如今的那霸港的被无数的船帆笼罩,数丈高的铸铁吊臂刺破晨雾,水泥浇筑的弧形防波堤向东西延展,如同巨鲸拱卫着港湾。
  
  六座花岗岩泊位伸入碧波,第三号码头旁停泊的两艘快速帆船。
  
  一艘正在鸣笛,这是带有四台升平四号铁马和螺旋桨的快速帆船飞云号,烟囱喷出的白汽惊起成群成群的海鸟,另外一艘是派往旧港总督椰海城军港驻防的战船,三层夹板,密密麻麻的火炮,让人不寒而栗。
  
  港口还有一条十分特殊的船,正在驳船的牵动下离开港口,这是刚刚从新世界中部回航的观星舰,负责新日运河可行性的勘测任务。
  
  结果不好,可以说是非常的差,以大明的技术很难成功,即便是五十年的工期,闸式运河对于大明,还是太有挑战性了,不过平面直通式的运河,反倒是可行,只不过要死很多很多的力役。
  
  这又要苦一苦皇帝陛下的名声了。
  
  在港口之后,是数十条街道,街道十分的整齐宽阔,街道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这都是为了服务到港大船的商铺,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里有很多的娼馆,因为地域不同,分成了不同的风情街,甚至连红毛番、金毛番都有。
  
  据刘吉所知,这里的娼馆,背后的东家,全都是浙江、福建的大明商人。
  
  这次远航航行之中,刘吉播下了好多的种子,在很多的港口设立了陛下需要的明馆,明馆设立非常顺利,只需要把当地的总督或者城主贿赂之后,就可以直接购买一间屋舍,成立明馆。
  
  明馆设立如此顺利的原因,不是城主们不忌惮大明,更不是城主们觉得大明无害,而是城中越来越多的大光明教教徒,即便是这些城主反对,大明环球贸易船队,依旧可以利用大光明教的影响力,暗中设立。
  
  有七个明馆,就是建立在了大光明教的智者之屋,以大光明教圣火使的身份活动。
  
  圣火使就是光明左右使的手下,是大光明教专门为大明使者设立的荣誉职位,并不参与到大光明教的教派事务,在大光明教的架构里,光明左右使和大牧首平级,而圣火使和大主教平级,但实际运行中,互不隶属,也互不影响,只能说是同一阵营。
  
  现在的那霸港,就是日后明馆的样子,刘吉真诚的如此期盼。
  
  刘吉已经带领大明船队六次环球贸易,随着航行次数逐渐变多,他越来越清楚的知道了一个事实,广阔的大洋,大明不去占领,红毛番、金毛番这些番夷就会去占领。
  
  在这场大航海的竞争中,大明必须赢,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无论付出何等的代价。
  
  胜利者不会被审判,顶多有道德指责,输的一方,只会在无尽的地狱里沉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