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克制忍耐
第111章 克制忍耐 (第2/2页)见赵基目光落在这上面,徐晃立刻上前摘下,跟着赵基拐入屏风进入内室,将地图铺好。
赵基解下头盔放在矮桌边角,问:“四门防守、城墙岗哨如何了?”
“四面城墙各有三百虎步军士,皆是虎贲领队。”
徐晃顿了顿,又说:“今日兵部郎来宣诏时,询问末将可有意羽林之位,末将不曾拒绝,也未答应。”
他单膝蹲坐在矮桌处,这时候韩述也解下多余的武装,见有备用的油灯,也点燃,室内光线更亮。
徐晃不见赵基反馈什么情绪,立刻又说:“末将所受都亭侯,也是白波诸将挟持朝廷时所请,今侍中拨乱反正,末将欲上表朝廷奉还功爵。”
“爵可以不要,但也不必这样谨慎。今日门下省已形成决议,会分别论述白波诸将之功、过,论过当诛,论功四家各给百户食邑,为期十年,并征子弟一人为郎。此事明日一早就会布告于省阙,使内外知晓。”
赵基坐在沉眉思索:“这羽林清贵,对公明兄有害无益。抓稳河东骑士,此你我乡党子弟,来日征战沙场,功勋在手,好官你我自选,何必受他人情?”
“是,就依侍中。”
徐晃郑重拱手,赵基听到外面去卑的声音,摆手示意徐晃落座在一边。
徐晃刚落座,去卑就拐过屏风进入内厅,对赵基拱手:“赵侍中。”
“让贤王久等了,且先落座。”
“是。”
去卑落座,将自己战盔取下,也放在桌边,还将佩刀解下,放在右首,以示无害。
赵基看到去卑的小动作,他可不会主动解剑。
哪怕今日当值虎贲是一起杀敌的伙伴,他也时刻不曾解剑。
对于政变,多将近两千年中外见闻的赵基,拥有更大的警惕和下限。
以己度人,他的警惕已快成为本能。
不多时,营中虎贲侍郎以及资深郎中的虎贲都已聚集而来,满满当当挤在内厅站立着。
人人振奋,等待赵基宣布好消息。
赵基环视他们:“明日省阙自有嘉讯,三省要取用文笔优越者五十人。左、右二郎署也将各选五十余人。原则上,转任其他郎署后,空缺职务由资深的虎步军中的队副补充。可如今虎步军初建,我河东虎贲有殊功于朝,因此转任他署、三省之虎贲,可举荐子弟一人补录为节从虎贲。”
“这节从虎贲,要通过我的考核。若无法通过,再行举荐,我宁缺毋滥。”
八百河东虎贲,这是规定死的数额,赵基不会随意扩充。
这些虎贲的家族,自然是虎贲之家,优先选拔子弟补充虎贲缺额。
这不过是虎贲、羽林旧制,不是这个群体的,你很难挤进去。
后来勋贵越来越多,仕途有限,不得不下沉抢占岗位;虎贲、羽林尚且难以父死子继,更别说外人。
也亏连续的大乱,才让河东人抓住了这轮机会。
逮到机会,自然要积极壮大。
摆手压制虎贲声响,又说:“虎贲存在的意义就是杀贼卫国,因此善于军事的虎贲,哪怕才华出众,我也不会放手。因此没被三省、二署选走,说明是我留下了你,不要怨我。”
“不敢。”
一众虎贲施礼,赵基又说:“明日一早梳理军册,能升则升。否则去了三省、二署,我就帮不上你们了。”
“谢侍中。”
众人再拜,赵基笑了笑:“左右没有外人,领军之际,我还是更喜欢你们称我为中郎、屯长。都快歇息吧,王成留下。”
“喏。”
虎贲施礼后鱼贯离去,唐宪也跟着离去,他现在只想躺在干草堆里尽快入睡。
赵基看着王成:“点选本队虎贲,去与荚文贞换防,口令是清风明月。后半夜,我会调韩栋来换防,口令是月落日升。去点兵,再来我这里拿文书。”
“喏。”
王成应下,他跟西门俭是乡人,小小年纪就生出细密络腮胡。
目送王成离去,赵基扭头看韩述:“你不想写文书的话,去将会写的人带过来。”
“卫觊?”
韩述试探询问,不见赵基反驳,立刻又说:“喏,仆去督促伙房造饭。”
等韩述退出去后,内厅就剩下三个人。
去卑打量陷入沉思的赵基:“侍中公,感觉如何?”
“不敢想象,十分的美好。”
赵基双臂展开拥抱面前空气:“没有旧日公卿掣肘,我感觉我强的可怕。给我一个月时间整理军务,我敢率维新志士与李傕郭汜打一场!”
见赵基如此,徐晃也忍不住面露笑容。
赌赢了,还真是不容易。
更难得的是,赵基即便赢了,也只是要持续性的小赢,而不是企图一口撑死自己。
只是有些可怜旧日公卿,还都软禁在马厩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