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
第184章 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 (第2/2页)说的就是这个木炭车。
尽管它工艺粗糙,质量堪忧,但却在当时轰动了全省。
因为这辆简陋的木炭车,是八桂人民制造的第一辆车。
那燃烧的炭炉,犹如一颗心脏,开始了龙国汽车工业史的跳动。
当时那160名工人,无不热切期盼着,要是不打仗了,国家安定和平了。
咱给国家造一台真正的发动机该多好。
随着新龙国的成立,五十年代,在战争年代造枪造炮,造战斗机的壶城机械厂,终于更名为龙国第五动力机械厂。
从动力机械四个字就不难看出,五机厂的任务,就是造发动机。
没错,时隔二十多年,经历了战争和和平,五机厂的工人们,终于能造发动机了。
53年,国家急需四匹马力的汽油发动机,五机厂的工人不分昼夜,成功试制1101型汽油机,开创了我国生产小型内燃机的新纪元。
57年,响应支援建设号召,五机厂用时57天手敲手打了五台拖拉机,314个红旗单位中,五机厂排第一。
整个60到80年代,五机厂先后研制了一百多种型号的汽油机和柴油机,为龙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立下了汗马功劳。
...
从当年那辆木炭汽车到现在。
从壶城机械厂,到熊猫汽车。
近一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有三个字,伴随着这座百年老厂的一生。
发动机!
因为发动机,才有了现在的熊猫汽车。
因为发动机,才有一代又一代的工人。
毫不夸张地说。
发动机,才是熊猫汽车的魂。
而现在,时代变了。
新能源的崛起,唱响了燃油车的挽歌。
那个为龙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也迎来了自己的英雄迟暮。
犹如一名曾经名震江湖的绝世剑客,走进了枪炮时代。
只剩下一个三代传承的老厂长,带着上万名不愿被时代淘汰的工人,在新时代的号角声中,踟蹰不前。
...
工厂吸烟区。
一名工人讲述完前因后果后,言辞恳切道。
“苏总,熊猫汽车和所有车企都不一样,工厂里有超过一半的员工,父母一代甚至爷爷一代,就在厂里当工人。”
“对于资本家来说,这是一家公司,是赚钱的工具。”
“但对于我们来说,厂子就是我们的家,是养活了我们几代人的地方。”
“我们不是反对新能源,我们只是觉得,他新能源车就算再好,也不能把我们的燃油车赶尽杀绝吧。”
听到这里,苏白终于搞清楚了个大概。
“所以,你们才弄走了几任总经理,然后票选出了俞总,继续带着你们造燃油车?”
一名工人点头道。
“没错,俞总的爸,就是以前的老厂长,几代人为了厂子呕心沥血一辈子,一家子我们都信得过。”
“为了帮俞总,帮厂子,这些年我们拼了命的干活,不为别的,就是想为燃油车争一口气。”
“要是真有一天,我们造的燃油车没人买了,公司不赚钱了,苏总,也用不着您辞退我们,我们自己卷铺盖走人。”
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
资本圈之所以要把熊猫汽车打包送给自己,就是因为他们搞不定这群固执的员工。
而俞正华对自己的谄媚、讨好,也不是刻意伪装的。
而是当他得知苏白不会砍掉燃油车项目后,对苏白发自内心的感谢而已。
要不然,迎接苏白的可能就不是笑脸了,而是麻袋加闷棍,一套三连。
只不过,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明显不适合干讨好人的活计。
那一张脸笑得,比东厂太监还阴险,不被误会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