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秦牧的表态
第229章:秦牧的表态 (第1/2页)“自本朝形成门阀以来,莫说武人和底层百姓,即使是寒门子弟,也几乎被断绝了平步青云的渠道。而咱们武人世家的情况,梁萧,你是清楚的,除非对门阀奴颜婢膝,否则咱们与寒门无异。”
梁萧迎上秦牧殷切的目光,郑重点头。
即使是秦家,忠武侯府,云家……这些将门世家的子弟也不可能像门阀那样,父死子继,只有父辈战死,按照武朝律法,子嗣才有可能承袭官爵。
文人集团把持国内官场的上升渠道,自身也在不断壮大,直到能与皇权抗衡。
有好几任武帝的生母就是出身世家,为了坐稳皇位,不得不向世家妥协。
比如当朝武帝,年轻时一度被架空二十几年,买回沛郡乃至整个徐州之后,意外地重掌大权。
这也是武帝对这片地区心思复杂的原因,既舍不得,又守不住,沉没成本还可能不断增加,可是失守的后果又难以估量。
一支能守得住江北的军队,也可以有力支持隔江相望的江南京城,有利于稳固皇位。
秦牧看着梁萧和秦勋,犹豫良久,才语重心长地道明自己的想法。
“你立下如此大功,自然会有更多的门阀政敌忌恨攻讦,因此目前你最好是尽可能抱紧天子大腿。”
“老夫已是垂暮之年,今朝能反攻匈奴,陪你歼敌十数万,名垂青史,已然心满意足。待老夫百年之后,梁萧,秦家子孙便托付于你,望你能善待……”
梁萧郑重表态:“定当同舟共济!”
老将军的暗示已经很明显了,身后之名还是要在乎的,最好不要因为谋反而晚节不保。
等他百年之后,秦家跟着他梁萧干就是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老了以后都想做,或者都能做“司马懿”。
庆幸的是,目前他选择的是尊王攘夷战略,也迅速赢得了秦牧的支持。
秦牧欣慰一笑,看着梁萧,还是把两个孙女的事暂时搁置。
此事还是交给秦勋去处理最好。
三人又讨论了些未来合作之事,计议已定,秦牧这才放心召集众将。
秦牧特地也让梁萧的几名行军主簿去清点战场,以示公平,最后由他北疆军营的行军主簿集中汇报。
“此战,我军阵亡三千一百名将士,重伤两千人,斩首四万三千二百,俘虏三万零二十人!缴获活马七千匹,死马八千匹,步兵军器六万副,骑兵军器一万三千副!包括俘虏身上存银,共计缴获白银一百零五万两!”
众人听完汇报,也不禁兴奋。
以逸待劳的夜袭歼灭战,算上重伤,打出一比十几的战损,已经是令人满意的战绩,毕竟匈奴人也不是吃素的,北疆也不是人人都像七千白袍一样威猛,七千白袍也是依靠梁萧带队才能大杀四方。
换作以前,这种战绩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
秦牧心情大好,道:“老夫年事已高,接下来的事交给梁萧安排,秦勋辅助。”
这番表态,算是确定了未来梁萧和秦勋在北疆军营的主导地位,众将也没有异议。
是谁改变了北疆现状,他们还是心知肚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