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交个朋友,文坛人脉王(7500月票加更)
第178章 交个朋友,文坛人脉王(7500月票加更) (第1/2页)在魏明的印象里,张明敏的唱法相对老派一些,所以为了给他选歌魏明也是煞费苦心了。
《梦驼铃》是费玉清的,传唱度极高,《北风》是在台韩国歌手张镐哲的,相信张明敏应该可以驾驭。
后面又选了李恕权的《每次都想呼喊你的名字》,以及周治平的《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虽然是讲爱情的,但唱法也比较传统,而且爱情歌曲受众广,所以他就加上了。
魏明完全是出于张明敏音乐风格的考量,却没想到阿敏想得那么多,甚至开始考虑在信里旁敲侧击阿明的感情状态了。
至于他现在的感情情况嘛。
还是失恋中,等待爱的状态。
两位姐姐对他都挺好的,有事是真给办,但并没有表露出男女之情的意思。
魏明此时正在跟龚樰通电话,她告诉魏明那些漫画已经通过了出版社的审核,只要凑够一本漫画的体量就可以发表。
“雪姐你知道吗,我那个兄弟跑了两家出版社,人家都不给出,果然还是你有面子啊,谢谢你,还有替我谢谢阿姨。”
“我妈妈其实也没有决策权的,主要还是你们故事写得好,漫画也画的好,”龚樰还透露,“张乐平先生看到都说好呢。”
“是画《三毛》的张乐平老先生?”
“是呢。”
回头告诉阿龙,魏明觉得他估计能高兴坏了。
事不宜迟,魏明直接跑了一趟电影学院找到柳如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接下来阿龙需要带着他的团队继续进行创作,这个《自古英雄出少年》大概能画四五本漫画,足够赚上千块了。
画漫画也需要脚本,直接用或者电影剧本都不合适,魏明这次还给他们带来了第一本的文本脚本。
不过魏明希望阿龙可以按照自己的风格独立完成后续的脚本,他学习能力还是很快的。
离开电影学院后魏明又去了一趟燕京图书馆借书。
作协成员证书还是好用的,很多普通读者借不到的书他却可以借到。
不过馆内很多珍藏善本魏明都不能借出,顶多就是在馆内看,那些都是古书了,他暂时也用不上。
搞定了漫画的事后,几部电影也走上了正轨,魏明可以专心筹备自己的长篇了,甚至在准备和考试之外还有更多时间做好校刊社的本职工作。
这天他和杨昊跟踪报道了意大利代表团一行四人来北大参观并演讲的活动。
法语魏明还能整两句,意大利语他是真不行,说起意大利他能想起的也就是西西里的球花。
突然又有些饥渴了是怎么回事儿!
五一的时候他攒了几天假,到时候准备去《牧马人》剧组探个班。
完成工作回到宿舍的时候,吴天明又来了,只有他一个人。
魏明问:“我爸没来吗?”
吴天明笑呵呵道:“你父亲已经带着三头牛回沟子屯了。”
老吴找到老魏后,老魏把人带到了大队部,让他把刚刚在家里的话重说一遍。
然后吴天明当着村里那些干部以及村民的面,以西影厂导演的身份正式对特殊人才魏解放发出邀请,请他协助拍摄电影。
而且表示不会让他白忙的。
如果真能训练出听话的奶牛,可以节省好多电影胶片呢,会大大缩减电影成本。
随后魏解放在全村人羡慕和不可思议的注视下被吴天明请走了。
老吴打听到京郊附近就有奶牛场,他们直奔那里找了三只花色、大小、神态都非常接近的奶牛。
三只都是刚刚生完没多久,处于产奶期的奶牛。
之所以是三只,是为了保险,如果有一只牛不配合,另外两只起码能当替补。
吴天明说希望七八月份能够开机,那会儿刘小庆正好是两部戏的间隙。
魏解放也承诺两个月内帮他把牛调教好,当然,到时候他这个驯兽师也要亲自参与拍摄。
至于报酬,老魏很大方。
“我儿子信上说了,你老吴是个厚道人,我也不讲什么条件,到时候你们剧组人什么待遇就给我什么待遇就行,另外三只牛这段时间产的奶归我。”
于是在小红正式高考前,她每天都有新鲜牛奶喝,老魏特意又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天天送去学校。
她一个人喝不够,外婆、云云表姐,还有母亲都有的喝,当然都是煮沸处理过的。
吴天明告诉魏明:“牛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西影厂会派人过来陪我一起去沂蒙山勘景,咱们就此别过了。”
“祝吴导一路顺风。”
吴天明走出几步,突然又折返回来,问出一个憋在心里很久的疑问。
“《放羊班的春天》你到底想留给谁拍啊?是谢非导演吗?”
魏明摇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