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归义非唐 > 第288章 西市见闻

第288章 西市见闻

第288章 西市见闻 (第2/2页)

刘继隆这时也回过神来,思考过后说道:
  
  “是否是年纪太大,当初未曾获得读书的资格?”
  
  “嗯!”男子连忙点头,刘继隆闻言心底叹气。
  
  陇右的教学资格有限,尤其是七年前。
  
  这男子七年前就已经及冠了,自然没有获得读书的资格。
  
  区区两贯钱的收入,基本上只够买柴布油盐酱醋茶等物,吃肉都是念想中的事情。
  
  “你今日来西市作甚?”
  
  刘继隆询问起男子,男子说道:“我来帮隔壁的王翁卖菜,每日可得五钱,午后王翁将菜卖完,我便去城外开荒。”
  
  听后,刘继隆思量片刻,接着说道:
  
  “我虽是节帅,却不能以权谋私,然你家中情况特殊,我便教你一招生财之道。”
  
  “多谢节帅!”
  
  话音落下,男子连忙作揖行礼,而刘继隆也看向肉铺掌事:“取纸笔来。”
  
  “是!”掌事连忙取来纸笔,刘继隆见状思考片刻,随后挥手写下内容。
  
  待墨迹变干,刘继隆将纸张取下,递给男子说道:
  
  “这是一种小食,你回家让你那读了书的二郎为你解惑,尝试看看,应该能解开局面。”
  
  陇右不是没有小食,但基本都是这个时代的小食。
  
  刘继隆所写的小食叫做“驴打滚”,是明代才出现的小食,主要以糯米粉和黄豆粉制作而成。
  
  “多谢节帅!多谢节帅!”
  
  男子知道刘继隆不喜欢看百姓下跪,因此连忙三次作揖。
  
  刘继隆看后笑道:“三次便足够了,若是继续,旁人莫不是以为我与你在成亲呢。”
  
  “哈哈哈哈……”
  
  四周百姓哄然大笑,男子也憋红了脸。
  
  百姓们倒是没有料到,自家节帅还有这么爱说笑的一面。
  
  “好了好了,我去其他商铺和摊位看看。”
  
  刘继隆笑着开口,百姓们自发让出一条路来。
  
  接下来,他去看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及布匹等物,又询问了蔬菜和水果价格。
  
  哪怕此时不应季,但百姓们最能记住这些东西的价格。
  
  这么一趟走下来,刘继隆把大部分物价都了解了清楚。
  
  冬季的干菜价格在每斤十钱到二十钱左右,春秋两季的蔬菜价格则是在每斤三钱到五钱左右。
  
  青菜、韭菜、芹菜和白菜是百姓们最常吃的蔬菜,余下就是一些野菜。
  
  期间遇到陇右境内其它州的官商,队伍中有不少小厮。
  
  通过他们,刘继隆倒是了解到不少其他州的情况。
  
  临州基本不接受外来移民,因此这几年的移民浪潮并未席卷临州。
  
  但是其他州在迁入移民后,物价不可不免上涨,只有粮价格外稳定。
  
  在其他州,一户五口人顶多只有二十几亩熟地,基本只够自己和家人口粮。
  
  想要增加财富,唯有开荒和务工这两条路。
  
  大部分人选择的是参与开荒,起码开荒期间,衙门能保障他们的口粮。
  
  少量人选择务工,基本也就是帮衙门去干活,因为陇右没有徭役,所以干活是需要给钱的。
  
  曾经民夫的工钱是每月七斗粮,如今换成钱后,工钱通通日结,每日十二文。
  
  不过随着各州县的设施完善,所以务工的机会还是很少的。
  
  现在机会最多的州是凉州,毕竟凉州经历战火,百废待举。
  
  尽管张淮深将凉州经营不错,但他们那套办法,基本都还是同时代的办法。
  
  陇右的许多设施,则是明清时期才会出现的设施和手段,所以需要的民夫还很多。
  
  仔细询问过后,刘继隆大概了解了如今百姓生活的困境。
  
  耕地不足,工作机会太少是两个最大的问题。
  
  至于被压榨和欺负这种事情,至少都察院抓的还算严,刘继隆并未听到市场内百姓检举。
  
  偶尔有人检举,也都是检举各坊市直白偏心如何如何。
  
  不过细细听下来,大多都是检举人自己过于执拗,觉得直白不帮自己而帮别人,便是以权谋私。
  
  检举人自己倒是不曾曾想,被帮助之人的家庭情况与自己的情况如何。
  
  对此,刘继隆也只是笑着点头,答应会处置,但事后都没有追究。
  
  整个西市因他的到来而更加生机勃勃,仿佛连冬日的寒意都被驱散了几分。
  
  如此待了两个时辰后,刘继隆这才在亲兵们的护卫下走出东市。
  
  “节帅!”
  
  张昶与曹茂两人连忙从马棚处走来,目光看向那乌泱泱的人群。
  
  “走吧。”
  
  刘继隆轻笑上前,张昶连忙从马棚中将军马牵出来。
  
  待众人翻身上马,不多时他们便返回了都护府。
  
  曹茂与张昶忙碌政务去了,而刘继隆则是回到了内院。
  
  “阿耶!”
  
  刚刚走入内堂,刘必烈就摇摇晃晃朝他走了过来。
  
  虽然才两岁三个月,但他长得粉雕玉琢,十分可爱。
  
  “你这厮,不在阿娘哪里待着,跑出来作甚?”
  
  将他抱在怀里,刘继隆晃了晃他,而堂内的封徽也走了出来。
  
  “郎君晃慢些,虎头还小。”
  
  她眉眼间尽是担心,刘继隆却笑着将刘必烈抱还给她。
  
  接过刘必烈后,封徽便对身后的张嫂交代道:“张嫂,将桌上的书信取来。”
  
  “怎么,朝廷发生什么事情了?”
  
  刘继隆好奇询问,封徽微微颔首:“郎君稍后看看便知晓了。”
  
  不多时,张嫂将书信取来,书信共有两封,一封来自长安,一封来自成都。
  
  刘继隆打开阅览,很快便弄清了所有事情。
  
  第一封书信是封敖写来的,内容主要就是他向至尊请表致仕,至尊三次而不许。
  
  第四次后,至尊倒是同意了,但与他商量调封邦彦入朝担任礼部侍郎。
  
  封敖思绪再三,还是同意了至尊的建议,准备调封邦彦入朝担任礼部侍郎。
  
  至于他则是准备带部分封氏族人前往陇右,去兰州五泉县居住。
  
  看来封敖是知道自己不想让封氏子弟居住临州,所以才提出的去兰州五泉县居住。
  
  毕竟此前进入陇右的三百多封氏族人都被刘继隆安置在兰州五泉县,封敖也不傻,知道刘继隆的态度。
  
  在封敖的书信后,第二封书信是杨知温写来的。
  
  杨知温主要写了南边的战事,以及南诏的实力和祐世隆的态度。
  
  在他看来,大唐与南诏的战争将持续很久,因为现在的南诏国力,足够他们与大唐打持久战。
  
  杨知温建议刘继隆加快迁徙人口的速度,因此夏侯孜已经败退到了邛部县,而且邛部县也守不了多久。
  
  只要邛部县丢失,唐军退至清溪关,那朝中一定会派人更换夏侯孜。
  
  届时不管派谁来西川,都不会有夏侯孜这般漠视,陇右再想迁徙人口就困难了。
  
  对此,刘继隆将书信合上,将书信焚毁后看向封徽。
  
  “你给阿翁回信,就说我请阿翁及其三服子弟来狄道居住,但出了三服的,还是去兰州居住吧。”
  
  “另外,三服子弟若是能通过陇右的吏考,也可从直白开始做起。”
  
  “好。”封徽点了点头,将此事应下,接着说道:
  
  “杨德之的信,您不打算回信吗?”
  
  “……”刘继隆揉了揉眉心,接着说道:
  
  “也回一封信吧,告诉德之,若是朝中为官不可,不妨来陇右。”
  
  “就这句?”封徽没想到自家郎君只回这么短的内容,而刘继隆思考过后,却还是点头道:“回这些就足够了。”
  
  “好!”封徽应下,刘继隆也接着吩咐道:
  
  “过些日子,我会召集各州县官员来狄道,若是他们携带家眷前来,你可以为我安抚安抚他们的家眷。”
  
  “是……”
  
  “阿耶,饿啦……”
  
  刘必烈突然开口,打断了二人的交谈。
  
  刘继隆与封徽对视笑了笑,接着便看向张嫂:
  
  “传膳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