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归义非唐 > 第79章 东进磨难

第79章 东进磨难

第79章 东进磨难 (第1/2页)

“他们总是想着蜗居此处,也不想想内外局势!”
  
  敦煌县衙内堂中,张议潭坐在左首位,语气中严厉既无奈。
  
  张淮溶坐在他对面,张议潮坐在主位。
  
  面对自家大兄的无奈,张议潮沉默中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随后才缓缓道:
  
  “这也能看出来,他们已经团结起来,把想要的东西拿到了。”
  
  他的话让张议潭等人心中一凛,张淮溶担忧道:
  
  “这就是叔父您要进军伊州的另外原因吗,可冬季出兵伊州,这……”
  
  “能拿下的,不必担心。”
  
  张议潮轻飘飘一句话,便安定了张淮溶那摇动的内心。
  
  “那刘继隆与你共事多月,你观察他如何?”
  
  他目光看向张淮溶,张淮溶便将刘继隆这几个月的所作所为都告诉了他。
  
  听见刘继隆将山丹治理的井井有条,即便在外作战也没有耽误山丹发展,张议潮不免露出欣慰之色。
  
  “尚延心入寇前,他还说要训练精骑,以战养战,削弱凉州。”
  
  “眼下有了尚婢婢相助,估计开春后他便要对凉州西边的番和动手了。”
  
  张淮溶将刘继隆的想法说出,张议潭高兴颔首:“这倒是好办法。”
  
  “嗯!”张议潮也认可的颔首,随后看着张淮溶继续道:
  
  “虽说他与你和淮深相交莫逆,但他毕竟孤身一人。”
  
  “你与他共事这几个月,可曾看出他有其它想法?”
  
  张议潮还是忘不了刘继隆的眼神,他眼底的那丝心思让张议潮捉摸不透,只能询问张淮溶来解惑。
  
  河西东进是大事,在这件事面前,容不得半点差错。
  
  “倒也没有什么想法,他这人倒是好相处……”
  
  张淮溶仔细想了想,最后摇头解释起来。
  
  张议潭闻言也看向张议潮:“淮深拔擢他不是没有道理的,若是军中多几个刘继隆,我们也就轻松些了。”
  
  “谈何容易……”张议潮忍不住苦笑起来。
  
  在河西之地能还能说官话,便已经超过了九成九的人,更别提刘继隆还能写字、打仗了。
  
  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放下后,张议潮重新看向张议潭:
  
  “收复伊州后,便需要大兄您率精骑亲自走一趟丰州了。”
  
  “嗯!”张议潭目光坚定:“我们派出十几批人都没有回来,这次我亲自领兵,不信到不了长安!”
  
  “不过……”
  
  说着说着,张议潭有些不忍的看向张议潮:
  
  “我们说到底还是遗民,况且昔年吴氏投降吐蕃时,我张氏也并未阻拦。”
  
  “虽说这些年我们没有助纣为虐,但朝廷那边恐怕了解之后也很难信任我们。”
  
  面对张议潭的担忧,张议潮却语气坚定:“精诚所加,金石为开,我相信朝廷总有相信我们的一天。”
  
  “这次大兄你前往长安,我唯一担心的就是一件事。”
  
  张议潮缓了缓气,紧接着才担忧道:“我在河西收复失地,虽说有益于朝廷,可朝廷一开始不一定会信任我。”
  
  “因此,我担心朝廷会……”
  
  他顿了顿,不知道该怎么说,张议潭却抢答道:“你担心朝廷要留人作质?”
  
  话音落下,不等张议潮开口,他便声音爽朗道:“你莫不是以为我想不到?”
  
  “我既然选择前往长安,便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
  
  “朝廷要人为质,淮鼎他们分量不够,河西又离不开你和淮深,那便只有我留在长安为质了。”
  
  “呵呵……”说着说着,张议潭还笑了起来:
  
  “去长安不用厮杀,也没有那么多事情叨扰,明明是去享福的,你不用担心我。”
  
  他把前往长安为质说得满是好处,可张议潮与张淮溶又怎么不知道为质的下场呢。
  
  张议潭若是前往长安为质,那除了皇帝准许,他恐怕在余生都不得离开长安城范围一步。
  
  即便死后,恐怕也难以运回故土安葬,只能埋骨他乡。
  
  对于乡土情结极重的汉人而言,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这样结局的,更何况张议潭还要在庙堂上为河西据理力争。
  
  哪怕他说得再如何轻松,张议潮心里始终沉甸甸的。
  
  “好了,过几日你还要出征伊州,我便不打扰你了,你嫂嫂还等着我回去吃饭,便不留下了。”
  
  张议潭洒脱起身,解释过后便作揖离去了。
  
  张淮溶见状连忙跟上,走到门口才对张议潮作揖,而后离去。
  
  瞧着他们的背影,张议潮只觉得十分疲惫,但一想到张淮深和刘继隆这些为了东归而战的年轻人,他便又觉得自己这点疲惫不算什么。
  
  “不过半百罢了,今生还未见到长安城,何敢言累啊……”
  
  他起身向内院走去,笑声爽朗,背影也渐渐洒脱起来。
  
  半个月后,他如当日正厅所说般率军西征,即便敦煌已经飘雪,却无法阻止他收复伊州的决心。
  
  刘继隆得知他出兵伊州时,却已经是十一月中旬了。
  
  “一个月才将消息传回,这速度确实有些慢了,估计节度使都已经收复伊州了。”
  
  山丹城外,刘继隆轻声笑着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准确来说,他手上的并不是泥土,而是堆肥粪便与草木灰搅拌后的农家肥。
  
  “果毅,这东西真的和牛马粪便的效果一样吗?”
  
  崔恕皱着眉询问,面前则是占地数亩的农肥堆积地。
  
  这些农肥堆高近七尺,不远处还有人将生粪运来,倒在地上铺开,气味难闻。
  
  “自然可以用,明年你们就知道了。”
  
  刘继隆笑着回应,同时不忘交代道:“这堆肥的地方你们要选好,要选在地势低洼的地方,避免生粪水渗透土中,污染地势低洼的耕地。”
  
  “另外这些生粪变干后要和树根、树桩一起烧毁,在焚烧的过程中能把一些害虫杀死,千万不能偷懒而不处理。”
  
  “这生粪不处理好,到时候春耕播撒便很容易祸害庄稼。”
  
  “呕——”
  
  刘继隆话音落下,风向突然改变,不远处的粪车吹来阵阵恶臭,崔恕这等豪强子弟哪里闻过这味道,当下便弓着身子将早饭都吐了个干净。
  
  刘继隆倒是没吐,毕竟他前十六年当牧奴时干的恶心差事太多了。
  
  他只是有些惋惜的看着那滩呕吐物,啧啧道:“就这么吐出来太可惜了,把它混进农肥里吧。”
  
  “啊?”崔恕还来不及漱口擦嘴便听到这话,不免有些无语。
  
  只可惜面前站着的人是刘继隆,他也不敢说什么。
  
  前些日子族中传来消息,让他好好跟着刘继隆在山丹做事,显然是看中了刘继隆的潜力。
  
  这并不奇怪,就连崔恕都早早猜到了刘继隆不会止步于小小果毅都尉之职。
  
  光是刘继隆这些日子针对山丹军的训练,他就能猜到刘继隆接下来的目标是哪里。
  
  “对了,李仪中何时抵达山丹?”
  
  刘继隆转身向土道走去,崔恕连忙跟上并回应:“已经到了张掖,听说要休整半个月,估计要等月末才能到。”
  
  “城内的院子已经为他打扫出来了,军营也已经扩建,足够容纳八百人常驻训练。”
  
  闻言,刘继隆十分高兴,并不担心李仪中能从自己手中抢走山丹的控制权。
  
  “嗯,等他来了,祁连城和龙首山的兵卒就能调回了。”
  
  “眼下距离开春还有四个半月,得好好整训兵马才行。”
  
  “仓库之中的粮食你要盯好,千万不能出了岔子,尤其要防范好水汽。”
  
  刘继隆絮絮叨叨的交代着,崔恕则是不厌其烦的将他所说内容记下,同时汇报起军营的事情。
  
  “果毅,军营的扫盲队人数太少了,不如请张掖调些直白过来?”
  
  一个月前,刘继隆便将城内二十余名直白编为扫盲队,让他们对城内常驻的五百兵卒开始扫盲。
  
  直白们都出身豪强,自然知道如何学习官话,其中音韵也都十分了解。
  
  尽管不知道此时的大唐是否还在使用当年的河洛音,但只要把河洛音说好,基本的交流就不成问题。
  
  “我向刺史写过信,但刺史说张掖的直白都不够用,让我暂时等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