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东南西北·各奔前程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东南西北·各奔前程 (第1/2页)下晌光景,江宅门前缓缓驶来一辆军用汽车。
袁新法见状,知道是北风回来了,哪敢怠慢,当即敞开宅院大门,招呼弟兄回屋通报。
赵正北竟日往返于各个军署衙门,登记报备、领取津贴、申请入学,诸多琐碎缠身,白忙了半天,结果一事无成,最后只得了一句“回去等通知”作罢,心情难免有些烦闷,直到临近江宅,整个人才畅快了不少——毕竟是回家了。
司机开门,林之栋搀扶北风下车,稍停片刻,说笑话别。
这时候,南风和西风也从宅院里迎出来,连忙上前搭手帮忙。
一见还有其他军官在场,王正南便谢道:“林长官,辛苦了,进屋坐会儿再回去吧?”
说着,又敲了敲车窗,冲驾驶座上连声招呼:“这位军爷,家里备了酒菜,吃饱了再走,着什么急呀!”
司机摆了摆手,并未应邀下车。
“这位就是二哥吧?”林之栋解释道,“不用麻烦了,正北有假期,咱们可没有,还得抓紧回营里报到呢!”
“来得及,来得及。”
李正西也跟着挽留几句,无奈对方执意要走,便不好再劝。
反倒是南风心思活泛,见留不住对方,又紧忙上前去套近乎,问:“林长官这么忙,在大营里也是管事儿的吧?”
“他?”赵正北抢话打趣道,“他就是个扛沙袋的,能管什么事儿?”
林之栋笑骂两句,回身冲南风说:“不管什么,就是个工兵连的连长而已。”
“噢,那是搞工程的呀!”王正南忽然想起什么,急着又问,“对了,我听说东大营最近要翻修扩建,这种工程,肯定是由你们军方来办,就是不知道沙石物料这些东西,准备经谁的手采购啊?”
林之栋一愕,看了看北风,略显惭愧道:“二哥太高看我了,这种级别的工程,我一个工兵连长上哪知道去?”
“也是……”
王正南不死心,继续追问:“那像这种事儿,一般都得找谁打听?最近军界变动太大,都快把我给整懵了!”
李正西听得直皱眉,忙说:“二哥,你干啥呢?这不是让林长官为难么?”
“凡事就得勤打听,问问而已,这又不犯啥忌讳!”王正南只觉得西风不懂商机,转瞬即逝的东西,自然要争分夺秒。
林之栋顺势笑道:“对对对,没啥为难的,就是我级别太低,确实不知道这事儿谁来做主。”
说着,当即后退两步,朝三人摆了摆手,又笑:“两位别再送了,正北,我先回去了!”
王正南立马上前拽开车门,恭恭敬敬地把林之栋送上车,旋即伸手入怀,摸出一方名帖,笑呵呵地递过去,说:“林长官,朋友不嫌多,这名帖你收着,抽空帮忙打听打听这期工程,多的我也不说,肯定不能让你白忙活。”
紧接着,又摸出一方名帖递给司机,万千奉承,毫不吝惜。
林之栋不好推辞,终于收下名帖,冲北风尴尬地笑了笑,旋即挥手道别。
军车在巷口转了个弯儿,王正南才转身招呼西风回屋。
赵正北说:“二哥,这种级别的工程,你问小胖没用,他回营里也问不出来。”
王正南却道:“我本来也没指望他能问出来,这就是个由头,先搭线混个脸熟。今年栽树,明年乘凉。你不能等到用着人家的时候,现去攀交,那时候就晚了。”
“嗬——”
赵正北拍了拍西风,笑道:“你看咱二哥,现在说话一套一套的,不愧是个生意人呐!”
“你二哥已经掉钱眼儿里了,现在看啥都是生意。”李正西拽着北风打趣道,“赶紧离他远点儿,当心别让他给拐了。”
“谁掉钱眼儿里了?”王正南辩驳道,“那是抠门儿吝啬鬼,咱可不那样,守财奴没一个长久的,该花就得花,越花才越有。花出去的是人情世故,换回来的是真金白银。这年头,你不给人点实在好处,谁搭理你呀?你们两个愣货,啥也不懂!”
李正西无话可说。
事实就是,有钱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
无论再怎么看不上,也不得不承认:人生在世,顶要紧的头等大事,就是挣钱。
只不过,有些人天生精通此道,有些人难为五斗米折腰。
见西风消停了,王正南转而又问:“小北,营里的事儿,处理得怎么样了?”
“嗐,别提了!”赵正北不耐烦道,“忙活了大半天,总共也没办成几件事儿!”
王正南似乎早有预料,便说:“你看,到了这种出实缺的啃节儿上,还是得靠钱来打点关系,回屋跟大哥大嫂商量吧!”
…………
三人走入大宅,刚进门,宋妈等人就立刻替四爷换上便装。
过了玄关,拐进客厅一看,大哥大嫂,江雅承业,东风花姐,谷雨程芳,还有“家中宝”许如清,一大家子全都到齐了,擎等着北风回来。
赵正北逐次问安,落座以后,七嘴八舌,彼此嘘寒问暖,自是句句关心。
四风口和花姐难得齐聚,当然少不了置办一桌酒席。
说是因为临近中秋,所以先备一顿便饭,待到佳节再开大宴,可上桌一看,鸡鸭鱼肉照例全有,也没看出有多简便。
赶上高兴,北风也顾不得大伤初愈,仗着身板儿年轻,愣就陪众兄长喝了一杯。
吃了几口菜,胡小妍便问:“小北,今天去衙署里办事儿,还顺利么?”
赵正北摇摇头说:“就登记了一下,顺便领了负伤的津贴,剩下的事儿全没办成,申请入学重修也没结果,说是让我回家等通知。”
“那要等多久?”
“没说,反正该是我的实缺,怎么也跑不了,再看情况吧!”
原来,赵正北要回讲武堂重修的申请被驳回了。
按“整军经武”的最新要求,各级军官需由所在师旅推举派送,才能去讲武堂入学进修;也即是说,赵正北需要先捞到实缺,才能入学,毕业以后,才能正式归队带兵,其间的步骤一环套一环,不得省免。
“实缺怎么能干等着呢?”胡小妍听了,立马急道,“你现在负伤休假,正应该去讲武堂重修,要是晚了,恐怕最后什么都捞不着!”
说着,就将目光转向江连横。
江连横当然明白小妍的意思,就问北风:“那也就是说,你其他条件全都满足?”
赵正北点了点头:“我现在也算老兵了,军功、级别、资历都够,但现在就让等通知,我也没别的办法。”
“那行,这事儿你就不用操心了!”江连横顿时有了底气,“眼瞅着就快中秋了,反正各衙门口儿都得送礼,到时候我去帮你问问,下期开学以前,肯定有你的名额就是了!”
王正南笑道:“小北,看见没有,这种时候就是得花钱办事儿!”
赵正北倒是无所谓。
他比在座所有人都更清楚战争的真相,身经那番惨烈过后,他早已不在乎是否还有机会亲自领兵,只觉得能从沙场全身而退,已是莫大的幸运。
但他听从大嫂的安排,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将负伤所领的津贴悉数交给大嫂,以报再生之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