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家父汉武帝! > 第 36章 海的那边

第 36章 海的那边

第 36章 海的那边 (第2/2页)

“是。”高智心里苦啊,又转向东方朔,“东方大夫,贫僧是在修行杜多。”
  
  “哦,听过。”
  
  东方朔点点头。
  
  杜多,就是头陀,是佛教的一种苦修方式。
  
  用梵语翻译过来就是“抖擞精神”之意。
  
  佛教僧人苦行修身,已修头陀的方式,修十二种苦行,分衣、食、住三大类,粪扫衣,常乞食,住静处...发展至后来,才以头陀代指行脚僧人。
  
  高智连忙解释道:“微臣既为大汉官员,着百衲衣行头陀却有不妥之处,多谢东方大夫提点,等回去微臣就换回朝服。”
  
  高智可不敢再留破绽了,
  
  自己寄人篱下,更何况大汉也没有佛教氛围,没必要迁就他苦修,
  
  他的身份应最优秀是大汉官员,其次才是僧人,这点是一定要搞清楚的。
  
  分不清主次,后果很严重。
  
  “高主簿,”东方朔一开口,高智就是心头一紧,“听闻杜多是你们身毒僧人的苦修之法,但我却不解其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何以如此自糟蹋父母精血?“
  
  此事是东方朔最看不惯高智的地方。
  
  古人连头发都不敢轻易剪断,修行的僧人说剃光就剃光,而先秦百家的理论中,也鲜少有折磨自己已求完满的理论。
  
  不夸张的说,高智所行,在东方朔眼中与旁门左道无异。
  
  君子避险,修身齐家,这是根植在华夏人血脉里的思想,先修身,把自己搞好再讲其他的,一步一步来,
  
  佛法却反其道而行,以苦行为乐,并且认为苦行是在解救苍生。
  
  “人生皆苦,摒除物欲,精进所学。”
  
  高智唤了声佛号,小沙弥神情肃穆,也跟着行了个佛礼。
  
  “精进所学不错,可与摒除物欲又有何关系?”
  
  东方朔不是有意刁难,他是真的不理解。
  
  汉人讲中庸,
  
  要享乐,但也要节制,不要过那个度就好,过犹不及。
  
  而高智所言,并非是过犹不及了,而是根本没有!
  
  “人之精有限,分则耗,专可成。”
  
  东方朔反问:“何以游朱门?”
  
  高智笑了笑:“我游朱门,如来双树北首而卧。”
  
  东方朔摇摇头,一百个不赞同,
  
  再跟他说下去,也说不清什么,
  
  而且,东方朔有种直觉,佛道之论,并没有结束,二人的对话,不过是刚刚开始,
  
  “陛下今日所言,我也要送给高主簿,邪径之速,不虑迷道。”
  
  “东方大夫,我记下了。”
  
  ........
  
  身毒
  
  堂邑父匆匆走进,一看,海外三巨头都在,
  
  张骞,司马相如,儿善于。
  
  不光是他们三个,还有第四道人影,西域都护班兴,也是最先随太子据建立科馆的第一批人。
  
  堂邑父还想和班超嘴贱两句,但一想到情报紧急,开口道:“将军,他们太他娘的废物了!人马都打光了!我们的投资全赔了。”
  
  “赔了?”司马相如笑道,“不见得吧。”
  
  堂邑父皱眉:“几千把精锻剑,弓矢不计其数,最起码值一船银矿,大秦人还真是废!”
  
  张骞笑笑不说话,看向西域都护班兴,
  
  “玉成,你看呢?”
  
  班兴掌管西域大事小情,举手投足间多了些上位者的气质,大宛一战,算是彻底把西域各国的胆子打破了,班兴整日也轻松许多,身毒这边刚出情况,刘据就派班兴就近支援,
  
  但,以刘据对霍去病所说的话来看,派班兴来只是权宜之计,能够稳住局面就好,
  
  通过张骞不断传回的大秦情报,刘据就算再不了解罗马史,也大致抓住重要节点了,两汉两罗马,罗马也到了历史的转折点,
  
  一场席卷世界的风暴,正在酝酿。
  
  现在的事,与即将袭来的风暴相比,不过是开胃小菜罢了。
  
  班兴对西域身毒了解,对大秦的了解程度,远不如在座众人,所以他说话也较为谨慎,
  
  “你们支援的苏拉,他的上层摸清了吧。”
  
  “摸清了,是一个叫马略的执政官。”
  
  司马相如继续道,“马略在大秦推行改革,大致是将募兵制改为征兵制,以前只是有财产的大秦公民有资格当兵,现在马略要推行任何人都能当兵,说简单些,就是扩大了兵源。”
  
  班兴倒吸一口凉气,
  
  “这可是作死啊。”
  
  “呵呵,要不说呢,”堂邑父接过话,“他们之前吃了败仗,发现兵制腐败存在问题,其实真正有病的是他们的朝廷,叫什么元老院,元老院是疮,不把这个疮挖掉,只清理四处的血有什么用?”
  
  司马相如点头:“马略改革,倒与国野制相似。”
  
  众人啊了一声,点头称是。
  
  历史何其的相似,在东西方的两个庞然大物,哪怕在此之前没有交集,也产生了相同的问题,
  
  或者说,只要人类存在,就在产生的问题。
  
  司马相如口中的国野制,是周朝推行的制度,在境内的叫国人,境外的叫野人。
  
  野人不一定是区域外的住民,也有可能是国人繁衍太多,迁出去的旁系,总之随着人口越多,版图越大,国以外的区域就越多。
  
  国野制分工明确,国人当兵,野人种地,
  
  会有人说,当兵打仗是送死啊,国人怎么还抢着干?抢着干也就算了,还不让野人干。
  
  很简单,当兵手中握着的...叫真理。
  
  谁拳头大,谁说得算。
  
  发展到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春秋各国打仗太频繁,国人兵源补充不上来了,各国开始改革,允许野人当兵。
  
  时至刘据一朝,马略改革的困境、解决措施,早在中原春秋各国已经经历过一次了。
  
  结果呢,
  
  既得利益者不满意,
  
  接着打。
  
  春秋时期的战争频率远比战国要频繁得多。
  
  “他就是个执法官,失败是必然的,我们就是信了苏拉的邪,马略被关进大牢,他要截出马略,我们提供武器,现在好了,他们非但没救出来,还把自己送进去了。”堂邑父呵呵一笑,“真他娘的赔钱货。”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