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95章 李明:和我打货币战争?

第295章 李明:和我打货币战争?

第295章 李明:和我打货币战争? (第2/2页)

这些就是发动货币战争的子弹。
  
  李明对付倒霉蛋马周所坐镇的齐州,就是用的这一招。
  
  先输入大量铜钱,搞崩当地经济,让齐州主动开城,不流血地并入大明。
  
  然后在齐州废黜铜钱、改用纸币,回收之前投入的铜钱,用于下一次的货币战争。
  
  可持续发展了属于是,这就是一套零成本颠覆政权的永动机。
  
  而李明的计划也很简单粗暴。
  
  还是沿用对付齐州马周的那一套办法,只是规模要大上好几倍。
  
  全国的制铜所全力开动,大批量地铸造开元通宝,再通过大明和大唐之间发达的商贸往来,大批量地将铜钱输入大唐。
  
  短时间内,大唐来了一大批不差钱的采购商。
  
  他们跟不要钱似的大肆收购大唐米面、布帛、粮油、农具粪肥等民生物资,给大唐留下了大把大把的铜钱。
  
  这等气势,比李承乾抠抠搜搜塞过来几个细作要宏大得多。
  
  货币加大供应,同时商品加大需求。
  
  两相叠加,会造成什么后果,就不用多说了。
  
  也就几天的工夫,唐朝的物价直接翻倍,边境城市的物价更是连翻几番。
  
  在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这通胀速率已经非常非常离谱了。
  
  这股另类的“钱荒”很快蔓延到了大唐的核心,长安。
  
  …………
  
  “长安米价从贞观年间的五文一斗涨到了二十文一斗,百姓怨声载道。”
  
  两仪殿的小朝会上,黄门侍郎刘洎呈报道。
  
  殿上的气氛相当凝重。
  
  群臣在体验过李世民、李明的统治以后,再受命于李承乾,难免有落差感。
  
  就好比开惯了电车的老司机回头去开驾校的普桑,不是不能开,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坊间刁民有传言,道……”说到这儿,刘洎顿了一顿。
  
  李承乾坐在龙榻上,面无表情道:
  
  “刘卿但说无妨。”
  
  “刁民们说,还是贞观年间好,陛下比太上皇不如多矣。”刘洎如实道来。
  
  他的同僚们在下面偷偷地瞟一眼老刘。
  
  瞎说什么大实话,你说的这个刁民是不是你自己。
  
  呼……几乎被大臣指着鼻子喷,李承乾粗重地呼吸着,半晌不语。
  
  就在大家都以为新皇帝要发飙的时候,陛下的胸膛起伏渐渐平静了下来。
  
  他淡淡地说:
  
  “朕是朕,先皇是先皇。
  
  “与其争论孰强孰弱,不如把这精力节省下来,用在怎么度过眼前的危机上。”
  
  该说不说,李承乾这个皇帝的脾气和态度,大概是几个候选人里最好的。
  
  再加上太上皇余威尚在。
  
  所以大臣们还是愿意留在长安帮他的,而没有润到平州去。
  
  民部尚书唐俭率先开炮:
  
  “伪明国剽窃我们的手段,在市面上大量投入假币,我们应当加大侦缉力度,排除假币!”
  
  作为掌管民生财政的官员,他对这波经济战可谓深恶痛绝。
  
  中书侍郎于志宁提出不同的意见:
  
  “唐尚书的意见没有可行性。伪国输入的钱币都是纯铜铸造,不但材质真实,分量充足,工艺也与太常寺铸币局无异。
  
  “那些就是实打实的真钱!如何侦缉,如何排除?”
  
  这就是最让他们头疼的问题所在。
  
  和寒带独有的树种不同,两块铜放在这儿,你告诉我哪一块是大唐的,哪一块是大明的?
  
  没想到,看似轻飘飘的纸币,反而比沉甸甸的铜钱更难伪造!
  
  “我们虽然不能分辨钱币真伪,但钱没有自己长脚,总是得需要人力运输的吧!”
  
  唐俭还不死心,继续出着主意。
  
  “我们应该加强城防,严惩那些将伪明的铜钱运入国境的细作!”
  
  密探头子张亮摇头:
  
  “很难,因为那边并没有动用细作。
  
  “往国内倒腾铜钱的,都是些普通的商人百姓,有来自对面的,但大部分都是来自我们这边的愚民。”
  
  从国家的角度,这是输入通胀;可从个人的角度,这是大明在大撒币啊。
  
  有钱不赚才是愚民。
  
  可以说,是市场的大手,在把过剩的货币输入大唐境内。
  
  李明用这双无形大手,狠狠地在长安诸君的脸上扇耳光。
  
  “抓不到人,又抓不到钱,难道就没办法了?”
  
  唐俭的质问声回荡在两仪殿上,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对方用的是阳谋,用变态的生产力,硬生生堆出来的一波攻势。
  
  在这波大势之下,他们能做的其实十分有限。
  
  “对面可是李明啊……”
  
  作为和李明多次斗法的刘洎,这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
  
  虽然李明在大唐官方层面仍然是一个“死人”。
  
  但是在朝廷的核心圈层里,“李明是大明话事人”这个事实已经成为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常识。
  
  经刘洎提醒,大家现在慢慢回过味来。
  
  和那位首创纸币、巧解钱荒的李明对打经济战,这不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吗?!
  
  “难道就放任物价继续飞涨,我方不战自败?”唐俭抓破了头皮。
  
  另一位中书侍郎杜正伦进言:
  
  “市场上铜钱泛滥,我们就不能把多余的钱收回来吗?”
  
  于志宁当场反对:
  
  “怎么收?收谁的?从商人百姓的手中硬抢吗?这和把江山民心拱手送人有何区别?”
  
  如果全天下只有一个大唐,那官府尚可以动用强硬的手段,民间也不敢多说什么。
  
  但现在在东北方,还立着一个灯塔似的大明。
  
  大唐就不能随便乱折腾了,得考虑自己的吃相。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干脆大家都不要用铜钱,改回米粮布帛交易算了。”杜正伦赌气地说。
  
  “能有多少米粮够用呢?别再整出个粮荒出来。”唐俭吐槽道。
  
  杜正伦说的也只是气话,他自己也没有当真。
  
  由奢入俭难,在体验过货币经济的便捷以后,老百姓是不可能再倒退回以物易物的时代的。
  
  你让我不开心,我就去投大明,就这么简单。
  
  群臣一筹莫展。
  
  “咳哼。”一直默不作声的中书令阿史那社尔插话道:
  
  “要不,还是开战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