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吾儿,朕能辞职吗
第290章 吾儿,朕能辞职吗 (第2/2页)内容和尉迟循毓的情报大同小异,正好可以相互印证,增强了双方的可信度。
但与尉迟循毓“主外”不同,他俩主攻国内情报,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了一些新的情报。
譬如李承乾不但完全赦免了李治,还准许他继续在太极宫中居住,对于李治的党羽也全部既往不咎,很快就稳住了局势。
“承乾老哥居然还有如此气量,让人刮目相看啊。”
李明一边说着风凉话,发现记载中有一处疑点。
“在回京以后,太上皇只当众出现过一次,深居简出,减少会客。民间有传闻,似乎太上皇身体抱恙……”
李明的心一下子拎了起来。
坏了,老爹的身体真的在塞北被冻坏了?
身体原因提前退位,这倒也确实说得通。
还是说,李二是被李承乾强行“病退”的?
在原本的世界线上,李承乾造反失败,这条世界线上该不会成功了吧?
带着满腹问号和感叹号,李明打开了第二封信。
寄信人是执失思力,不消说,也是代表他的“商会”组织,向李明提供长安换主人的消息。
除了和前两个机构相互印证之处,执失思力还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新情报。
三个互不隶属的情报机构,在这次风波中都充分展现了其价值。
“往来突厥和吐蕃的客商说,新突厥是明修凉州‘栈道’、暗度大非川‘陈仓’,从吐谷浑的故地以兵临城下之势,威逼李治投降的?
“确实是李二行军打仗的风格,也难为李治了,内外交困之下根本无解。”
李明为雉奴哥默哀一秒,接下去就读到了让他震惊的小道消息。
“父皇中风了?!”
“什么?”一片哗然,众人这下也顾不上什么“妄议皇家”的规矩了,一股脑凑了上来。
执失思力在信中说,根据突厥行商的小道消息,太上皇在夺舍突厥之前、在北方四处“流窜”的时候,被人目击似乎半边身体不能动了,意识也处于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状态。
“还是没能挽回他的健康么……”李明慨然叹息,并不怀疑这个小道消息的准确性。
因为老李家祖传心脑血管疾病。
李世民已经在他面前猝死过一次了,李承乾疑似糖尿病,李治晚年也将会罹患中风。
虽然李明通过引入健康的生活习惯,让李世民的状态好转了一些。
但在塞外颠沛流离的日子里,再要强求什么“饮食均衡、睡眠充分”之类的,就不太现实了。
所以李二突发脑梗、落得个半身不遂,倒是不算意料之外。
“这是真的吗?陛下得了风疾,瘫了?!”
长孙无忌带着哭腔,唏嘘不已。
自家的妹夫,服侍了一辈子的主君,最后居然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他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
“事已至此,不信也得信。新皇践祚,岂容推翻?”房玄龄无可奈何道。
长孙延气愤地说:
“都怪李治传什么‘明哥已死’的假消息,不然这皇位一定是明哥的,哪轮得到那个假娘们儿?”
众人深有同感。
本来太子都在四子夺储的擂台赛中靠边站了,下一任话事人已经内定李明了,扶他为监国就是力证。
李承乾只是陪皇帝在塞北留了趟学,就获得了飞升,他何德何能!
先不说他们的“从龙之臣”地位飞走了,让一个小南梁来当自己的统治者……光想想都让人血压爆表。
故事开头的调侃成真了,大唐人民以后真没脸见人了。
“我这就上书陛下,告诉他被奸人蒙蔽,不行就亲自去趟长安,与陛下当面痛陈利害!”
长孙延义愤填膺。
“不行。”房遗则面无表情地说:
“你一个人不够有说服力,我和你一起提刀上洛。”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相视一眼,给他们的愤青子嗣一人一个脑瓜崩。
“选帝是一锤子买卖,又不是菜市场买菜。现在新皇帝登基上位,哪来反悔翻烧饼的余地?”长孙无忌一边说着大道理,一边揪着长孙延的耳朵。
“现在木已成舟,就算后面太上皇知道李明其实没死,也不可能推翻这个错误的决策了。”
房玄龄面无表情地抽着房遗则,房遗则面无表情地受着。
十四奸党的少壮派们只需要群情激愤就行了,老成派们要考虑的就多了,两边爆发了争论。
韦待价夹在中间,手足无措。
砰!
敲桌声响,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李明拍着桌案,撑着身体慢慢站了起来,平静地说:
“不必争论,你们也不必气愤。弃我而选择太子,就是我父皇的本意。”
其他人毕竟是外人,不可能完全理解老李家的复杂家事,更不可能理解李世民此举的真意。
而身为老李的儿子,李明就懂。
还有一位老李家的宗室也懂,那就是原教旨的嫡长子党,被毒杀的河间郡王李孝恭。
不选嫡长子继承的恶果,李世民已经亲口品尝过了——国家动乱,自身患疾,子嗣互杀。
这次算李世民命大,才有再来一次的机会,他肯定会重回自认为的正轨,重新坚持嫡长子继承制。
就算明知李明还活着,也不会动摇他的决心。
不能立贤啊,立贤太坑了啊。
任何其他形式的继承制,实质上都是玄武门继承制。
“殿下,既然那是太上皇和皇帝陛下的旨意……”
房玄龄话说了一半,盯着李明。
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明,这位大家的领头人身上。
他们什么都没有说,但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接下去该怎么办?是遵旨,还是抗旨?是归顺,还是造反?
李明没有立刻回答他们,沉默地与手下人擦身而过,踱步离开了房间,最后留下几个字:
“兹事体大,我再好生思量思量。”
他一路走出了州府,来到了宽敞的大街上。
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和天上的夏日一样灿烂,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望着自己亲手打造的地上天国,李明这才长出一口气,将胸中郁积的怨气呼出。
奶奶的,李二真是能找麻烦,倒反天罡玩什么“吾儿,朕能辞职吗”的戏码。
接下去该怎么办?
乖乖领旨,学习九郎的榜样,缴枪投降?
还是……
“和李世民亲自坐镇的盛唐,来一场正面对决?”
(本章完)